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新生兒窒息是產科常見搶救急癥之一,在危重新生兒的搶救中,迅速建立有效的靜脈通道是極其重要的護理措施,需要搶救、復蘇的新生兒往往外周循環不良,小靜脈不充盈,靜脈通道常難以建立,在這種情況下,臍靜脈留置已成為搶救新生兒窒息時重要的給藥途徑,是搶救成功的關鍵。
關鍵詞:新生兒窒息臍靜脈注射留置
【中圖分類號】R47【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8-1879(2012)11-0326-01
新生兒窒息定義:新生兒窒息是指胎兒娩出1min后只有心跳,而不能自主呼吸或呼吸不規律,呈缺氧狀態,是醫學界公認的圍產兒死亡的首要原因。新生兒窒息后,若不能及時進行搶救及護理,則會因缺氧而損傷患兒神經系統及身體各器官,易產生并發癥及后遺癥。新生兒窒息的發生及其發展是連續的病理過程。新生兒窒息的初期會出現器官的功能失常,而晚期則可導致新生兒的器官損傷和功能性障礙等后遺癥。
現將我院于2012年1月至2012年6月新生兒窒息32例搶救案例中,回顧情況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抽取我科2012年1月至2012年6月在自然分娩和剖宮產兒窒息搶救中采用BD Intima(24×0.75 0.7mm×19mm)留置針經臍靜脈注射,其中窒息新生兒32例中臍帶正常17,臍帶水腫5例,臍帶索狀2例,臍帶假結1例,臍帶真結1例,臍帶過長3例,臍帶過短2例。
1.2方法。新生兒臍帶較容易滑動,大部分呈較筆直狀,小部份呈螺旋迂回扭曲狀,這就需要在穿刺時一人固定臍帶,盡量讓迂回扭曲的臍靜脈保持直線位置;另一人用復合碘醫用消毒棉簽消毒后,于臍靜脈上方以15°~30°的角度直刺血管,見回血后水平進針約0.5-1cm,然后邊抽針芯邊將外套管送入臍靜脈。靜脈留置針只要導管前端到達血管,掌握好角度,一般穿刺成功后不易滑脫,復蘇成功即可拔除,不存在遠期后遺癥。
2體會
臍靜脈穿刺是新生兒復蘇時常用技術操作,廣泛應用于產房或剖宮產兒的搶救和治療中,臍靜脈留置術操作易于掌握和推廣,可以在窒息新生兒出生后短期內應用。新生兒發生窒息后臍血管塌陷,血管難以辨認,能在短時間內建立可靠、迅速、安全、的血管通路保證用藥的連續性尤其重要。臍靜脈導管留置后靜脈阻力較一般頭皮針通暢度高,推注時注意控制速度,以防由于速度過快導致肺水腫的發生;緊要時臍靜脈置管后還可用于抽取血標本,但是,窒息新生兒免疫功能低下且病情危重,較易發生各種感染,要注意嚴格執行無菌操作,預防感染的發生。
參考文獻
[1]陶連琴,朱婧,謝微微,等.新生兒血管內導管相關感染的臨床分析.中國新生兒科雜志,2011,26:102-105
[2]邵肖梅,葉鴻瑁,丘小汕.實用新生兒學.第4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1.923
[3]王艷喜.86例新生兒窒息原因及防治體會[J].當代醫學,2011,17(26):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