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探討糖尿病胃輕癱健脾降濁中藥治療的臨床效果。
方法:選取我院2004年1月~2011年12月60例糖尿病胃輕癱患者,將其隨機分為研究組和對照組,每組患者30例,研究組使用健脾降濁中藥,對照組服用多潘立酮,觀察兩組的臨床治療療效。
結果:研究組有效率達到91.3%,對照組有效率為70.47%,兩組有效率比較檢驗明顯的差異性(P<0.05)。
結論:糖尿病胃輕癱健脾降濁中藥治療的臨床效果比較明顯,值得較多的臨床推廣。
關鍵詞:糖尿病胃輕癱健脾降濁中醫臨床效果
【中圖分類號】R2【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8-1879(2012)11-0341-02
糖尿病胃輕癱(閱鄖孕)屬于糖尿病胃功能障礙,此病主要臨床癥狀是胃排空延遲,目前西醫并沒有較為理想的方法來完全治療,而糖尿病胃輕癱采用中醫藥治療有著較為明顯的優勢,近年來我院使用健脾降濁治療糖尿病性胃輕癱有了較為明顯的效果,現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選取我院2004年1月~2011年12月60例糖尿病胃輕癱患者,將其隨機分為研究組和對照組,每組患者30例,研究組男性患者有17例,女性患者有13例,平均年齡(42.3±11.4)歲,糖尿病發病時間為(12.5±6.3)年,胃輕癱發病時間(1.4±0.9)年,血糖濃度(11.6±3.9)mmol/L;對照組男性患者有16例,女性患者有14例,平均年齡(41.8±11.2)歲,糖尿病發病時間為(12.4±6.5)年,胃輕癱發病時間(1.3±1.0)年,血糖濃度(11.8±3.9)mmol/L,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病史等方面沒有統計學差異,具有可比性。
診斷標準。所有的患者都符合WHO所制定的糖尿病診斷標準,而且符合DGP的標準,所有患者的糖尿病發病歷史都要>3年;主要臨床癥狀有早飽、腹脹、厭食、納呆、嘔吐、惡心、噯氣等癥狀;進行X線鋇餐檢查時候發現胃部蠕動趨于緩慢呈現減弱態勢、胃排空也相應延遲;通過B超、胃鏡檢查發現沒有潰瘍、幽門梗阻、肝臟等各個器官的病變現象[1]。
1.2方法。所有的患者都在治療糖尿病的基礎上面進行各自處方的治療,研究組:通過健脾降濁中藥治療,藥方為半夏9g,砂仁10g,枳實10g,吳茱萸10g,茯苓12g,黨參12g,白術12g,厚樸12g,藿香15g,佩蘭15g,白豆蔻15g,葛根30g,薏苡仁90g,6g甘草,每天服用一劑,水煎至200ml取用,分為早晚兩次于飯前30min服用;對照組:服用10mg多潘立酮片,每天于餐前三十分鐘服用,每天三次。兩組方法都是一療程10天。兩個療程之后開始療效的判定。
癥狀評分:使用半定量方法,根據臨床癥狀進行分數的判定,0級:沒有任何癥狀;1級:偶然出現癥狀,癥狀表現較輕,不會影響正常的生活工作;2級:介于1級和3級癥狀之間;3級:癥狀發生頻繁,會明顯影響工作生活;4級:癥狀表現較為嚴重,病人非常痛苦。統計兩組在治療前后所表現癥狀的總分值。
療效標準:癥狀表現都消失或者是基礎沒有,積分減少≥95%;顯效:癥狀表現有了明顯的改善,積分≥70%;有效:癥狀表現有了好轉,積分減少≥30%;無效:癥狀完全沒有改變。
1.3統計學方法。所有的數據都使用SPSS18.0統計學軟件處理。
2結果
3討論
DGP為常見糖尿病消化道系統并發癥,發病基礎為胃排空延遲,目前DGP的發病機制并沒有完全明確,但有研究發現和高血糖、胃腸激素發生分泌異常、自主神經功能出現病變的情況有關[2]。中醫學本病類屬“痞癥”范疇,消渴日則久耗氣并傷陰,脾胃無法得到濡養,導致脾氣虛弱,脾無法升清,胃則不能降濁,“大抵心下痞悶,必是脾胃受虧。”中醫認為脾乃陰土,喜歡干燥厭惡濕氣,容易被濕邪困頓;胃乃陽土,喜歡濕氣厭惡干燥,消渴時間過久則會脾失健運,內生濕邪之氣,并發展為濁氣,于體內積滯,導致脾胃無法正常升降,影響胃部政策受納,導致脾運化功能異常,則發生飯后飽脹、噯氣、上腹痛、食欲減退、惡心嘔吐等臨床癥狀,所以本病需要進行健脾降濁治療當以為大。藥方當中有薏苡仁、甘草、黨參、白術可以健脾和胃,“補中益氣,和脾胃,除傾渴”。中氣微弱,可以進行調補;葛根、佩蘭、藿香、白豆蔻可以化濁氣使脾胃運行通暢;茯苓、半夏、吳茱萸屬于溫和之物能夠化濁氣降逆止嘔;枳實、砂仁、厚樸能夠順氣除痞。藥理學的現代分析也證實藿香、佩蘭、白豆蔻能夠防止胃腸道平滑肌發生痙攣,枳實、砂仁能夠加快胃部排空能力而且可以促進內源性胃動素釋放,保證增強胃腸運動節律性使之有力運行[3]。各種藥物相配合,可以健脾和胃、降除濁氣使之升清,而且可以使胃腑通絡、脾運行通暢,從而使治療達到目的。符合中醫理論,效果可靠,有較好的臨床應用價值。
參考文獻
[1]陳新,張雪峰,彭程鴻.糖尿病胃輕癱中醫治法的探討[J].求醫問藥(下半月).2011,09(09):239
[2]葛香花,陳文博,葛彩玲.中醫藥治療糖尿病胃輕癱60例[J].中國中醫藥現代遠程教育[J].2012,10(12):21
[3]鄒世昌.中醫健脾和胃法治療糖尿病性胃輕癱臨床研究進展[J].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10,19(18):128-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