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探討專項管理應用于手術室物資管理的效果。
方法:通過成立專項管理小組,按照物資類別不同分為器械敷料管理組、儀器設備管理組、耗材管理組,明確各組職責,從各個環節管理手術室物資。
結果:實施專項管理后,手術器械準備合格率及耗材準備合格率提高,器械故障率降低。
結論:專項管理活動以小組形式參與科室管理,提高了護理安全,減少了物品浪費,是一種高效的、科學的手術室物資管理模式。
關鍵詞:專項管理手術室物資
【中圖分類號】R-1【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8-1879(2012)11-0452-02
隨著醫學技術的迅速發展,各種先進的醫療儀器、設備和一次性醫用材料在手術中得以廣泛應用,為各類高難度手術的開展及手術方式的改進帶來了極大的便利,同時為手術室物資的管理提出了更大的挑戰[1]。為了解決在物資管理中的各種問題,保障手術室物品、器械、設備供應的及時性、有效性,我科從2010年1月份開始,成立了護士長為中心的專項管理小組,全面監管手術室的儀器設備、器械、敷料、一次性耗材等各類物資,取得了較好的效果。現介紹如下。
1一般資料
我科設有潔凈手術室共8間,至2011年手術量達5000多臺。現已擁有關節鏡、顯微外科鏡、等離子刀等多種精密儀器,低溫等離子滅菌器、C型透視機等高值醫療器材,高頻電刀、電子止血儀等常規電儀器,根據手術方式的不同而準備的各種醫用耗材超過五十種,各種儀器、器械、敷料、耗材等相關登記本達三十種以上,要做好上述物品、耗材的管理工作,以往的管理模式已不能滿足現在的需求。所以探討一種行之有效的科學、規范、高效的管理模式勢在必行。我科于2010年初成立專項管理小組目的在于在能系統性的管理手術室物資,保障設備設施的良好性能,延長其使用壽命,確保耗材的合理購置,避免資源閑置、浪費,以減低手術室運行成本,同時提高手術安全。
2方法
2.1工作方式。護士長在科室年計劃工作討論中成立專項管理小組,組織選取管理小組成員,確定工作小組成員職責和考核標準,并針對小組成員進行崗前培訓,培訓內容涉及:設備的正確檢查、維護、保養、登記、報修及維修中的應急警示方法和維修后的反饋流程;耗材的科學購置計劃等。護士長及組長定期監控各組成員工作情況,并將考核結果納入績效考核方案中,以便能夠充分調動小組成員積極性,挖掘其管理才能,使其能全力投入到專項活動中。這樣不但形成了層層監控,強化了下級護士的主人翁意識和執行力。護士長予以專項小組成員一定的管理和調整權限,將專項管理小組分為以下三組:器械敷料管理組、儀器設備管理組、耗材管理組。小組每月進行一次質量控制工作會議,討論、分析、記錄各位成員的意見和建議,提出整改計劃,監督落實情況。各小組針對新購器械、儀器自行安排面向全科室的培訓課程,申請及培訓結果向護士長書面匯報,以培養護士正確、熟練掌握器械、儀器的操作規程,減少不必要的人為損耗。
2.2各小組成員的組成及工作內容。
2.2.1器械敷料管理組。組長一名,組員兩名,主要負責管理手術器械及監控手術器械的使用情況,填寫與器械相關記錄表。組長每日保證手術間內手術器械準時完好提供;每日負責清洗、消毒各類精密儀器,例如:關節鏡器械;每日與供應室人員進行手術使用后器械的交接。兩名成員每日清點滅菌后的手術器械、敷料包的種類與數量,檢查無菌包的打包及滅菌情況,如遇未滅菌合格包及時上報組長處理;每日清點近效期的無菌物品,定點放置,提前使用,杜絕了過期包存放在無菌間的現象。小組每周整理器械存放柜一次,核對損壞器械與新器械出入柜情況并記錄。組內成員每月與供應室互相溝通所遇問題,在質量控制會議上提出整改意見并記錄。組長每年初提出新器械采購計劃,通過護士長審核后上報設備科;年底報廢損壞器械,添置新增器械包。
2.2.2儀器設備管理組。組長一名,組員兩名,主要負責監督手術室人員正確使用儀器情況和手術間內各種儀器設備的保養、維修、記錄。小組每日負責檢查手術間內巡回護士對手術床、無影燈、中心負壓吸引及氧氣裝置等手術間內常規設施有無違規使用情況;組長保障每日手術間內各種儀器設備損壞時及時上報維修,以防延誤手術。小組每周檢查C臂機、高頻電刀儀、電動止血儀等高危儀器的安全使用情況,及時督促有關廠家進行定期保養維護;組長檢查巡回護士使用完儀器設備后的登記情況,防止漏項。組內成員每月對手術間內各種器械車、圓凳、體位架等常規物品進行一次保養;在質量控制會議上將本月出現的問題反饋給護士長及設備科。組長每年底統計儀器維修次數,整理設備資料,例如使用年限,便于當年管理,負責報廢損壞儀器設備。這種方法的使用對各類儀器和配件的使用壽命和質量起到了動態監護的作用。
2.2.3耗材管理組。組長一名,組員兩名,主要負責高值、低值耗材的領購和管理。組員每日清點一次性無菌物品的有效期及使用情況,對近效期物品定點放置,標識明顯,以便盡快使用避免浪費。組長負責每日各種耗材的入手術室登記,特別是高值耗材入庫、發放及使用情況記錄,例如:高值縫線由巡回護士每日到組長處領取,未使用完者當日返還于組長處,做到了專人發放。小組每周補充一次性物品數量,清點各種溶液、消毒液的使用情況和有效期,及時補充數量。組長每月底清點耗材剩余量,根據“量出為入”的原則合理制定下月的領購計劃。
3結果
在實行專項管理以來,在手術量上升的情況下,儀器故障率下降,器械準備合格率和耗材準備合格率上升。
4討論
4.1各組職責分工明確,及時有效解決問題。通過對手術室物資進行整理后再進行分組管理,減輕了護士長的工作負擔,且能在護士長外出情況下,對于出現的問題能有效解決后再上報護士長,提高了工作效率,保證了手術的順利開展。也加強了與供應室、設備科等各職能部門的溝通,減少了因器械、設備異常情況而延誤手術的情況。而且通過每月例會,護士長能統籌管理手術室物資,了解整體情況,并能及時根據整改建議提出相應的措施,達到了質量控制要求。
4.2保障了護理安全,減少了物資浪費。各小組成員每日對各個環節的監控,保證了各類無菌物品的正常提供和各類醫療器材的安全使用。通過對一次性無菌物品的合理采購和近效期包定點放置盡早使用的方法,杜絕了過期、變質、污染、空缺現象[2],大大減少了物品浪費和無菌包的重復消毒使用次數,減少了資源浪費,控制了手術室運行成本。而對各類電儀器設備的正常使用情況的監控措施,保護了病人的人身安全,減少了醫患糾紛的發生。
4.3培養管理意識,提高綜合素質。通過每年輪換參與手術物品管理,達到了人人參與科室管理,提高了團隊凝聚力。小組成員經過自我總結與他人建議等方式來完善工作機制,提升了管理意識,有效地協助了護士長完成工作。同時,也促使其小組成員不斷汲取新知識來運用到本職工作中,為手術室人才的培養奠定了基礎。
參考文獻
[1]梅娜,張琳娟.淺談手術部的物資管理[J].全科護理,2012,10(3):826—827
[2]李小蘭,朱小東,祁素蘭.應用五常法進行手術室無菌物品間管理[J].南方護理學報,2004,11(8):75—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