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探討使用止血帶配合毛細血管充盈法采集新生兒足跟血的效果。
方法:將接受疾病篩查的新生兒按采血先后順序分為對照組和干預組,對照組按傳統方法采血,干預組使用止血帶扎在新生兒內踝上3-5cm處,待足跟采血處毛細血管充盈后1s內采血。觀察兩組的采集耗時、1次采血成功率、血標本合格率及足跟硬腫瘀斑發生率。
結果:干預組采血耗時較對照組縮短,1次采血成功率較對照組提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結論:使用止血帶配合毛細血管充盈法采集新生兒足跟血耗時短,1次采血成功率高,值得臨床推廣。
關鍵詞:止血帶毛細血管充盈法新生兒篩查足跟采血
【中圖分類號】R-3【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8-1879(2012)11-0392-01
國家衛生部令《新生兒疾病篩查管理辦法》于2009年6月1日開始實施,疾病篩查是控制出生缺陷的三級預防處事,主要是通過采集新生兒足跟血篩查先天性甲狀腺功能低下(CH)和苯丙酮尿癥(PKU),新生兒足跟血的采集是新生兒篩查的重要環節,血標本的質量直接影響實驗室檢測結果。目前國內對新生兒足跟血的采集方法有較多報道,一類是提高新生兒足溫,如足底按摩法、足浴法、足底熱敷等,但存在耗時、成本高、操作繁瑣等不足,還有一類通過適當擠壓新生兒的小腿或足部,以提高足部毛細血管充盈度,但采血時停止擠壓使足部毛細血管充盈度下降又影響采血,故能在短時間一次性成功地采集到合格血標本是產科護士的研究方向,筆者使用止血帶配合毛細血管充盈法采集新生兒足跟血取得了較好的效果,現報道如下。
1對象與方法
1.1研究對象。選擇2011年3月-2012年3月在我院出生的新生兒200例,按采血先后順序分為對照組和干預組各100例。入選標準:出生體重2500~4000克,出生后3天,哺乳6-8次以上,采血時間為哺乳后1—1.5h,排除標準:早產兒、巨大兒、過期產兒、出生時有窒息史的新生兒,兩組新生兒性別、 體重等一般資料差別無統計學意義。
1.2方法。由同一名護士在同一地點使用同種采血針(用于末梢血糖檢測的一次性針頭)對新生兒足后跟外緣中點處進行足跟血的標本采集,對照組采用傳統采血方法,干預組采用止血帶配合毛細血管充盈的方法。
1.2.1傳統采血方法。將新生兒置于操作臺,采血者按摩新生兒足部時開始計時,酒精消毒采血部位待干后穿刺,然后讓血液自然流出,血流不暢時擠壓足部,棄去第一滴血,將第2、第3、第4滴血滴到濾紙片上,一次采足3個直徑0.8的血斑即停止計時。
1.2.2止血帶配合毛細血管充盈法。將新生兒置于操作臺,采血者用手呈環狀握在新生兒采血肢體的膝蓋處即開始計時,用力向足部方向推1—2次,使足部充血,將止血帶扎在新生兒踝上3-5cm處,松緊度以扎在新生兒內踝上的止血帶的周長短于未伸展狀態下的3-4cm為宜,按壓采血處皮膚,迅速抬起足部,在采血處毛細血管充盈后1s內用酒精消毒采血部位,待干采血。
1.2.3觀察指標。觀察記錄采血耗時、采集次數、血標本合格數和足跟硬腫瘀斑例數,并對數據進行統計學分析。采血時間從護士拿起新生兒的足部開始至血滲透3個濾紙片為止,用秒表記錄。1次采血成功:一針見血,血自然滴出或稍擠壓滴出,收集的3個血斑直徑0.8cm。足跟硬腫瘀斑:新生兒因擠壓出現的腫脹和瘀斑24小時未消退。
2結果
干預組采血耗時較對照組縮短,1次采血成功率較對照組提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見表1)。
3討論
3.1使用止血帶配合毛細血管充盈法可縮短新生兒足跟采血耗時并提高1次采血成功率,表1結果顯示,新生兒足跟采血耗時由172.67縮短到769.7,1次采血成功率由82%提高到100%,兩組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說明使用止血帶配合毛細血管充盈法能夠縮短足跟采血耗時并提高1次采血成功率。新生兒有血容量相對集中于軀干的特點[1],從足跟采血有一定的難度。足跟采集的是末梢血,看不到明顯的血管,成敗的關鍵主要取決于末梢血運。國內報道的提高新生兒足溫的各種方法,其最終目的是提高足部毛細血管的血運,從而提高血管充盈度,但存在耗時、成本高、操作繁瑣等不足,有報道毛細血管充盈法[2]是根據毛細血管充盈度來判斷進針時機,有效避免了進針的盲目性,足底毛細血管充盈時間越短(<1S),采血就越順利,1次采血成功率及血片合格率越高。但毛細血管充盈到什么程度,如何在采血過程中始終保持充盈度良好是足跟采血的關鍵。本研究使用止血帶配合毛細血管充盈法解決了這兩個問題:使用止血帶使整個采血過程新生兒足部的毛細血管始終保持充盈度良好。避免了采血時放松擠壓或壓迫,毛細血管充盈度降低的情況,提高了采血的成功率。
3.2新生兒使用止血帶采集足跟血的注意事項。筆者充分考慮到止血帶可能會引起的不良反應,經過臨床實踐分析發現,只要止血帶松緊度合適,該方法是安全可行的,筆者總結使用止血帶的技巧是:將止血帶兩端提起交叉,用一手固定交叉點并上提,使交叉點以下的止血帶伸展,在交叉點以下的1.5-2cm處打結。使扎在新生兒內踝上方的止血帶的周長短于未伸展狀態下的3—4cm。此外,注意扎止血帶的時間勿超過1min。
參考文獻
[1]王曉莉,王濤霞.新生兒兩病篩查足跟采血方法的探討[J].實用醫技雜志,2006,13(8):1412
[2]曹輝娟,朱燕,黃小梅.新生兒疾病篩查中兩種采血方法的效果觀察[J].南方護理學報,2004,11(3):2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