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探討自凝刀治療宮頸糜爛的臨床療效。
方法:將128例宮頸糜爛患者隨機分為兩組,分別采用自凝刀及微波進行治療,觀察和比較其療效。
結果:治療組總有效率100%,對照組總有效率95.16%,兩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差異具有顯著性(P<0.05),治療組優于對照組。
結論:自凝刀治療宮頸糜爛一次性治愈率高,治療方法簡單,治療時間短,值得在基層醫院推廣。
關鍵詞:自凝刀宮頸糜爛
【中圖分類號】R-3【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8-1879(2012)11-0389-01
宮頸糜爛是我國婦科最常見的疾病之一,同時宮頸糜爛又是宮頸癌發病的高危因素之一,因此治療宮頸糜爛對于提高婦女健康水平及減少宮頸癌的發病率有著重要意義。目前治療宮頸糜爛有很多方法,有物理治療、局部藥物治療及手術治療。我院應用自凝刀技術治療宮頸糜爛66例,其治療效果報告如下:
1資料和方法
1.1一般臨床資料。選擇我院2011年2月至2012年8月門診宮頸糜爛患者128例,全部是已婚已育婦女,年齡在25~52歲,隨機分為自凝刀治療組66例和微波對照組62例,患者最近3個月內均未接受其它方法治療。在治療前常規化驗陰道分泌物及宮頸脫落細胞學檢查,排除陰道炎癥和宮頸惡性病變。
1.2治療方法。患者取膀胱截石位,常規用碘伏棉球消毒外陰及陰道,在無菌操作下,充分暴露出宮頸后,擦干黏液,用碘伏棉球消毒宮頸陰道部,再用干棉球擦干。對照組微波治療:設置微波功率在35W左右,將雙極探頭與宮頸糜爛面緊密接觸。操縱腳控開關,先從距宮頸口0.5cm處向外逐漸做點狀治療,至糜爛面達1~2cm處,使治療過的糜爛面呈白黃色。治療組自凝刀治療:將電極板緊貼患者腰骶部,功率設為20~25W,將自凝刀刀頭的傾斜面接觸宮頸糜爛面,操縱手柄治療開關,按照由內向外的順序射頻治療至糜爛創面變成淡黃色,緩慢移動刀頭將糜爛面全部變成淡黃色為止,治療面達正常宮頸面2mm處。糜爛較深處適當延長局部停留時間,治療程度加深,如有出血點,可將自凝刀于出血處停留數秒止血。術中脫落的壞死組織,用碘伏棉球擦除。
1.3療效判斷標準[1]?;颊咧委熀?個月復查評定療效。治愈:糜爛面消失,宮頸光滑,碘溶液宮頸染色全部著色;好轉:糜爛面積明顯縮小,僅靠近宮頸外口處遺留較淺糜爛面;無效:治療前后糜爛面積無變化。
1.4統計學方法。采用SPSS16.0統計軟件分析數據,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X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兩組患者不同治療方式療效比較詳見表1。
3討論
慢性宮頸炎是育齡期婦女的常見病,宮頸糜爛是慢性宮頸炎的主要表現,多是因急性宮頸炎治療不徹底,病原體隱藏于宮頸黏膜內形成慢性炎癥,多見于分娩、流產、手術損傷宮頸后,部分患者可直接發展為慢性宮頸炎[2]。宮頸糜爛多因急性宮頸炎未治療或治療不徹底轉變而來,是慢性宮頸炎的常見病理改變、宮頸癌發病的高危因素之一[3]。對于宮頸糜爛現在多采用物理治療,物理治療常通過冷凍、凝固、氣化等將宮頸糜爛面的上皮破壞,使之壞死脫落,再通過纖維細胞增生及上皮的再生,為新生的鱗狀上皮覆蓋,從而達到愈合的效果。
自凝刀技術是近年來國際上新研究出來的一種物理療法。它是把一根細長如毛衣線的射頻介入自凝刀,在B超的連續動態觀察和引導下,經陰道、宮頸準確定位宮頸糜爛部位或子宮肌瘤,以射頻(即高頻電磁波)為治療源,運用電磁波的熱效應,通過病灶中的分子、離子高速運動,產生生物高熱效應,使宮頸糜爛和子宮肌瘤細胞脫水凝固,而后被機體自然吸收、排出,使宮頸和子宮恢復正常功能[4]。
自凝刀治療宮頸疾病的優勢是很明顯的:它是一種非常精細的手術,不僅對周圍組織無損傷,治療過程無疼痛,術后不留瘢痕,且能較好地避免出血或感染等并發癥,具有術后不影響生育功能的優點。它完全告別了通常采用波姆光、激光、冷凍或敷外用藥等傳統手段療效不理想、反復復發久治不愈等缺點。自凝刀最明顯的優勢就是它取代了傳統的手術刀,整個手術時間極短,僅需3至5分鐘,安全、無痛,僅用局部麻醉,在門診即能完成,所以費用相對較少,尤其適合宮頸糜爛的患者。
經過長期的臨床應用,效果顯著,具有保護宮頸,無痛、無副作用、無后遺癥、費用低、無需住院、不影響工作和生活等優點,值得在基層醫院推廣。
參考文獻
[1]李娟清,石一復.子宮頸炎性病變[J].中國實用婦科與產科雜志,2004,20(7):387
[2]樂杰.婦產科學(第6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5,265-266
[3]郭惠仙,謝月霞.射頻自凝刀治療宮頸糜爛300例觀察及護理[J].齊魯護理雜志,2009,15(10):7-8
[4]王小紅,王軍青,鄧瑞華.射頻自凝刀與微波治療宮頸糜爛的療效觀察[J].東南國防醫藥,2006,8(1):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