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惡性腫瘤是威脅人類健康的重要疾病。在國內傳染病得到控制后,惡性腫瘤和心血管疾病成為人類死亡的主要疾病,而病因預防是降低發病率的最重要方法之一。腫瘤發病率主要4受營養,環境,生活方式,遺傳等多方面因素影響。
關鍵詞:病因合理膳食加強預防
【中圖分類號】R-1【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8-1879(2012)11-0425-01
1惡性腫瘤病人的膳食營養現狀
惡性腫瘤是危害人類生命和健康的一種嚴重疾病。不少國家因惡性腫瘤死亡占三大死因(癌癥、心血管病、腦血管病)之首位。因此,惡性腫瘤的防治已是世界性的保健問題,是世界衛生組織疾病防治目標中重點防治的疾病。
2腫瘤病人的營養狀況分析
腫瘤病人的營養素需求包括兩部分,即日常基本營養需要和因腫瘤生長、感染、貧血以及治療所需要增加的營養需要,所以各種營養素的供給量要高于推薦量。
2.1熱能。熱能是反映三大生熱營養素的間接指標。通過動物實驗資料表明限制進食的動物比自由進食的動物自發性腫瘤的發病率彽,且腫瘤發生的潛伏期延長;不限制攝入熱能但強迫動物運動以促進總熱能的消耗,也可以抑制化學致癌物對實驗動物的致癌作用。因此腫瘤病人的熱能需要量以滿足機體需要量為宜。
2.2蛋白質。蛋白質的攝入過高或過低均會促進腫瘤的生長。流行病學的調查資料表明經常服用大豆或豆制品者胃癌的相對危險度要彽。同樣,蛋白質的攝入過低也會引起腫瘤發病,因此,蛋白質的攝入應當適宜。
2.3脂肪。流行病學的調查資料表明脂肪的攝入量與結腸癌、乳腺癌的發病率成正相關,而與胃癌呈負相關。膳食脂肪中的多不飽和脂肪酸高與乳腺癌的發生有密切關系。近年來研究表明多不飽和脂肪酸二十碳五烯酸(EPA)和二十二碳六烯酸(DHA),對腫瘤有抑制作用。不飽和脂肪酸對人體健康雖然有很多益處,但它們易產生脂質過氧化反應,產生自由基和活性氧等物質,對細胞和組織可造成一定的損傷。
3腫瘤病人的合理膳食
飲食與健康密切相關。有些食物可以防癌、抗癌;而有些食物又能促癌、誘癌。臨床研究顯示:腫瘤患者的營養狀況直接影響手術治療、放療和化療的效果,而嚴重營養不良和晚期惡性腫瘤患者是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3.1盡量減少糖類食品的攝入。研究表明,癌細胞的能量主要來源于糖,癌細胞對糖的攝取能力是正常細胞的10-20倍。大量食用糖類食品,無疑會加速癌細胞的生長和病情的發展。所以應減少糖類攝入,但不是禁用,因為糖也是人體必需的營養物質。
3.2多食蔬菜和水果。新鮮水果和蔬菜含有豐富的維生素、纖維素、微量元素,這些都是身體不可或缺的。有些水果和蔬菜還具有一定抗癌作用,多吃綠色蔬菜:包括菠菜、韭菜、甘藍和深綠色的萵筍等。顏色越深的蔬菜,含氧化劑越多,抗癌力量越強;蔥屬類蔬菜:包括大蔥、大蒜、洋蔥,含有辣素、微量元素的硒等,能殺滅病菌,更能殺滅細胞,對肝癌,胰腺癌、胃癌、結腸癌都有預防治療的作用;十字花科蔬菜:包括卷心菜、菜花、甘藍、蘿卜等,這類蔬菜中含有胡蘿卜素多,有預防食道癌、胃癌、鼻咽癌和子宮癌的作用。柑桔類水果:包括桔子、葡萄、柚子、橙子、檸檬等,這類水果包括了所有的天然抗癌物質,對預防癌癥尤為有效。而水果中的梨、獼猴桃、杏、山楂、橘子、大紅棗、香蕉、蘋果、草莓等等,都含有豐富的維生素B、C、P及胡蘿卜素和微量元素等,蘋果中含有大量的纖維素和果膠,它能破壞治癌污染物—放射性氣體,從而減少癌癥的形成。
3.3增加微量元素的攝入。微量元素在人體中有著重要的生理功能,對防癌、抗癌有益。膳食中含鋅豐富的食物主要有動物心、肝、腎、雞蛋、豆奶、牡蠣、花生、核桃等;硒:硒是人體內一種難得的營養素和抗癌元素,硒的增加可以提高機體的免疫作用,從而起到預防腫瘤的作用。全粒谷物(全麥面包、燕麥粥、大麥)、白米和豆類中含硒量特別多;食物中含硒的動物性食物中,魚類大于肉類及制品,肉類及制品大于禽蛋,金槍魚及牡蠣等含硒都很豐富;乳和乳制品含量較低,含硒蔬菜有大蔥、蘑菇、大蒜、大豆及其制品、洋蔥、蘆筍等制品。
碘:由于碘的缺乏,引起甲狀腺機能減退,從而伴隨甲狀腺激素、催乳激素,性激素等不平衡和紊亂而使癌癥發病率增加。含碘豐富的食物是:海帶、海蝦、海蜇、紫菜、發菜、菠菜、大白菜、玉米等。
3.4避免進食含有致癌物質的食物。一般說來,油炸類食物,發霉食物,煙薰食物,腌制食物等含有致癌物質的可能性較大。此外,某些食物中的化學添加劑、防腐劑等,對健康也是不利的,應盡量避免食用。
油炸食品煎炸過焦后,產生致癌物質多環芳烴。咖啡燒焦后,苯并芘會增加20倍。因多數是使用重復多次的油,高溫下會產生致癌物。
發霉食物常見的有霉變的大米、霉變的玉米、霉變的花生等。霉變食物在適宜條件下可產生致癌毒素,同時還可促進致癌物亞硝胺類的合成,具有雙重致癌作用。
4合理的營養膳食預防腫瘤
4.1遠離香煙、避免過度飲酒。香煙點燃時產生的煙霧中,有40余種物質致癌。所有癌癥中三分之一與吸煙有關。癌癥發生率與吸煙的量和時間成正比,因此我們應提倡禁煙運動。
經常飲酒會增加肝癌、口腔癌、腸癌、喉癌、食道癌的發生率,因為酒精能夠抑制免疫系統、降低肝臟的解毒功能,使胃中的致癌物吸收增加。如煙、酒同時使用,則危害更大。因此我們提倡飲酒要限量,特別是不飲烈酒。
4.2吃清潔衛生、不變質的食物。飲食不潔,長期食用動物內臟和病死的家畜,易誘發腫瘤。花生、大豆、米、面粉、植物油等發霉后,可產生黃曲霉菌,是一種強烈的致癌物質。因此提倡吃清潔、衛生不變質的食物。
4.3合理搭配飲食。肉類不宜與咸菜同食:肉富含蛋白質,而咸菜含亞硝酸鹽,二者一起燒煮或食用,會化合生成亞硝胺致癌物,易引起消化道癌瘤;吃肉后不宜馬上飲茶:不少人吃過肉后大量飲茶,以為這樣有助于消化。其實不然,肉內含有大量蛋白質,而茶富含鞣酸,吃肉后立即飲茶,會使鞣酸與蛋白質結合生成具有收斂性的鞣酸蛋白質,會減慢腸蠕動,易形成便秘,增加有毒物質和致癌物質被人體吸收的機會,所以吃肉后應間隔一兩個小時再飲茶。
參考文獻
[1]蔡東聯.營養師必讀[M].北京:人民軍醫出版社,2011:625-632
[2]吳國豪.實用臨床營養學[M].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6:5,9-10,22,395-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