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針對青光眼病再次發病率和致盲率高與部分患者由于缺乏對疾病的認識,忽視對青光眼病人的自身保健和進一步治療有關。我院眼科于1997年初與ALLERGNA公司成立了重慶第一家“青光眼病友俱樂部”,試行了一條眼科社區保健護理的模式,目的是為廣大青光眼病人建立一個可信賴的永久性咨詢和健康教育中心,先后有726名青光眼患者和親屬通過參加了俱樂部的活動,糾正對本病認識的錯誤觀念、掌握了青光眼病自我保健知識、提高了自我管理疾病的能力,從而與醫護人員一道有效地預防了青光眼的發病,使本組病人的再次發病率比過去下降了42.5%,青光眼發病的高危人群(青光眼病人的親屬)的發病率為零;本組病人未因反復高眼壓導致患眼失明;這一新型的社會實踐活動的開展,對提前保護青光眼病人的視力,降低致盲率。提高病人生存質量有一定的社會意義。
關鍵詞:青光眼社區護理俱樂部
【中圖分類號】R47【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8-1879(2012)11-0336-01
1術前準備及護理
1.1術前的心理護理。青光眼患者長期有頭痛、眼脹痛等癥狀,嚴重影響日常生活和工作,有些患者視功能已發生一定損害,對手術效果缺乏充分的認識,有的還存有自卑心理,認為年老怕增加兒女經濟和生活上的負擔,不情愿手術治療。對此,應全面詢問關懷患者,了解其心理狀態,耐心解釋手術目的和手術效果。同時請患者家屬配合,共同做好心理護理。
1.2術前準備。
1.2.1術前常規檢查體溫、脈搏、呼吸、血壓、胸透、心電圖、血尿常規、出凝血時間、血糖、肝功能及乙肝表面抗原。
1.2.2對術眼點抗生素或其他眼藥水每日4~6次預防感染。
1.2.3早晚各測眼壓1次,觀察眼壓變化。執行醫囑合理應用甘露醇、毛果蕓香堿等降眼壓藥物,有效控制眼壓。
1.2.4便秘者囑其多吃水果和蜂蜜及粗纖維蔬菜,適量口服緩瀉劑或果導片,按摩腹部刺激腸蠕動或用開塞露塞肛,以保持大便通暢。如果術前3~4天未解大便,可行灌腸。
1.2.5訓練患者控制咳嗽,若咳嗽時可用舌尖抵住上腭或用手指按住鼻翼,用手指壓迫人中或讓患者深吸氣。
1.2.6讓患者熟悉病區環境,并訓練患者在床上進食及大小便。
1.3術前1日護理準備。①對術眼剪睫毛,沖洗淚道。淚道不通者應及時報告醫師處理。②常規做普魯卡因試驗,認真看皮試結果,并記錄。③晚上睡眠時給鎮靜劑,但禁用安定,因安定可致眼壓升高。可選用魯卡那,安寧等,保證患者充分睡眠。
1.4術晨護理。①查對醫囑進一步明確術眼,以防差錯。②術前測眼壓,如升高,報告醫師,采用降眼壓藥物控制眼壓。③讓其排空大小便。
2術后護理
2.1基礎護理。①給患者創造良好的休息環境,每天開窗通風,地面濕潤,防止塵埃飛揚。宣傳衛生知識,配合治療護理工作。②取半臥位,頭部抬高少動。③術后1日可進半流質飲食,以后改為普食。④術后連續3天書面、床頭交接班,囑患者保暖,預防感冒。⑤保護術眼清潔,切忌用手揉眼,以防創傷或感染。⑥防止碰擊術眼、囑其勿用力眨眼或屏氣,防止出血。如有前房出血應包扎雙眼,取半臥位,以利積氣下沉,減少并發癥。⑦禁止患者大聲談笑、咳嗽,下床活動要輕慢,不要低頭彎腰或用力,防止創口裂開。有便秘者避免大便用力,酌情使用緩瀉劑。⑧協助患者的生活護理如洗手臉、送飯、送水到床頭等。
2.2密切觀察病情變化。①護士對患者要全面了解、細心觀察,發現意外情況如外傷、感染等應立即通知醫師及時處理。②觀察術眼敷料是否清潔。③觀察創口愈合及瞳孔和前房恢復情況,有無感染。④高齡患者術后注意全身及神志情況,以便及時發現和處理術后并發癥,如腦血管意外、神志錯亂等。
2.3治療護理。①術后數小時內術眼疼痛,可依醫囑給止痛劑,控制感染及消炎選用有效的抗生素及給藥途徑。②前房出血可用止血藥物、鎮靜藥或靜脈滴注20%甘露醇等治療,促進出血吸收。③術后散瞳用1%阿托品眼液或眼膏,術眼用抗生素液和0.5%可的松眼藥水滴眼。④術后5~6天拆線,一般拆線后2~3天可出院。在3~6個月內避免做較重的體力勞動。出院時應詳細指導保護術眼,用藥和復診檢查等注意事項。青光眼的飲食青光眼患者在飲食上不需要特殊忌口,但要做到合理飲食。首先,青光眼視力損傷多與視神經的血液供應有關,因此,患者的飲食宜清淡些為佳,要避免高脂肪、高糖等食物,少吃辣椒等刺激性食物,不要吃容易口渴的油炸食物。其次,青光眼患者的飲食要有規律,不暴飲暴食,進食不宜過飽,速度宜慢,這對穩定血管、神經和內分泌系統都有益處。
3青光眼的護理心理護理措施
3.1讓患者了解病情。首先讓患者了解青光眼發病因素多與情緒有關,不良情緒能導致發病或使病情加重[3]。了解青光眼絕不是不可治療,絕大多數青光眼通過藥物及手術得到有效控制,用患者可以理解的語言解釋本病的發生、發展及轉歸情況。
3.2消除緊張、恐懼、擔心心理。這是病人常見的心理狀態,由于對眼痛難以忍受,視力急劇下降,因此對護士的要求和期望很高,護士應做到舉止文雅、態度和藹、尊重病人認真傾聽其意見和要求,用豐富的專業知識解答患者的提問,有高度責任心,使病人有安全感、信任感,清除其緊張、恐懼、擔心心理。
3.3消除孤獨、寂寞、憂慮心理。大多數患者有此心理,特別是那些與家人不和或親人不在身邊無人照顧的患者,這種感覺更為明顯,護士體貼病人,生活上給予照顧,理解病人的痛苦,開導病人,凡事往好處想,視病人為親人,為他們排憂解難。同時做好家屬工作讓家屬理解此病人的心理狀況,使醫生、護士、患者、家屬密切配合,共同戰勝疾病。
3.4消除急躁、沖動心理。好多病人性格急躁,情緒容易激動,常因為小事便與人爭吵,大發脾氣后引起青光眼急性發作,發病后更加急躁,情緒難以控制。對此,護士協助鼓勵病人處于心情舒暢、心胸開闊以及性格開朗的最佳狀態,使病人學會自我調節控制情緒,清除急躁沖動心理。
3.5語言護理與心理護理同時進行。減輕局部疼痛,降低眼壓的同時多與患者交流,解釋疼痛的原因,讓患者了解本病的相關知識,使其心中有數,適當聽一些輕音樂,分散注意力,同時保證充足的睡眠,使眼睛得到充分休息。用體貼、安慰、鼓勵性語言向患者做耐心勸慰,消除其心理上的障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