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探討護理干預對老年高血壓患者癥狀的影響。
方法:選擇2009年2月到2012年6月在我院治療的老年高血壓患者200例,在治療中積極加強護理干預,包括建立健康檔案、綜合行為干預與建立自我管理模式。
結果:護理干預后本組患者的收縮壓、舒張壓和血清膽固醇值都有明顯下降(P<0.05);同時干預后的吸煙與飲酒情況也有了明顯好轉(P<0.05)。
結論:當前老年高血壓患者越來越多,護理干預能在降壓的基礎上,改善患者的不合理行為,提高健康水平。
關鍵詞:護理干預老年人高血壓
【中圖分類號】R47【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8-1879(2012)11-0331-02
高血壓是最常見的心血管病,是全球范圍內的重大公共衛生問題。隨著我國老年化趨勢的深入,我國老年高血壓患者越來越多[1]。血壓持久升高可有心、腦、腎、血管等靶器官損害,這就是高血壓的并發癥,嚴重影響患者的預后[2]。根據現代健康教育學理論,良好的知識,可以促進形成正確的信念,并能進一步指導有利于健康的行為[3]。通過開展健康教育和護理干預,促進老年高血壓病人的知、信、行改變,才能有效控制高血壓,最終達到控制心腦血管疾病的目的。本文為此具體探討了護理干預對老年高血壓患者癥狀的影響,現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研究對象。選擇2009年2月到2012年6月在我院治療的老年高血壓患者200例,入選標準:符合2005年中國高血壓聯盟公布的《中國高血壓治療指南》中高血壓的診斷標準;年齡≥60歲;無嚴重并發癥與精神疾病。男102例,女98例;年齡60-95歲,平均年齡69.52±9.15歲;病程1-22年,平均病程6.36±0.23年。
1.2護理方法。本文在護理干預中,嚴格貫徹高血壓三級預防的有機結合,制定了一系列措施有效提高管理質量。①建立健康檔案:對每位患者進行健康檔案建立,內容包括基本個人情況,生活行為狀況、心理狀態,初步進行分級管理。制定個體化藥物治療方案和飲食運動治療方案,以后的病情和治療變化均記錄入檔。與患者及其患者家庭溝通交流建立聯系互動機制。②綜合行為干預:主要采用個體面對面咨詢指導方式,有時召開小型座談會,并適當利用傳媒手段,使干預措施更加有效。加強對正常血壓范圍、經常測量血壓的重要性和如何判斷血壓是否正常等方面知識的宣傳。根據血壓記錄調整控制方案,通過非藥物治療達到降低血壓??茖W的指導他們合理膳食,降低食鹽攝入;建議戒煙戒酒;進行一定負荷的體力勞動或鍛煉;保持良好的心情以及限制超重和避免肥胖。③建立自我管理模式:對患者發放高血壓自我管理手冊,主要內容包括每日定期血壓測量記錄表格,每日服藥種類劑量提示表格,社區及醫院隨診記錄,日常生活方式改變記錄等,同時積極隨訪與詢問,保證患者自我管理意識的形成。
1.3觀察指標。觀察本組患者的收縮壓、舒張壓、血清膽固醇變化情況。同時對本組患者的吸煙、飲酒行為情況進行統計。
1.4統計分析。使用SPSS10.0數據庫進行分析,相關結果指標采用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經過觀察,護理干預后收縮壓、舒張壓和血清膽固醇值都有明顯下降(P<0.05);同時干預后的吸煙與飲酒情況也有了明顯好轉(P<0.05)。具體見表1。
3討論
隨著人口的老齡化、生活節奏的加快以及生活水平的提高,老年高血壓的發病率呈直線上升趨勢,成為最常見的心血管病,全球分布廣泛,目前全世界患高血壓的患者達十億,而我國約1.6億[4]。針對高血壓病在全世界范圍內流行的嚴峻性,很多學者提出了很多控制高血壓的治療和護理模式,目的都是為了尋求一種最佳的干預方法,來有效控制高血壓病情,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5]。
前人調查發現,很多老年高血壓患者對于高血壓重視不夠,高血壓病患者自我保護意識較差,對疾病的危害性缺乏認識,未能及時了解自己的血壓狀況,并采取有效措施預防和控制高血壓病的發生。同時高血壓本身的發生發展與行為生活方式有關,同時也是導致其它心腦血管疾病的重要危害因素[6]。國內外的實踐證明,在開展高血壓的社區防治時,加強高血壓基礎、病因、臨床癥狀知識等內容的護理干預十分必要。護理干預通過影響人的知識、態度來改變人的行為,促進人的合理行為態度,消除高血壓的危險因素[7]。本文結果顯示,經過觀察,護理干預后收縮壓、舒張壓和血清膽固醇值都有明顯下降(P<0.05);同時干預后的吸煙與飲酒情況也有了明顯好轉(P<0.05)。
總之,當前老年高血壓患者越來越多,護理干預能在降壓的基礎上,改善患者的不合理行為,提高健康水平。
參考文獻
[1]王蘇中.北京方莊社區高血壓患病率與管理現況的調查[J].中國慢性病控制與預防,2009,7(3):136
[2]李立明.慢性病防治工作中值得注意的幾問題[J].中國慢性病控制與預防,2008,2(6):246-248
[3]蔡建偉.淺談音樂療法與身心康復[J].中國民間療法,2010,11(8):47
[4]曹佳寧.輕度高血壓(臨界高血壓)240例7年預后分析[J].江西醫學院學報,2010,10(3):610
[5]高京紅.步行鍛煉治療中老年高血壓病[J].現代康復,2010,4(2):268
[6]耿貫一.高血壓的流行病學及人群防治[J].中國慢性病控制與預防,2012,2(1):58-61
[7]李立明.慢性病防治工作中值得注意的幾個問題[J].中國慢性病控制與預防,2008,2(6):246-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