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分析加強健康教育對腸道寄生蟲疾病的具體作用。
方法:把某社區醫院所在的城鎮常住居民作為預防腸道寄生蟲的教育對象,利用調查問卷和當地的方言對該城鎮常住居民開展定期的健康教育,持續時間為1年。1年之后再利用調查問卷等方式去測試該城鎮居民對如何預防腸道寄生蟲疾病知識的掌握情況。
結果:2010年居民感染腸道寄生蟲類疾病的患病率比較高,其中因蛔蟲而感染患病的患者人數最多,3682人當中有512人感染此類疾病,約占總體的13.91%;其次便是因鉤蟲、鞭蟲、蟯蟲等而感染的患者,分別占總體的2.94%,0.92%,1.03%;因其他類型的寄生蟲而被感染的患者占少數。經過1年的宣傳,該城鎮常住居民在2011年因腸道寄生蟲而感染的概率有所下降,總體感染的人數只有91人,只占總體的2.47%,比2009年降低了11.44%。
結論:健康教育的不斷加強對于預防腸道寄生蟲疾病具有積極的作用。
關鍵詞:健康教育腸道寄生蟲疾病預防感染
【中圖分類號】R-1【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8-1879(2012)11-0433-02
腸道寄生蟲疾病是當前比較常見的一種對人類健康具有很大危害的疾病。該類疾病主要是由蛔蟲、蟯蟲、鉤蟲和鞭蟲等寄生蟲所引發的。感染之后,會在不同程度上對人體造成損害。而且此類疾病當中有的還具有極強的傳染性,一旦有人感染很可能會造成流行[1]。某城鎮醫院在2010年的時候,對該城鎮常住居民感染寄生蟲類疾病的情況進行了調查。結果顯示,該城鎮的蛔蟲、蟯蟲和鉤蟲的感染率要比全國水平高很多,已經成為該城鎮常住居民健康危害的一大因素。相關部門對此表示十分重視,所以,某城鎮醫院對此開展了一項長期的關于預防腸道寄生蟲疾病的宣傳教育工作,經過持續1年的時間,對預防長達類的寄生蟲疾病起到了良好的效果,現針對本次活動的具體情況做出總結報告: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本次調查主要是在該城鎮腸道寄生蟲疾病發病率比較高的幾個區作為調查的對象的,一共覆蓋的居民有3682人次,其中幼兒和兒童有891人次,成年人有2791人次,其年齡的分布范圍大約在7到58歲。患者都有認知能力與自主行為,可以比較清晰地表述自身的一些癥狀。首先,要對接受調查的人進行全面的腸道檢查,確定調查人群的感染率,在此過程中可以采用改良的加藤氏法,檢查患者糞便當中的蟲卵數量,也可以用透明膠帶肛周試法對患者體內的蟯蟲情況進行檢查確診。
1.2方法。
1.2.1健康教育的主要宣傳途徑與宣傳內容。在對該城鎮居民進行宣傳如何預防腸道類的寄生蟲疾病的時候主要采取以下幾種途徑:在街道兩旁的宣傳欄上張貼一些簡單易懂的海報,便于所有人了解;在廣場LED大屏幕上播放先前制作好的宣傳畫,使人們生動形象的理解接受;醫院要成立一個專門的宣傳組,對腸道類的寄生蟲疾病控制與預防進行針對性的宣傳,主要針對該城鎮當中腸道寄生蟲疾病發病率比較高的地方進行,引導居民適當地改善其家庭居住環境的衛生情況。
宣傳的主要內容包括以下幾個方面:如何養成健康、衛生的生活習慣,腸道類的寄生蟲疾病是如何傳播的,以及其傳播的具體途徑,對人們的日常飲食做出具體的分析與指導,怎樣滅蟑螂、滅鼠等內容。
1.2.2調查問卷的方法與內容。采用調查問卷的方法,對感染腸道類寄生蟲疾病的途徑、預防措施和對人體的相關危害等內容進行調查。此外,還要包括居民生活當中的一些衛生習慣,如是否經常飲用生水、有沒有飯前便后洗手的好習慣、是否喜歡生吃瓜果蔬菜等生活習慣。滿分共計100分。
2結果及分析
2010年,該城鎮居民調查問卷的主要得分情況如下:90分以上的只有276人,占總體的7.50%;60分到90分的有1031人,占總體的28.00%;30分到60分的有1921人,約占總體的52.17%;而30分以下的有454人,占總體的12.33%。由此可見,該城鎮常住居民關于預防腸道寄生蟲疾病的知識十分匱乏,十分有必要開展與之相關的健康教育宣傳工作。
2010年的時候,整個城鎮常住居民感染腸道寄生蟲類疾病的患病率比較高,其中因蛔蟲而感染患病的患者人數最多,3682人當中有512人感染此類疾病,約占總體的13.91%;其次便是因鉤蟲、鞭蟲、蟯蟲等而感染的患者,分別占總體的2.94%,0.92%,1.03%;因其他類型的寄生蟲而被感染的患者占少數。經過1年的宣傳,該城鎮常住居民在2011年因腸道寄生蟲而感染的概率有所下降,總體感染的人數只有91人,只占總體的2.47%,比2009年降低了11.44%。所以,加強教育宣傳工作對于預防腸道類的寄生蟲疾病的作用明顯,所以該項工作不容忽視。
3小結
近年來,隨著腸道類寄生蟲疾病的不斷增多,人們的生活受到了嚴重的危害。但是,由于寄生蟲疾病的種類各異,所以其臨床的表現也是不盡相同[3]。所以,要想控制腸道類寄生蟲疾病的蔓延,必須從寄生蟲疾病的傳播途徑,以及感染之后的臨床表現等各方面進行觀察,并根據觀察制定切實的預防措施[4]。該醫院經過為期1年的教育宣傳發現,只有不斷地加強人們關于腸道寄生蟲疾病的預防與控制宣傳,才能調動最廣大人民的積極性,充分認識到該問題的嚴重性,進而從源頭上實現對于腸道類寄生蟲疾病的預防。此外,在宣傳的過程中一定要根據當地的具體情況進行,例如根據當地的經濟情況來決定宣傳的途徑,根據當地居民的文化程度來決定宣傳內容的表述等。
參考文獻
[1]馬杏寶,蔡黎,張小萍等.2002-2009年上海市人群腸道寄生蟲病監測點監測結果分析[J].熱帶醫學雜志,2011.11.(06):693—697
[2]何小峰.加強健康教育對腸道寄生蟲疾病的預防的作用[J].醫學信息(中旬刊),2011.(07):3472
[3]劉雪瑩,付彥芬.腸道寄生蟲感染影響因素的研究進展[J].環境與健康雜志,2010.27.(01):87—89
[4]張中權,楊云亮,楊佳奇等.遵義市匯川區小學生蛔蟲感染調查分析[J].醫學動物防制,2011.27.(11):1066—10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