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探討旋肩法用于胎兒肩難產的可行性分析。
方法:對本院于2005年1月至2012年1月發生肩難產的25例的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將25例胎兒進行隨機分組,分別為觀察組及對照組,其中觀察組15例胎兒采用旋肩法進行助產,對照組10例胎兒采用壓前臂法進行助產,觀察兩組胎兒死亡率、臂叢神經損傷、胸鎖乳突肌損傷、產婦會陰撕裂及產后大出血的情況。
結果:觀察組胎兒臂叢神經損傷及胸鎖乳突肌損傷的比例與對照組相比存在差異性(P<0.05),而在產婦會陰撕裂及產后出血量與對照組比較不存在差異性(P>0.05)。
結論:旋肩法用于肩難產的胎兒助產中可有效降低胎兒的臂叢神經損傷及胸鎖乳突肌損傷,由于助產士需要伸手進行產婦的陰道進行助產,所以會對產婦會陰造成一定的撕裂,但只要助產士技術嫻熟,可提高胎兒的生存率及降低胎兒出生的缺陷率。
關鍵詞:旋肩法肩難產壓前臂法
【中圖分類號】R-3【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8-1879(2012)11-0385-01
肩難產是指胎兒的頭部娩出后,胎兒的前肩部位被卡在骨盆入口的上方,采用常規的助產方法并不能將胎兒娩出的產科并發癥。據相關資料顯示,肩部難產的新生兒如果采用不當的助產方式可導致新生兒的窒息率達15%,導致胎兒圍產期死亡率為23%。[1]因此產婦分娩的過程中發生肩部難產時,及時采用有效的助產方式可減少胎兒的死亡率及出生后的致殘率。對本院于2005年1月至2012年1月發生肩難產的25例病例的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分別采用旋肩法進行助產及壓前臂法進行助產,并對不同的助產方式進行歸納總結,現報告如下。
1資料及方法
1.1臨床資料。選取2005年1月至2012年1月在本院就診的25肩難產患者為臨床觀察對象,對患者進行隨機分組,分別為觀察組及對照組,其中觀察組產婦15例,患者年齡為22~34歲,平均年齡為(28.5±4.2)歲,其中初產婦12例,經產婦3例,產婦妊娠周期為38~42周,平均妊娠周期為(40.2±1.3)周;對照組產婦10例,患者年齡為20~36歲,平均年齡為(29.2±2.5)歲,其中初產婦8例,經產婦2例,產婦妊娠周期為37.5~42周,平均妊娠周期為(40.5±1.4)周。
1.2方法[2]。觀察組產婦實行旋肩法進行助產:助產者將手伸入產婦的陰道,并放在胎兒肩岬與肩峰之間,將助產士的另一只手放置在胎兒前肩上,并雙手加壓旋轉胎肩到達骨盆斜徑上,從而讓肩部進入盆骨,使得嵌頓的前肩具有松動的空間,從而方便娩出,同時也可以讓肩部旋轉180°,在助產旋轉時肩部時,應注意切勿對胎兒的胎頭及胎頸進行旋轉,避免損傷臀叢神經。
對照組產婦實行壓前臂法:產婦由助手在產婦的趾骨合上方向向胎兒的前臂進行加壓,并對雙肩的周徑進行縮小,同時接產者需要向前、向后等方向緩慢地牽起胎頭,并使嵌頓的前臂娩出。觀察兩組胎兒死亡率、臂叢神經損傷、胸鎖乳突肌損傷、產婦會陰撕裂及產后大出血的情況。
2結果
觀察組胎兒臂叢神經損傷及胸鎖乳突肌損傷的比例與對照組相比存在差異性(P<0.05),結果見表1,而在產婦會陰撕裂及產后出血量與對照組比較不存在差異性(P>0.05),結果見表2。
3討論
在分娩過程中,如果遇到先露下降緩慢或者出現停滯,在第二產程延長需要借助胎頭吸引器或產鉗進行分娩時,需要警惕是否出現肩難產,當發現前肩頓于趾骨上方及雙肩位于骨盆前后經上時,可判斷為肩難產。當胎兒肩部嵌頓在宮內的時間過長時,會導致胎兒缺氧,從而引起胎兒出現一系列的并發癥。這時如果急于將胎兒娩出而過度用力牽扯,則會導致胎兒鎖骨骨折,損傷中樞神經及臂叢神經,從而導致胎兒出生后智力發育不健全,過度的用力會導致產婦陰道出血撕裂傷,從而引起產婦出血,危害產婦的生命。[3]
遇到肩難產的情況應及時進行剖宮產手術,當單位不具備剖宮產條件時,可選擇行之有效的助產手術,以及時將胎兒娩出。旋肩法助產者將手伸入產婦的陰道,并放在胎兒肩岬與肩峰之間,將助產士的另一只手放置在胎兒前肩上,并雙手加壓旋轉胎肩到達骨盆斜徑上,從而讓肩部進入盆骨,使得嵌頓的前肩具有松動的空間,從而方便娩出。與壓前臂法相比,旋肩法更能讓胎兒順利娩出,它所耗費的時間較短,可避免胎兒在宮內停留時間過長,從而引起胎兒缺氧,導致胎兒死亡及產生后遺癥。本組胎兒采用旋肩法進行娩出,其觀察組胎兒臂叢神經損傷及胸鎖乳突肌損傷的比例與對照組相比存在差異性(P<0.05),但兩組產婦在會陰撕裂及產后出血上不具有差異性(P>0.05)。
胎兒出現肩難產時,需要注意胎兒娩出胎頭胎肩時不可用力過猛,避免導致胎兒出現神經損傷,應按分娩時機進行旋轉娩出。當胎兒娩出后應對胎兒進行復蘇,對出現并發癥的胎兒進行及時的治療,減少新生兒出現并發癥,并仔細對產婦的陰道進行檢查,防止產道出現損傷,造成產道出血,并加強產道抗感染能力,避免感染的發生。盡管旋肩法在一定程度上可有助于肩難產的胎兒娩出,但為了安全起見,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還是建議采用剖宮產,剖宮產可大大降低胎兒出生后的并發癥,并降低產婦產后大出血的風險。
參考文獻
[1]樂杰.婦產科學[M].第7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8,124-125
[2]陳惠池,肖樺.肩難產的預防和處理[J].中國實用婦科與產科雜志,2006,22(2),93-94
[3]劉芳遠,宋永強.肩難產5例分析[J].中國現代醫生,2007,45(18),59-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