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觀察自擬中藥方治療慢性前列腺炎的效果。
方法:將80例慢性前列腺炎患者按照就診順序隨機分成治療組和對照組各40例,觀察臨床癥狀、體征改善以及EPS鏡檢情況,進行統計學分析。
結果:
觀察組痊愈率40.0%,總有效率為95.0%;對照組痊愈20.0%,總有效率為62.5%,兩組療效比較有顯著差異(P<0.05)。
結論:中藥綜合治療慢性前列腺炎療效較好,副作用少。
關鍵詞:中藥療法慢性前列腺炎
【中圖分類號】R2【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8-1879(2012)11-0348-01
慢性前列腺炎(CP)是男性的常見、多發病和疑難病,表現為尿頻、尿急、尿痛、尿不盡及下腹部、會陰部疼痛不適等。慢性前列腺炎的病因復雜,癥狀多樣,而且尚未很明確,所以治療上比較困難,目前仍缺乏有效的治療藥物,并且近年來其發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趨勢[1]。我院于2008年8月~2012年8月共收治慢性前列腺炎患者80例,采用自擬前列腺炎中藥方治療40例,氟哌酸膠囊治療40例作為對照,現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80例慢性前腺炎患者,均為我院男科門診患者,符合美國國立研究院(NIH)CP診斷標準[2],按就診順序隨機分成兩組,各組40例。患者年齡19~48歲,平均(34±5.20)歲;病程3~60個月,平均(18±3.5)個月。兩組患者的年齡、病程、病情經統計學處理,P>0.05,具可比性。排除標準:合并其它急性疾病、前列腺增生、心血管、腦、肝、腎和造血系統嚴重疾病、精神病、慢性腹瀉等。
1.2治療方法。實驗組:軟堅散結,活血化瘀。自擬前列腺炎方:炙鰲甲、車前子、荔枝核各12g,王不留行、三棱、青皮、黃芪各9.5g,瞿麥、土元、地龍、香附、郁金各10g,莪術5g。每日2劑,加水500mL濃煎成,溫度為40℃為宜,口服,連續10周。對照組用氟哌酸膠囊口服,1次0.4g(4片),1日2次,連續10周。
1.3療效標準。治愈:臨床癥狀完全消失前列腺液檢查正常,前列腺液鏡檢WBC<10個/高倍視野,卵磷脂小體>70%;顯效:自覺癥狀消失,前列腺液鏡檢有改善;好轉:癥狀好轉或消失,但肛診及前列腺液鏡檢無明顯變化;無效:臨床癥狀治療前后基本無改善,前列腺液常規化驗無明顯改善。
1.4統計學分析。采用SPSS11.0統計軟件和采用t檢驗。
2結果
2.1臨床療效。治療10周后,觀察組痊愈率為40.0%,總有效率為95.0%;對照組痊愈20.0%,總有效率為62.5%,兩組比較有顯著差異(P<0.05)。見表1。
2.2不良反應。80例患者在治療期間,治療組未見任何不良反應。治療前后血、尿、便常規及肝、腎功能,心電圖檢查均正常。
3結論
慢性前列腺炎是男性泌尿系統常見疾病,發病原因和發病機制比較復雜,臨床癥狀較多,難以治愈,且易復發。傳統使用抗生素、受體阻滯劑、非甾體類抗炎藥、免疫抑制劑等藥物的治療效果均不夠理想且易反復[4]。慢性前列腺炎屬于中醫的“精濁”、“白濁”、“勞淋”、“腎虛腰痛”等范疇。筆者自擬前列腺炎藥方中炙鰲甲、車前子、荔枝核等清熱解毒利濕;王不留行、三棱、青皮以達到清熱解毒,利濕導濁;瞿麥、土元、地龍、香附不僅可以氣化膀胱解除小腹疼痛,還可以溫腎縮小便;諸藥合用,共奏清利濕解毒,化瘀散結止痛之功。治療10周后,觀察組痊愈率為40.0%,總有效率為95.0%;對照組痊愈20.0%,總有效率為62.5%,兩組比較有顯著差異(P<0.05),說明自擬中藥方治療慢性前列腺炎具有顯著療效。中醫常用清熱解毒,活血化瘀等藥物制成湯劑,栓劑等直腸給藥[5]。中藥克服了目前采用抗生素等藥品治療慢性前列腺炎所帶來的毒副作用及繼發感染.因此,自擬前列腺炎中藥方治療慢性前列腺炎給藥準確迅速,具有藥物保留時間較長等優點,此外,安全可靠且副作用小,故筆者自擬中藥方口服治療慢性前列腺炎療效滿意,值得臨床推廣。
參考文獻
[1]劉昌榮,屈克新,顏克鈞,等.前列腺灌注管加壓灌注藥物治療慢性前列腺炎.臨床泌尿外科雜志,2000,15(7):305
[2]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中藥新藥治療慢性前列腺炎(非特異性)的臨床研究指導原則.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第三輯)11997.52
[3]邱建忠,李曉銘,文博,等.慢性前列腺炎患者的心理障礙調查分析[J].中國實用醫藥,2010,5(6):59
[4]袁濤,姜啟全,卞崔冬,等.慢性前列腺炎心理相關因素調查及分析[J].中國男科學雜志,2005,19(2):45
[5]蔣毅.中醫藥治療慢性前列腺炎機理研究進展[J].中華男科學2003,9,5385-3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