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通過護理分層管理提高護理質量。本人于2011年1月至2011年6月在三甲醫院學習半年,就護士分層管理有了比較全面的了解,深切體會到護士分層管理在促進護理事業發展的巨大作用。我們從中吸取適合我院的先進護理管理理念,提高全院護士積極性。
方法:我院自2011年7月至2012年7月,根據優質護理服務示范工程的相關要求,對普外科20名工作人員實行護理組長-高級責任護士-初級責任護士-規范化培訓護士管理框架。
結果:通過對科室護理人員的分層級管理,明確了各層級護士資質要求和崗位職責,增強了護理人員參與工作的積極性和責任感,病區護理質量較以前有所改善,同時也提高了患者住院的滿意率。
關鍵詞:關鍵詞:護士分層管理
【中圖分類號】R-1【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8-1879(2012)11-0451-02
隨著經濟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患者及家屬對醫療護理的質量提出了越來越高的要求。分層管理是近年發展起來的新興護理管理模式。[1]為使護理人員的專業價值得到最大效發揮,我院實行護理組長-高級責任護士-初級責任護士-規范化培訓護士管理框架,現就我院在臨床護理中試行層級管理的應用體會匯報如下。
1方法
1.1根據護士的職稱,學歷,年資,工作能力和各層次崗位工作內容要求,設置護理組長,高級責任護士,初級責任護士和規范化培訓護士。
1.2各層級護士資質要求。
1.2.1護理組長。主管護師,大專,具備本專科5年以上工作經驗,具有較強的責任心和同情心,對本專科的常見病及多發病的護理有豐富的臨床經驗,護理技術操作成績優秀(95分以上),有一定的溝通能力,能夠獨立組織科室臨床護理查房,具有一定的管理能力,能夠擔任臨床帶教工作,護理組長競聘上崗,每季度考評一次
1.2.2高級責任護士持有護師資格證,大專以上學歷,具備本專科3年以上工作經驗的、勤、績、能兼備,能夠獨立完成班內工作,熟練掌握本本專科護理技術操作。
1.2.3初級責任護士持有護士資格證,大專以上學歷,本專科工作1年以上,能夠獨立完成班內工作,對本專科常見病護理措施掌握較好,護理技術操作熟練。
1.2.4規范化培訓護士。中專學歷,未取得護士資格證或有證但到科時間不滿一年的護士、能夠獨立完成對患者的基礎護理,尤其是生活上的照顧,對本專科常見及多發疾病的護理有一定的了解。
1.3各層級護士的工作制度及崗位職責。
1.3.1護理組長崗位職責。責任組必須嚴格執行各項護理規章制度,儀容儀表符合要求,參與所分管患者的安全管理,嚴格執行查對制度,杜絕護理差錯及護理事故的發生,參加晨會,床旁交接班了解所分管患者夜間情況,檢查受壓處皮膚有無異常,帶領責任護士為人實施全面護理,整理床單元,督促低年資護士的護理工作,如基礎護理落實情況,按時巡視病房,翻身叩背,檢查臥床患者臥位是否正確,肢體是否擺放在功能位置等。為手術患者做好術前指導,了解術前心理變化,做好心理護理,了解患者術中基本情況,根據手術的大小準備相應的物品,根據患者術后疾病的恢復情況制定相應的康復鍛煉計劃,并嚴格按計劃組織實施,床旁指導患者進行康復鍛煉,熟練掌握危重一級護理患者的十知道,分管本組危重及一部分一級護理患者的護理工作,包括基礎護理,治療,健康教育,康復鍛煉等,對本專科常見疾病及多發病的理論知識有一定的掌握,并能根據危重患者目前的情況制定護理計劃單和護理措施,采取有效的護理措施預防護理并發癥的發生。護理組長定期組織病區住院患者上大課,講解本科近期常見疾病的基本知識,接受急診患者,協助醫生處理急診患者,指導責任護士及時為患者做好入院宣教及24h衛生整頓,承擔臨床實習及進修的帶教工作,并組織實習同學上課,每月一次,檢查責任護士護理文書的書寫情況,發現問題及時指出并督促其改正,為當日出院患者做好出院指導,下午5點檢查班內責任護士工作落實情況,并作出講評。
1.3.2高級責任護士崗位職責。責任護士必須嚴格執行各項規章制度,儀容儀表符合要求,服從護理組長的工作安排,分管一部分一級護理患者的護理工作,負責臨床各項有創治療,處置等,與護理組長一起討論并制定危重患者護理計劃單及護理措施,認真為手術患者做好術前準備工作,尤其是能快速準確的為急診手術患者做好術前準備,爭取手術的最佳時間,按時巡視病房,能夠及時發現患者的病情變化并及時報告值班醫生,協助醫生采取相應的措施,有一定的臨床工作經驗,在初級責任護士的幫助下能夠處理突發事件,帶初級責任護士完成二三級患者的所有護理項目,積極參加基礎護理,及時為患者做好健康宣教工作,負責分管患者的所有護理工作,參加夜班的倒班工作,夜班當班期間負責病區所有治療護理及患者的安全工作,承擔科室新聘人員的夜間帶教。
1.3.3初級責任護士。服從護理組長的工作安排,工作當中嚴格執行查對制度,防止護理差錯的發生,在護理組長及高級責任護士的指導下工作,分管二三級護理患者的基礎護理工作,及時為患者落實基礎護理,參加夜班的副班工作。
1.3.4規范化培訓護士。嚴格執行各項規章制度,儀容儀表符合要求,工作作風嚴謹,在護理組長及高級責任護士的指導下工作,不能執行對患者的有創操作,負責完成患者的基礎護理工作,包括為臥床患者洗臉,洗頭,擦澡,口腔護理,會陰沖洗,翻身,更衣,更換床單,處理排泄物,協助患者進食,床上大小便等。
2結果
經過一年多的實踐,護士分層管理取得了明顯的效果。患者護理滿意度調查有所提高,見表1。其主要原因有以下幾點:①實施分層護理調動了護理人員的工作積極性;②實現了護理人員管理工作的連貫性;③激發了各層護士的創造性,并提高了護理人員的綜合素質和專業技術水平。[2]護士分層使用后,形成了四級業務管理系統,加大了護士分層培訓力度,護理管理更系統化,提高了護理質量。通過對科室護理人員的分層級管理,明確了各層級護士資質要求和崗位職責,增強了護理人員參與工作的積極性和責任感,病區護理質量較以前有所改善,同時也提高了患者住院的滿意率。
3討論
3.1體現了以人為本的管理理念,實現人力資源的充分利用,有利于激發護士的工作熱情。以往護理工作沒有按護士職稱、資歷的不同進行嚴格分工,區別不明顯,所有護士都做同樣的護理工作,工作中易出現推諉、拈輕怕重、“等靠望”的現象,護士的工作責任感、成就感和創新意識不能得到有效的發揮,從而造成了人力資源的浪費,而層級護理按護理人員的能級設置的崗位,給了護士一個主動工作的空間,使護士看到未來的努力和發展方向。
3.2提高護理質量,密切了護患關系。以往護士忙于日常醫囑性的治療、護理、記錄,巡視病房的時間、護患交流及關心患者生活護理需要較少,通過分級別使用護理人員,各級人員責任明確、各司其職,護士有時間和精力觀察病情、落實基礎護理服務措施、實施健康教育、與患者進行有效地溝通和交流,從而改進了護理服務,夯實了專業基礎,提高了患者的滿意程度。
3.3增強了護理隊伍的凝聚力。分層管理方法體現了充分授權,護士長授權護理組長,護理組長對護士長負責,履行對下級護士工作質量監督和指導的責任,共同為病人服務,相互配合、相互溝通,促進了的護理團隊的團結,和諧和發展。護理人力資源的合理配置與使用時護理改革的一項重要內容,根據各層級護士的能力標準,資質要求,制定相關的工作制度及崗位職責,各層級護士各負其責,充分發揮了護士工作的積極性,責任護士的臨床技能得到了較好的發揮,提高了護士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穩定了護理隊伍,同時為患者提供專業化的護理服務,保證了患者安全和改善護理質量,體現了以人為本的管理理念,以患者為中心的服務宗旨。
參考文獻
[1]張萍萍,郭瑛,趙立民等.護士分層使用的嘗試[J].當代護士,2008(2):24-25
[2]常永紅,畢玉美,鄧亞玲,分層管理在內科護理工作中的應用[J].護理講修雜志,2010,9(25):795-7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