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探討對藥物治療無效的產后出血,通過宮腔填塞水囊壓迫止血的觀察,找出一種更簡單、快速、有效的治療產后出血的方法,降低孕產婦產后出血的死亡率。
方法:醫用無菌乳膠手套改良式自制水囊填塞宮腔壓迫止血。
結果:5例難治性產后出血均達到了止血目的。
結論:改良式水囊填塞宮腔治療產后出血快速、有效,安全,操作方便,且水囊制作簡單,取材方便、經濟,值得推廣。
關鍵詞:改良式水囊產后出血療效觀察
【中圖分類號】R-3【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8-1879(2012)11-0418-02
產后出血是產科常見的嚴重并發癥,無論是世界衛生組織報告資料,還是全國孕產婦死亡監測結果,均顯示產后出血是孕產婦死亡的首位原因,因此,降低孕產婦出血的發生率,仍為產科面臨的重要課題。對我院19例產科出血的病例進行分析,以闡述產后出血的治療方法的比較,制定快速、有效的治療措施,降低孕產婦死亡率。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2009年12月20日至2011年12月20日我院住院分娩1320例,年齡:20~33歲,平均年齡26.5歲;孕次:1~4次,平均2.5次;產次:1~3次,平均2次;孕周:36~42周,平均39周。胎盤殘留2例,胎盤部分植入2例,胎盤粘連1例,滯留1例,巨大兒4例。
1.2產后出血的診斷標準。胎兒娩出后24h內失血量超過500ml者為產后出血。出血量的測量方法:陰道分娩,胎兒娩出后,立即將接血彎盤放于產婦臀下至產后2h取出,直接測量彎盤內的血量,以稱重估計血染的紗布及血染產單上的血量,回病房后至產后24h以會陰墊集血,亦以稱重法計算出血量,上述出血量的總和為產后24h的出血量。
1.3水囊制作方法。排空膀胱后,取截石位,在無菌操作下,取無菌乳膠手套一只,用絲線結扎手套4個手指,翻轉,取導尿管兩根,放入手套內,一根自未結扎的手套拇指中穿出,約2cm,絲線結扎拇指,用于引流宮腔內積血;一根尿管自手套口穿出,手套內留1/3,絲線結扎手套口,用于向水囊內注水。將制成的水囊放入宮腔內,以無齒卵圓鉗鉗閉宮頸上下唇,以防水囊脫出,自導尿管末端向水囊內注入生理鹽水約300-500ml,注畢后取出卵圓鉗,然后折疊、結扎導尿管尾端,無菌紗布包裹放入陰道內,用于引流宮腔積血的導尿管露于陰道外口。觀察2小時,無活動性出血,平車送回病房,常規每天應用縮宮素促宮縮治療,水囊填塞宮腔24小時后放出囊內液,取出水囊。
2結果
我院19例產后出血患者中,其中剖宮產術2例;陰道分娩17例;水囊宮腔填塞5例;紗布填塞3例;B-Lynch縫合1例。5例藥物治療無效的難治性產后出血患者,經改良式水囊宮腔填塞壓迫止血,24小時后取出水囊,無一例發生宮腔感染及再出血。取出過程順利,體溫正常,惡露量少,無異味,無產后晚期出血,訪視子宮恢復好。
3討論
胎兒娩出后24h內陰道流血量超過500ml,稱為產后出血,80%發生在產后2h內。產后出血是分娩期嚴重并發癥,是產婦死亡原因之首。產后出血的發生率占分娩總數的2%-3%,由于測量和收集血量的主觀因素較大,實際發生率更高[1]。宮縮乏力性產后出血常規的治療方法是按摩子宮,應用宮縮劑,宮腔填塞紗布。宮腔填塞紗布,操作相對困難,容易引起產道裂傷。上述方法無效時可行開腹雙側子宮動脈結扎或雙側髂內動脈結扎,有效率僅為42%;或開腹行B-Lynch縫合術,但需要麻醉,操作復雜,在緊急情況下會耽誤搶救時間。近年來開展的髂內動脈或子宮動脈栓塞術,雖然是一種成功率高、不良反應小的止血方法,但其操作復雜,需要較高的技術性和設備條件,多數醫院因條件及技術所限無法進行,推廣受到限制。當上述方法無效時,切除子宮是挽救產婦生命的唯一措施。切除子宮不僅破壞盆腔解剖結構,使育齡婦女永久喪失生育功能,而且切除子宮還影響卵巢的血液供應和內分泌功能,繼而出現卵巢早衰,導致冠心病的發生率增高及圍絕經期綜合征,骨質疏松癥的提早出現。嚴重影響了婦女的身心健康。因此,對于生育年齡的婦女設法保留子宮尤為重要。宮腔水囊壓迫止血法是通過導管注水使水囊逐漸增大,對宮腔產生一定的壓力和機械性刺激,壓迫宮腔創面,促使子宮收縮而止血。基于傳統處理方法對宮縮乏力性出血止血效果的不足,我科應用宮腔填塞水囊壓迫技術治療宮縮乏力性出血取得了滿意效果。5例應用宮腔水囊壓迫止血,陰道流血量明顯減少,均無再次大出血發生,止血有效率100%,無一例子宮切除及產婦死亡。宮腔放置水囊取材方便,操作簡便,技術要求低,注水速度快,手術時間短。有效減少出血量,而且水的流動性可使宮腔各點壓力均勻,從而迅速有效止血,同時通過宮腔水囊壓迫,迫使接近水囊的宮壁血管閉鎖,使宮體部達到物理止血的目的,填塞后可觀察出血量,無內出血隱患,水囊隨宮腔變形,適應宮腔大小變化,對宮縮的恢復影響小。
產后出血嚴重威脅孕產婦的生命,產后出血最常見的原因是產后子宮收縮乏力,因此,及時、恰當處理宮縮乏力產后出血是降低孕產婦死亡的重要環節,利用水囊使原本開放的血竇壓迫關閉,達到快速止血的目的。且水囊有很強的可塑性,壓迫面積廣泛,不會殘留死腔,且改良式水囊放置了宮腔引流管,不會造成隱匿性出血,也不影響子宮自身節律性收縮,此方法簡單,取材容易,安全性強,起效快,療效確切,無創傷,無不良反應,也不增加患者的經濟負擔,值得各級醫院推廣使用,在操作過程中必須嚴格遵守無菌原則,水囊填塞后應密切觀察產婦的面色及血壓等情況。及早發現異常情況,以便及時處理,合理使用抗生素,預防感染,取出前常規使用縮宮劑。
綜上所述,宮腔水囊壓迫止血與其他止血方法比較,能有效及時控制宮縮乏力性出血。操作簡便,技術要求低,注水速度快,省時,加快止血速度,有效減少出血量,且張力均勻,無內出血隱患,取出時如出血可再次注水加壓止血,過程可逆,縮短留置時間,能有效地減少宮腔感染的發生。產后出血時早發現、早治療是減少出血量的關鍵。
參考文獻
[1]黃超玲.冷凍水囊填塞宮腔配合冷敷子宮用于產后出血臨產觀察[J].中國民康醫學,2009(16)
[2]馬慶寧,周國萍,程海東.應用宮腔水囊壓迫治療宮縮乏力性產后出血56例療[J].吉林醫學,2011(28)
[3]吳買華,劉禪,周順福.宮腔水囊壓迫用于難治性產后出血的臨產分析[J].中國醫藥指南,20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