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報道狼刺果對六種代表致病菌的抑菌作用。通過對六種試驗菌的抑菌試驗表明,其提取物對金黃色葡萄球菌、白色念珠菌有較強的抑菌作用。對大腸埃希菌有抑菌作用。對黑曲霉菌幾乎無效。可作為藥用植物予以開發。
關鍵詞:狼刺抑菌
【中圖分類號】R2【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8-1879(2012)11-0373-01
狼刺又名狼牙刺,槐刺花。豆科槐屬。生于丘陵地帶。為秦巴山區的一種植被植物。植株高約0.5-1m,多年生落葉木本灌木、小枝褐黃色、有刺枝、奇數羽狀復葉、總狀花序、花白色,生于枝頂端。莢果呈念珠狀。果實呈橢圓形或腎形,長2-3mm,寬2-3mm,厚2-2.5mm,表面淺棕黃色至黃綠色,光滑無皺縮,略有光澤。邊緣具略凹入的圓形種臍,長約0.5mm,質硬,難碾碎,種皮草質表面棕黃色而發亮,子葉2,淡黃色,油潤。氣微,味苦。花期5-6月,果期9-10月。民間有煎水,治療腳氣使用。未見報道有藥用價值及臨床應用。
本品采至洋縣黨河水庫壩下。經漢中市食品藥品檢驗所中藥室彭強主任藥師鑒定為狼刺。
1實驗條件
1.1試劑。
1.1.1培養基。營養肉湯培養基。①PH=7.2±0.2,批號101102廠家,北京三藥科技開發公司培養基Ⅲ。②PH=7.0-7.2±0.2,批號100204廠家,北京三藥科技開發公司。
1.1.2金黃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CMCC(B)26003];大腸埃希菌(Escherichia coli)[CMCC(B)44102]。銅綠假單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CMCC(B)50094]。生孢梭菌(Clostrdium sporogenes)[CMCC(B)64941]。白色念球菌(Candida albicans)[CMCC(F)98001]。黑曲霉菌(Aspergillus niger)[CMCC(F)98003]中國藥品生物制品檢定所。
1.1.3對照品。慶大霉素對照品,批號130326-200314;氨芐西林對照品批號130410-200706中國藥品生物制品檢定所。
1.2儀器。隔水式恒溫培養箱PYH-DH3,上海躍進醫療器械一廠。恒溫水浴箱S648,國營創新醫療器械廠。紫外分光光度計752(自動),上海天普分析儀器有限公司。
2實驗方法:對照抑菌法
2.1提取方法。
2.1.1取狼刺果干燥果實500g,加藥用水1500ml,分3次煎煮。濾過。濾液濃縮至500ml。
2.1.2取水提殘渣,加乙醚100ml,按沙氏提取法,提取1h。
2.2試驗液配制。
2.2.1以狼刺果水煎液,加藥用水,按1∶1;1∶10;1∶100配制成試驗液1;2;3。
2.2.2以乙醚液1∶1為試驗液4。
2.2.3以慶大霉素對照品加藥用水制成10u/mL;5u/mL為試驗液5;6。
2.2.4以氨芐西林對照品加藥用水制成10u/mL;5u/mL為試驗液7;8。
2.3實驗方法。取培養基9mL,分別加入試驗液1mL,加入實驗菌液(70-100cpu/mL)1mL。于37℃±0.75℃培養4h。取出,即時測定吸收值。其結果見表1。
3結果
3.1試驗液1(1∶1)。試驗液2(1∶10)對金黃色葡萄球菌、大腸埃希菌、白色念球菌、生孢梭菌有較強抑菌作用P<0.01。對銅綠假單胞菌有一定抑菌作用P<0.05。對黑曲霉菌幾乎無作用P>0.05。
3.2試驗液3(1∶100)。對金黃色葡萄球菌、白色念珠菌有抑菌作用P<0.01。對大腸埃希菌、生孢梭菌有一定抑菌作用P<0.05;對銅綠假單胞菌、黑曲霉菌幾乎無作用P>0.05。
3.3試驗液4對金黃色葡萄球菌、大腸埃希菌、白色念珠菌、生孢梭菌有較強抑菌作用P<0.01;對銅綠假單胞菌有一定抑菌作用P<0.05;黑曲霉菌幾乎無作用P>0.05。
4討論
4.1實驗表明,本品民間用于治療皮膚感染,腳氣病的治療為可以相信的。
4.2本品的水煎液及乙醚提取液對六種代表菌的G+球菌,G+桿菌G-球菌及真菌等均有一定作用。可用于臨床藥源開發之研究。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2010年附錄97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