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分析不同椎弓根定位法治療胸腰椎骨折的療效。
方法:對60例胸腰椎骨折用不同定位法定位治療。
結果:60例均獲得4 ~36個月隨訪,平均16個月,椎弓根釘斷裂1例,均無椎弓根釘脫出或松動。術中一次置釘成功率分別為:人字嵴定位法者為98%,采用橫突定位法者為92%,采用棘突定位法者為93%。
結論:人字嵴定位法定位較準確,一次置釘成功率較高。
關鍵詞:椎弓根人字嵴橫突棘突定位法置釘成功率
【中圖分類號】R-3【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8-1879(2012)11-0388-02
椎弓根釘內固定治療胸腰椎骨折是目前最理想而廣泛應用的方法,椎弓根內固定手術的關鍵是掌握好進針點及進針角度,準確、安全的將椎弓根螺釘擰入椎體。筆者自2004年7月~2010年12月共對60例胸腰椎骨折采用不同椎弓根定位法進行治療,現分析報告如下:
1臨床資料
1.1一般資料。本組60例,男40例,女20例。年齡:20歲~65歲,平均38歲。致傷原因:高處墜落傷26例,重物砸傷24例,車禍傷10例。60例中50例為單節段椎體骨折,10例為多節段椎體骨折;其中胸椎26例(T116例T1220例),腰椎34例(L120例,L29例,L34例,L41例);其中爆裂骨折26例,合并截癱8例(胸椎3例,腰椎5例),脫位3例,并發多部位骨折4例,椎管減壓45例。
1.2手術方法。采用連續硬膜外麻醉或全身麻醉后,患者俯臥位,C型臂透視機確定傷椎,以傷椎為中心,逐層切開暴露棘突、椎板、上下關節突及橫突根部,確定進針點后,用開口器開孔,探子反復探查孔壁,確定完整無損后插入定位導針,C型臂X線機再次確定導針位置、方向,見導針位置、角度良好后旋入合適長度、直徑的椎弓根螺釘,適當延長恢復椎體前后緣高度及生理曲度,傷椎復位固定后對椎管壓迫伴脊髓損傷的行后路椎管減壓。
1.3定位方法。采用人字嵴定位方法定位30例、橫突定位法定位12例、棘突定位法定位18例。人字嵴定位法即以上關節突基底、橫突及椎板外側緣的交匯點為進針點,此交匯點類似于“人”字頂部,故稱之為“人字嵴”,以人字嵴頂點為進針點。橫突定位法即以橫突中軸線與關節突垂線的交點作為進針點。棘突定位法即以棘突根部與上關節突外側垂線為基本定點,T10~12選在此點上方5mm,L1~4正選在此點,L5選在此點下方5mm。
1.4進針角度。TSA角即椎弓根的長軸線與棘突到椎體前緣的垂直線之間的夾角,其一般規律為:T10~12為0~5°,L1為5°,L2為5~10°,L3為10°,L4為10~15°,L5為15°[1]。SSA角即矢狀面椎弓根植入角度,應保持與椎體上下板平行。
2結果
60例均獲得4~36個月隨訪,平均16個月,椎弓根釘斷裂1例,均無椎弓根釘脫出或松動。術中一次置釘成功率分別為:人字嵴定位法者為98%,采用橫突定位法者為92%,采用棘突定位法者為93%。對于一次置釘不成功者在C臂透視后分析定位不滿意原因,在重新改變進針點或進針角度后均獲得滿意位置。
3討論
椎弓根是椎板、上下關節突的會合點。椎弓根內側與脊髓硬脊膜囊有2~3間距,神經根緊靠椎弓根下切跡,螺釘鉆入椎弓根時要防止損傷該危險區。Louis指出腰神經根只占椎間孔的前上1/3,椎弓根的上方和外側區是安全區[2]。故椎弓根螺釘的植入應遵循“靠上不靠下,靠外不靠內”的原則,勿傷及神經根及硬脊膜[3]。由于椎弓根窄小,只能容納1根椎弓根釘,因此要盡量做到一次鉆孔成功,多次鉆孔可導致椎弓根皮質破裂或穿透、椎弓根釘把持力下降,出血增多,更加影響術野,錯誤的進針可導致嚴重的并發癥,如:脊髓及神經根損傷、大血管損傷等,因此正確的找到椎弓根標志,確定螺釘的入點及進針方向,確保一次置釘成功極為重要。
3.1關于定位方法的討論。目前脊椎椎弓根定位的方法繁多。橫突定位法暴露較大,出血相對較多,這種方法并不準確[3],容易導致進釘位置偏下,造成椎弓根下緣皮質破裂及神經根損傷。而且如橫突缺如可造成定位標志喪失,橫突不對稱,橫突過小及橫突肥大均可造成定位錯誤,特別是L5橫突變異性肥大最多見,易造成定位失敗,優點是易于掌握。棘突定位法以棘突上緣根部與關節突中線為基本定點,定點偏內,易穿破內側皮質到椎管內,進針時TSA角度小,釘子的抗拔出力小,另外當棘突骨折,骨破壞時也可使此標志喪失,優點在于引用定位方便、剝離小[4]。人字嵴定位法人字嵴結構恒定存在,變異少,其出現率94.8%,且不受退變影響,人字嵴頂點位于或接近椎弓根中心,不需過多地顯露橫突和關節突關節,但對于初學者不易辨認、掌握。對于因定位標志不清,難以辨認者筆者認為可通過采用多種定位法相互參考,互相確認椎弓根進釘點的綜合定位方法,確定進釘點。
3.2關于進針角度的討論。椎弓根螺釘進針方向對于正確擰入螺釘也至關重要,螺釘內固定應該以接近或在椎弓根中軸線上進釘最為理想。如TSA角度過大則螺絲釘有可能進入椎管,損傷脊髓;如TSA角度過小,則螺釘易從椎體前方破出,損傷腹腔內臟器,使螺釘把持力降低。SSA角以椎弓根長軸線與椎體上下板平行為0°,斜向上板為正角,斜向下板為負角。正角過大,則螺絲釘易穿過上板進入椎間盤,引起椎間盤退行性變。如負角過大,則難于重建生理彎曲,影響復位效果,且螺絲釘進入椎體骨質較疏松區域,影響內固定穩定性[5]。
參考文獻
[1]邱貴興,戴尅戎.骨科手術學.第3版.人民衛生出版社,413
[2]邱貴興,戴尅戎.骨科手術學.第3版.人民衛生出版社,405
[3]王亦璁.骨與關節損傷.第4版.人民衛生出版社,1085
[4]朱華,肖宇明,等.改良棘突法經椎弓根內固定治療胸腰椎骨折.骨與關節損傷雜志,2008,23(6)512
[5]邱貴興,戴尅戎.骨科手術學.第3版.人民衛生出版社,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