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靜脈輸液對大多數患者來說都是不可避免的,護士在日常護理工作中提高靜脈穿刺成功率不僅是個人業務水平的體現,還能減輕患者輸液的疼痛,同時增加患者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和信任度。
關鍵詞:靜脈輸液疼痛護理
【中圖分類號】R47【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8-1879(2012)11-0329-01
靜脈輸液是我們護理人員在臨床中常用的基礎護理操作和給藥方式,但穿刺時難免會給病人帶來一些疼痛,隨著醫學的發展,臨床上患者對護理人員在靜脈輸液操作的要求也越來越高。減輕患者因輸液引起的疼痛對患者至關重要,這不但是高超護理技術的體現,更是關心愛護病人的表現。現將在臨床工作中可減輕靜脈輸液疼痛的護理體會如下:
1心理護理
不同的人對疼痛的感受和耐受能力有很大的差異,因此,在進行輸液前,對患者進行一個評估,了解患者目前的情況。通過平時與患者的相處,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取得患者及家屬的信任。在工作中,運用一些溝通技巧,耐心聆聽患者的想法和要求,轉移其注意力,放松心情,穩定情緒,可以增強對疼痛的耐受力,降低對疼痛的感受強度。
2針的選擇
人的表皮對刺激非常敏感,而靜脈穿刺必須經過表皮,那么穿刺面積越小,疼痛就越小。有研究提出選用5.5號針頭輸液痛覺刺激小,可以減輕患者身心痛苦,緩解患者的緊張恐懼心理,有利于疾病的康復[1]。
3血管的選擇
正確選擇適宜的血管進行穿刺是保證穿刺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我們通常都會選擇柔軟、粗直、彈性好的血管,我們科室遇到的大多都是年老體弱及患有慢性病的患者,他們的手足靜脈大多細小表淺而且皮下脂肪少、血管活動度大,稍不注意就可能使穿刺失敗。因此穿刺前要仔細了解血管特點,必須使其充分暴露,看清走行摸清深淺和粗細。選擇上肢靜脈時,盡量選擇橈側血管,因尺側神經末梢更豐富,痛覺更強,選擇較平坦的位置,這樣固定較好,患者輕微活動不易外滲。從細血管開始,從遠心端到近心端,按照輸液量和輸液時間合理安排穿刺的部位。
4穿刺的方法
進針應采用快穩準及寧淺勿深法,避免因疼痛引起血管收縮而降低穿刺成功率。穿刺時進針角度不宜過大或過小,席冠華[2]研究提示靜脈穿刺采用以45°或接近45°角進針,可使疼痛減輕,提高穿刺成功率。當用45°角或接近45°角進針時,針頭與皮膚接觸面積相對減少,作用于針尖上的壓強增大,使得進針速度加快,刺激皮膚的時間縮短,減輕疼痛。進針長度過長,會增加了對血管壁的損傷面積和局部機械性刺激。于瑞華等[3]研究提示臨床上靜脈輸液進針長度0.6cm,不僅可以減少對血管的損傷,減輕患者的疼痛感,還可預防靜脈炎的發生。常規固定中針尖斜面向上,藥物直接刺激血管的靠近皮膚側的血管上壁,易引起疼痛。有報道稱翻轉針柄[4]法,在常規穿刺后,將針柄逆時針方向旋轉180°至對側使針尖斜面向下固定,減少藥物對交感神經末梢的刺激,有利于減少疼痛的發生率。
5輸液的速度
在輸液過程中,我們要控制輸液的速度,有些患者由于輸液量大,會自己調節速度,這樣的話,一些藥物就會快速刺激血管壁,增加疼痛的機率,一般藥物每分鐘40至60滴即可。
6如何拔針
以前我們會使用棉簽按壓針眼處拔針,這種拔針方法會使針尖兩側對血管壁產生切割力,血管損傷可釋放致痛因子,使患者痛覺增加。在拔針時,可以先僅留下1條靜脈敷貼,快速拔針后立即用大拇指按壓針眼,這個動作要一氣呵成,在患者還沒來的及反應過來,針已經拔出來了,減少患者感覺疼痛的機會。
通過以上幾種方法,減輕患者因輸液帶來的疼痛,同時也建立了良好的護患關系,增加對護理工作的信任度和滿意度。
參考文獻
[1] 劉榮禎,賈勝欣.靜脈輸液時選擇針頭型號的研究.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04,20(7):40-41
[2]席冠華.采用不同進針角度進行靜脈穿刺的效果比較.護理研究,2004,18(7):1290-1291
[3]于瑞華,蘭勝才,張愛華.不同進針長度行靜脈輸液時對血管壁影響的對比研究.護理研究,2000,14(4):145-146
[4]杜巖齡.翻轉針柄法減輕甘露醇所致疼痛的效果觀察.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09,25(11):3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