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圖分類號】R-1【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8-1879(2012)11-0443-01
在我們日常的護理技術操作過程中,導尿術是我們經常操作的,尤其在我們普外科是一項常見的無菌技術操作。但如果由于導尿管的材質不過硬,操作人員的無菌觀念不強及操作不當,都將可能給病員造成不良后果,如尿管破損,尿管氣囊破裂,尿路感染,插管誤入陰道致未成年女病人處女膜破損等。所以正確安全的操作導尿術,顯得尤為重要。針對我科一位患者出現置尿管后氣囊破裂不良事件,進行原因分析及如何防范。
科室收治一位尿潴留男患者,因排尿困難6小時,急診入院。遵醫囑行保留導尿,護士先選擇了16號雙腔尿管,導尿失敗,再次選擇了12號尿管,術中操作順利,見尿后再插7-10cm,并注入20ml無菌水固定,病員訴自覺癥狀明顯緩解。過了約10分鐘,病員自訴聽到“砰”的聲響,護士檢查尿管,發現尿管脫落,氣囊破裂,立即通知醫生,行了膀胱B超檢查,提示膀胱內有異物。同時上報護士長、護理部。病員尿管氣囊破裂后未訴不適,后經一周的保守治療效果不佳,行前列腺摘除術時將膀胱內的碎片取出。未給病員造成不良后果。通過尿管氣囊破裂不良事件的發生,組織科室護理人員積極討論,分析原因,提出整改措施。
1原因分析
1.1護理人員。在操作時對12號雙腔氣囊尿管內注入無菌水5-10ml和其它型號尿管氣囊注水20-30ml相混淆,致注水過多使氣囊破裂。
1.2操作前沒有向其病員解釋導尿后可能出現的并發癥,如氣囊破裂,使病員對出現的并發癥不理解。
1.3在行導尿前未認真檢查導尿管的質量及先注入無菌水檢查氣囊是否完好。
2整改措施
2.1針對這起尿管氣囊破裂事件,在全科護理會上通報,使大家高度重視,引以為戒,舉一反三。
2.2護理人員要掌握尿管的型號及不同型號尿管氣囊注入無菌水的劑量,12號尿管是5-10ml,16、18、20號尿管注水是20-30ml。
2.3操作前要嚴格檢查導尿管外包裝是否符合要求,并耐心解釋導尿的目的及有可能出現的并發癥,使其理解、配合。
2.4用沒有帶針頭的注射器向氣囊內注入無菌水。
2.5導尿完畢,密切觀察尿管是否通暢,尿管固定是否在位,認真傾聽病人的主訴。
2.6記錄留置導尿的時間、病人的反應。
2.7發生護理不良事件要積極主動上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