摘要:目的:通過觀察全身熱療配合化療治療晚期惡性腫瘤的療效和安全性,有效指導臨床護理,總結護理要點。
方法:對70例晚期惡性腫瘤患者實行全身熱療治療方案,熱療方式為對患者胸部或者腹部進行加溫至42攝氏度左右,待肛溫升至39.5℃之后靜滴化療藥物,每次一個小時,每周1~2次,4次為一個療程,2次治療間隔大于72小時。
結果:70例患者中51(72.8%)患者療效明顯,KPS評分提高10分左右。
結論:全身熱療治療中晚期惡性腫瘤具有療效好、副作用小、操作簡便等優點,熱化療護理關鍵在于預防局部燙傷。
關鍵詞:熱化療惡性腫瘤護理
【中圖分類號】R47【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8-1879(2012)11-0325-01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共計有70例患者,其中男性43例,女性27例,年齡在31-78歲之間,平均年齡52歲,卡氏評分(KPS)50-90分之間。在這些患者中,肺癌14例、胃癌患者12例、腸癌患者10例、鼻咽癌患者7例、卵巢癌7例、乳腺癌5例、非霍奇金氏淋巴瘤3例、其余12例,所有患者均有病理學診斷依據。患者治療之前常規心電圖、三大常規、肝腎功能基本正常,未發現熱療禁忌癥,生存時間大于3月。
1.2治療方法。熱療治療之前,給與患者藥物鎮靜,通過在直腸內塞入兩根精密測溫導線測肛溫。使用UHR-2000型全身熱療系統對患者胸腹部進行加熱,升溫肛溫至40-43攝氏度,保持1小時。待患者肛溫達到39.5攝氏度之后靜滴化療藥物。患者治療蘇醒之后送至病房休息。此治療過程每周1-2次,2次治療之間應該間隔72小時以上,每4次為一個療程。
2結果
2.1療效。70例患者中51(72.8%)例患者病情好轉,卡氏評分增加10分以上,可測量病灶經WHO評價標準評價完全緩解(CR)5.7%、部分緩解(PR)52.9%、無明顯變化(NC)25.7%,進展(PD)15.7%。見表1。
3討論
3.1熱療機理。腫瘤熱療一般指用加熱系統提高全身或局部腫瘤組織的溫度,利用熱效應及繼發作用治療腫瘤。高溫可以對腫瘤細胞產生不可逆損傷,通過抑制RNA、DNA、蛋白質的合成以及降低細胞酶的活性,從而對細胞周期產生影響。此外,熱療可以刺激腫瘤患者的免疫應答,提高患者的免疫反應,增加放化療的敏感性,抑制腫瘤血管的生長以及腫瘤細胞的轉移。熱療能夠與其它治療方法互相促進,使患者生存期延長。
3.2治療過程中的基本護理。
3.2.1熱療前護理。①并不是所有的腫瘤患者均適合做熱療,選擇合適的患者是治療成功的關鍵。適合做熱療的患者有各類中晚期腫瘤的姑息治療和預防早期腫瘤轉移,晚期腫瘤頑固性疼痛的止痛治療,癌性胸腹水的消退治療。不適合的患者包括顱內腫瘤或者轉移瘤,腦血管病或者顱內高壓患者,重要臟器功能障礙者,有出血傾向者,近期手術傷口未完全愈合者。②由于腫瘤患者長期進行治療,精神和身體上承受著巨大的壓力,對治療產生懷疑或者悲觀態度,應該與其建立良好的醫患關系,主動向患者講解治療基本知識及治療中應該注意的事項,有效消除患者對于熱療的恐懼和抵觸,積極配合治療,使治療效果達到最優。③一般護理。治療前勿進食過飽,應排空大小便,更換全面病服,治療前30分鐘口服倍他樂克12.5毫克,魯米那0.1肌肉注射,除去患者身上一切金屬物品。
3.2.2熱療中護理。治療時使用濕毛巾遮蔽患者雙眼,防止微波損傷晶體。使用多參數心電監護監測脈搏、血壓、呼吸等指標,嚴密觀察并做好記錄,一旦發現異常及時通知醫師做好相應處理。患者治療過程中要加強觀察,防止出現皮膚燙傷事故。密切關注溫度變化,設定預警溫度。在熱療過程中,隨著患者體溫升高,會出現出汗、心率加快、血管擴張等身體反應,此時應加快輸液速度,并加大氧流量來滿足機體需要。升溫的時候,少數患者會出現躁動和意識模糊癥狀,應給與戴冰帽適當加快亞冬眠合劑滴速。應該使用專用化療輸液器,防止藥物外滲引起局部組織壞死。
3.2.3熱療后護理。治療結束之后,患者應及時送回病房休息,并對患者進行全身擦洗,更換衣服,補液等基本護理工作。少數仍未清醒的患者可以考慮給與納洛酮靜推解救。熱療治療之后的飲食主要為高熱、高維生素、高蛋白質的三高清淡飲食。
3.3熱療不良反應患者護理。①燙傷患者護理。患者僅僅出現局部皮膚發紅、發燙,采用局部冷敷護理,并繼續觀察。如果出現小水泡,可以采用涂抹濕潤燒傷膏。如果是大水泡,則按照無菌操作抽干水泡,外涂濕潤燒傷膏,并敷以無菌敷料。②消化道反應的護理。熱化療患者出現惡心、嘔吐,主要是化療藥物的副作用。患者應注意多喝水,盡快排泄體內藥物。飲食注意少食多餐,清淡飲食為主。保持病室空氣清新,減少異味對患者的刺激作用。③骨髓抑制的護理。化療藥物會引起血象下降,應注意監測白細胞數量。化療時患者抵抗力下降,要注意減少親友探視,不要去人多的公共場所。保持皮膚和口腔的清潔,減少感染幾率。
參考文獻
[1]鄭宇春,陳淑秀.熱化療治療晚期惡性腫瘤的觀察護理[J].當代醫學,2009,15(12)
[2]呂俊紅.全身熱療對機體抗腫瘤免疫的影響[J].國際腫瘤學雜志,200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