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通過分析兒童的一些不合理用藥現狀,提出整改方案,準確地指導兒童及其家屬安全、合理用藥,避免不良反應的發生。
關鍵詞:兒童用藥現狀應對方法
【中圖分類號】R-1【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8-1879(2012)11-0445-02
在工作實踐中,深刻的體會到兒童作為一個極其特殊的群體,正處于生長發育時期,其身體的組織結構和器官的生理功能還不成熟,用藥隱患和風險比成人大得多,兒童比成人更易發生藥物不良反應(ADR),因此合理用藥一直是兒科治療工作中既重要又復雜的問題,本文著重針對兒科藥物治療中常見的影響因素進行分析與探討。
1當前小兒用藥存在以下問題
1.1兒童用藥成人化,規格不全,劑型少。兒科用藥主要根據兒童的體重、年齡或體表面積與成人的比例折合后進行計算,大多數用藥以成年人藥品替代,即以成年人臨床試驗得出的數據推導出兒童的用藥劑量,屬于“憑經驗用藥”。這遠遠不能滿足臨床兒童用藥特殊性的需要。由于缺乏適合兒童的劑型,在給兒童用藥時,往往會出現“半粒、半片”的現象,這樣會破壞藥物的劑型,在不同程度上影響藥物的生物利用度和藥物效應,也會導致用量不足或過大的情況發生。
1.2濫用解熱鎮痛藥。解熱鎮痛藥濫用表現在兒科患者只要體溫超過38.5℃,不論患者精神狀態等個體差異,一律使用解熱鎮痛藥,甚至是聯合使用多種解熱鎮痛藥,掩蓋病情癥狀,而且會因過度發汗而造成虛脫,電解質紊亂。阿司匹林是解熱鎮痛藥中應用最早、最廣的典型藥物。隨著臨床廣泛的使用,其毒副作用也日顯廣泛,近年來最引人注意的是它可誘發瑞氏綜合征。
1.3濫用抗生素。兒童免疫系統處在建立中,免疫防御功能差,是病毒、細菌、真菌等致病微生物的易感者,因而兒童是抗生素使用的主要人群。眾所周知,氨基糖苷類抗生素會對幼兒聽神經造成影響,引起眩暈耳鳴,甚至耳聾;氯霉素可能引起再生障礙性貧血及新生兒灰嬰綜合征,長期使用慶大霉素可致失語、癱瘓,喹諾酮類對幼小動物的軟骨發育有影響,長期服用可致肌健病損甚至斷裂。連一向認為比較安全的B-內酰胺類抗生素,近期也有報道頭孢克洛致驚厥,頭孢唑啉致乳齒變黑,頭孢哌酮致過敏性休克。
1.4濫用中草藥。一般而言,中草藥的安全性比西藥大一些,但只是相對而言,如果隨便服用同樣可導致嬰幼兒健康的損害。目前關于中成藥的不良反應日趨增多,小兒應用時尤應引起重視。板藍根沖劑預防感冒已成為不少醫生家長一種行之有效的方法,但應注意過量使用會造成過敏反應、消化系統和造血系統的不良反應,嚴重時可引起過敏性休克甚至危及生命。夏枯草、菊花、魚腥草等中藥中含有鞣質、生物堿、苷類以及無機鹽成分可能加重嬰幼兒的肝臟負擔,損害肝功能。
1.5濫用維生素及營養品。隨著生活水平的改善,兒童的各種營養保健藥品相繼問世,不可避免地出現了濫用維生素,不合理補鈣、補鋅,注射丙種球蛋白增強免疫力等。Vit A、Vit D服用過多,易產生厭食、發熱、煩燥,偶有肝脾腫大及腎臟損害。因此,不可把魚肝油當作補品亂用。食物中的鈣比補充鈣劑更易為人體所吸收,而且不產生副作用,發生腎結石的可能性也小。補鋅也應慎重選擇劑量,過量時易引起缺鐵性貧血,只有那些營養不良的兒童,體弱多病,厭食消瘦,鋅含量測定減低時才能適量補鋅。而丙種球蛋白主要是用于預防麻疹、甲肝、脊髓灰質炎,對其它傳染病的防治效果不可靠,而且又是人血或胎盤血制成,可能出現蕁麻疹甚至過敏性休克及經血液傳染的疾病。
2應對方法
2.1用藥品種要少,盡量簡單,避免不必要的聯合用藥,需要聯合用藥時,應注意藥物藥理性與理化性配伍禁忌,用法也應當簡單明了。
2.2從患兒的年齡、體重、生理特點,病情狀況,既往用藥史,嚴格掌握用藥適應癥,禁忌癥,準確給藥,杜絕濫用現象,以免產生不良反應及藥源性疾病。
2.3根據不同年齡段的患兒,合理選擇藥物劑型和給藥途徑,選藥后,重視給藥的劑量,注意間隔時間,并盡可能做到個體化給藥,確保用藥安全。
2.4忌濫用新藥,因新藥毒副作用尚不清,有時可造成不良后果。
2.5合理使用抗菌藥,一般感染以選用一種抗生素為宜,嚴重感染可考慮聯合用藥。
2.6正確使用解熱鎮痛藥,選擇副作用小,退熱效果好的退熱藥。劑量不宜過大,急需降溫可選擇靜脈降溫藥物。布洛芬,對乙酰氨基芬是目前較安全有效的解熱鎮痛藥品,但3歲以下兒童慎用對乙酰氨基酚。
2.7微量元素及維生素是小兒生長發育階段不可缺少的。如若缺乏,要根據身體需要,適當服用。
3討論
兒童是處于生長發育過程中的重要階段,其生理特點不同于成人,在臨床上兒童能否安全用藥,與診斷是否正確、藥物選擇配伍是否合理、劑量是否準確、給藥途徑是否合理均相關。現代藥師要本著對公眾健康極度負責的精神,努力鉆研業務,熟悉臨床診斷及有關藥學專業知識,全面掌握藥品的性能和藥品相互作用規律,準確地指導兒童及其家屬安全、合理用藥,避免不良反應的發生。確保兒童的臨床安全用藥。
參考文獻
[1]唐慧艷.兒童合理使用抗生素須知[J].中華實用醫藥雜志,2006,6(3):51
[2]衛生部推薦的傳染性非典型肺炎治療方案[J].中國職業醫學,2003,30(3):3
[3]藥品包裝、標簽和說明書管理規定(暫行)[S].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2000
[4]胡亞美等主編.兒科藥物治療學[M].北京: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20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