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研究健康教育對高血壓患者的降壓效果影響。
方法:隨機選取100例血壓相似的高血壓患者平均分為兩組進行研究,分別是實驗組和對照組,實驗組采取健康教育和藥物治療結合治療,對照組是單純的藥物治療,在四個月后,對兩組患者觀察并作出結論。
結果:采用藥物治療和健康講座結合治療的實驗組的血壓下降的幅度比單純采用藥物治療的對照組的血壓下降幅度大,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結論:在藥物治療的基礎上實行健康教育有利于提高高血壓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
關鍵詞:健康教育高血壓降壓
【中圖分類號】R-1【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8-1879(2012)11-0426-02
高血壓是指在靜息狀態下動脈收縮壓和/或舒張壓增高。高血壓是一種以動脈壓升高為特征,可伴有心臟、血管、腦和腎臟等器官功能性或器質性改變的全身性疾病,它有原發性高血壓和繼發性高血壓之分。近年來,我國的高血壓患者越來越多,2004年的中國居民營養與健康現狀調查結果顯示,估計全國患病人數超過1.6億,2012年全國高血壓患者已經增長到兩億,而且高血壓患者越來越年輕化,這是一個很嚴重的問題,所以現在已經提高警惕,預防為主,防治結合,通過電視、廣播、報紙、講座等宣傳預防高血壓的方法以及高血壓患者的注意事項,從而達到降低我國高血壓患者的數量。
1一般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在近兩年來的高血壓患者中隨機選取年齡在45—60歲之間的2級高血壓患者(收縮壓160~179mmHg;舒張壓100~109mmHg)一百名,平均分為兩組,一組為實驗組,一組為對照組。
1.2方法。在進行治療前先分別記錄好兩個組患者的血壓情況,記錄好后給予治療。實驗組是健康教育輔助藥物治療,對照組是單一的藥物治療。健康講座的方法包括三個方面,第一,專題講座:向患者介紹高血壓的發病原因以及容易產生的并發癥,科學的醫療方法和生活習慣。第二,跟蹤咨詢:根據高血壓患者本身的情況,為他制定適宜的飲食,運動的方案,并隨時打電話或者上門服務,講明吸煙喝酒的壞處并嚴格控制。第三,心理培訓:生病的人的健康恢復情況和心理因素是密不可分的,高血壓作為一種不好完全治愈的病且還有死亡的威脅,導致很多病人心理產生陰影,不能很好的配合醫生的治療,這樣是不利于高血壓病的控制和治療的,所以要專門為高血壓病人做心理輔導,讓他們能以平靜的心態來來配合醫生的治療方案。對兩個組的藥物治療選用的長效藥是血管緊張素轉化酶抑制劑的福辛普利每天服藥3次,最后每個月都對兩個組的患者進行指標觀察(收縮壓和舒張壓)并記錄下來。
2結果
下表為兩組患者在接受不同的治療方法后,每個月的血壓指標記錄(收縮壓和舒張壓),總共記錄四個月,把每個月實驗組和對照組的患者的血壓得以平均數并采用SPSS17.0軟件進行統計學處理。
3結論
高血壓是一種以動脈血壓持續升高為主要表現的慢性疾病,患高血壓病的病因主要是兩種,遺傳原因和環境因素,其中環境因素主要包括肥胖,服用避孕藥過多、睡眠呼吸暫停低通氣綜合癥,年齡段的增長以及攝入食鹽過多,據調查,我國患高血壓病的患者已經超過了兩億,18歲之前患高血壓的人數占總高血壓人數的20%,表面我國的高血壓患者越來越年輕化。在我國高血壓治愈率很低,長期的患病過程中會造成很多并發癥的發生,如冠心病、腦血管病、高血壓心臟病,慢性腎衰竭等,這些病的致死致殘率很高,并給病人家庭和社會都造成嚴重的損失和負擔。健康教育具有提高血壓臨床療效的作用。高血壓健康教育并不只可以在醫院內部開展,也可以發展到院外、社會,在健康教育開展的過程中教會人群對發病原因得掌握,如何防止高血壓,合理的搭配膳食,科學運動鍛煉,戒酒戒煙等,同時調整患者的心理狀態,讓他們能夠以最好的最平靜的心態去配合醫生的治療診斷,所以這樣的健康教育不僅僅能提高患者的臨床醫療效果,還可以幫助沒有患病的人群預防高血壓。
在實驗調查研究中我們發現:健康教育配合藥物用于治療高血壓患者比單一的藥物治療的醫療效果要好,很多患者雖然能配合醫生的治療,但是不注意生活習慣,不鍛煉,抽煙喝酒等,這都會影響著高血壓的治療效果的,在實驗中,治療前的患者,實驗組的平均收縮壓比對照組的平均收縮壓高1.6mmHg,實驗組的平均舒張壓比對照組的高0.5mmHg,但是隨著健康教育輔助藥物治療四個月后,實驗組的平均收縮壓比對照組的低2.1mmHg,實驗組的平均舒張壓比對照組低0.8mmHg,由此可見,在長期的治療過程中健康教育輔助藥物治療可以為患者減輕家庭和社會的負擔,最后達到提高社會心理,經濟等的綜合效益。
參考文獻
[1]周沛.葛忠明.馬良.社會工作概論[M].天津:天津大學出版社,2009:143-144
[2]沈啟琳.高血壓的治療現狀[J].中國現代醫生,2010,48(20):21-22,38
[3]林朝勝.朱躍進.健康教育對高血壓患者降壓綜合療效的影響.中國療養醫學2011年第20卷第10期
[4]王微,趙冬.高血壓病治療率及控制率影響因素的研究.中華心血管病雜志,1999,27(3):206-208
[5]葉曉青,劉雅玲,陳維青.高血壓患者有關該病知識、信念極其對治療依從性的影響.中華護理雜志,1998,33(11):624-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