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目的:觀察中西醫結合治療慢性支氣管炎的臨床療效。
方法:將我院于2009年4月至2011年3月收治的104例慢性支氣管炎患者,隨機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兩組均給予常規治療,治療組在常規治療的基礎上給予苓桂術甘湯加味治療,觀察對比兩組療效。
結果:治療組的總有效率為88.5%,對照組的總有效率為71.2%,兩組數據具有顯著性差異(P<0.05)。
結論:中西醫結合治療慢性支氣管炎療效可靠,顯著優于傳統的常規療法,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關鍵詞:中西醫慢性支氣管炎療效
【中圖分類號】R2【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8-1879(2012)11-0377-01
慢性支氣管炎簡稱慢支炎,支氣管、支氣管黏膜、黏膜下層、基底層、外膜及其周圍組織的非特異性慢性炎癥。臨床以反復發作的咳嗽、咳痰或伴有喘息為主要表現。常在病毒感染的基礎上繼發細菌感染[1],是臨床常見病、多發病。隨著國民經濟快速發展、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吸煙、環境污染等不利因素加重,慢性支氣管炎日愈高發。若預防與治療不當,遷延不愈,反復發作,可發展成肺氣腫、肺原性心臟病,甚至呼吸衰竭,危及生命,嚴重影響患者生活和生存質量,但純西藥常規治療或單純中醫治療各有不理想之面。為此,筆者于2009年4月至2011年3月采用中西醫治療本病52例,并與單用西藥治療的52例進行對照觀察,療效滿意,現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基本資料。我院于2009年4月至2011年3月收治慢性支氣管炎患者104例,隨機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每組52例。治療組,男33例,女19例,年齡38-65,平均45.8歲,病程3~18年,平均6.3年;對照組,男35,女17例,年齡42~68歲,平均43.7歲,病程3~21年,平均5.9年。治療組和對照組病例在年齡、性別等方面無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1.2診斷標準。臨床上以咳嗽、咯痰為主要癥狀,或伴有喘息,每年發病持續3個月,并連續2年以上。排除具有咳嗽、咯痰、喘息癥狀的其他疾病,如肺結核、塵肺、肺膿腫、支氣管哮喘、支氣管擴張、心臟病、心功能不全、慢性鼻咽疾病等。
1.3治療方法。兩者患者均給予頭孢哌酮鈉舒巴坦鈉3.0g,靜滴,1次/d,1周為1個療程;對頭孢類過敏者則用左氧氟沙星注射液200ml,靜滴,1次/d,1周為1個療程,治療時間為1~2周;干咳者加強力枇杷露或霧化治療,喘息或氣促可加氨茶堿口服或靜滴,呼吸困難者予低流量持續吸氧。
治療患者在常規治療的基礎上給予苓桂術甘湯加味:茯苓20g,炒白術20g,紫菀10g,桂枝10g,制半夏10g,蘇子15g,杏仁l0g,款冬花10g,陳皮6g,炙甘草5g。隨證加減:咳痰量多且夾有泡沫者加白芥子15g,防風6g;咳喘明顯者加白果10g,沉香曲10g;寒象明顯者加細辛3g,干姜6g;氣虛者加炒黨參15g,黃芪15g;氣滯者加枳殼10g,萊菔子15g。每日1劑,水煎2次,1個月為1個療程。
1.4療效判定。顯效:急性癥狀消除,體溫降至正常,咳嗽減輕,咯痰減少,膿痰消失。喘息緩解,肺部啰音消失,血象恢復正常;有效:急性癥狀減輕,體溫降至正常,咳嗽咯痰減輕,可仍有少量黃痰、肺部可聞及少量干啰音,血象基本正常;無效;癥狀體征無明顯改善。總有效率=顯效+有效。
1.5統計學分析。采用SPSS13.0軟件包進行數據處理分析,兩組數據進行t檢驗,若P<0.05,則說明兩組數據有顯著性差異。
2結果
治療組的總有效率為88.5%,對照組的總有效率為71.2%,兩組數據具有顯著性差異(P<0.05),說明治療組療效顯著優于對照組。具體經過見表1。
3討論
慢性支氣管炎的發生與上呼吸道感染、理化因素、過敏因素、呼吸道防御功能及免疫功能低下等有關[2],加之長期應用抗生素,造成人體菌群失調,使免疫功能更低,發生復雜性并發癥,導致病情反復發作。單用西藥治療本病復發率高,副作用多[3]。
傳統醫學中,慢性支氣管炎屬“痰飲”、“咳嗽”、“喘證”等范疇,該病的發生常與外邪侵襲、飲食不節、情志失調、久病體虛、臟腑功調失常等因索有關,多涉及到心、肝、脾、腎等臟[4,5],筆者認為慢性支氣管炎以肺、脾、腎虛為本,痰濕內阻為標。中醫認為肺為氣之主,腎為氣之根,水泛為痰,表現為咳嗽咳痰,甚則腎不納氣則氣喘,動則更甚。肺主氣,脾益氣,脾為生痰之源,肺為儲痰之器,脾虛則氣機不暢,呼吸功能失調,然則水濕停滯,停于肺則形成痰而形成此病。脾肺腎之臟受損,痰飲內生,痰又為陰邪,其勢粘滯難除,虛虛實實,病程經年難愈,如處理不當,則更為難治,所以本病治療應以健脾益氣補腎,止咳化痰平喘為主[6]。苓桂術甘湯出自《金匱要略》,是溫化法治療痰飲的代表方劑,屬痰飲病的正治法,此方蘇子、半夏、陳皮燥濕化痰,祛痰利氣;甘草、紫苑、款冬花、杏仁止咳化痰平喘。
中西合用,標本兼顧,治其標的同時,補肺腎,健脾氣,臨床療效顯著且能縮短病程,減少復發,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付曉駿,姜石卿中西醫結合治療慢性支氣管炎580例[J].中西醫結合雜志,1998,11(2):122
[2]張軍.中西醫結合治療慢性支氣管炎52例療效觀察[J].山西中醫學院學報,2009,10(4):47~48
[3]樊科.中西醫結合治療慢性支氣管炎療效觀察[J].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10,19(36):4699~4700
[4]鄭筱萸.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M].北京: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2004:58
[5]張慧,羅明.中醫藥治療慢性支氣管炎研究進展[J].山西中醫學院學報,2008,9(3):61~62
[6]范德斌.慢性支氣管炎中醫研究近況[J].實用中西醫結合雜志,1998,22(4):3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