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在新生兒預防接種工作中,規范新生兒免疫接種措施,確保預防接種工作取得效果。
方法:在實施新生兒預防接種中,加強防病知識宣傳,掌握接種技術要求,提高新生兒免疫效果。
結果:提高新生兒乙肝疫苗接種率與及時率,兒童乙肝發病率逐年下降。
結論:做好新生兒乙肝預防接種能提高兒童免疫力,減少乙肝疾病的發生。
關鍵詞:乙型肝炎預防接種免疫方法體會
【中圖分類號】R-1【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8-1879(2012)11-0460-02
乙型肝炎是嚴重危害人民健康的主要傳染病之一,是引起慢性肝炎、肝硬化和原發性肝癌的重要病因。乙肝疫苗免疫接種主要是降低人群HBsAg的攜帶率,重點應放在新生兒及幼兒,這主要是因為年齡越小,感染乙型肝炎病毒后變為持續攜帶者的危險性越高,最后演變為慢性肝炎、肝硬化和肝癌的機會也較大。
1免疫預防方法和時間
乙肝疫苗接種通常需要三個劑量來誘導具有長期保護作用的免疫反應。乙肝疫苗可以與其他常用疫苗接種方案一起進行,可產生最好的免疫原性而不干擾其他疫苗的免疫原性。此外,通過被動免疫的乙肝免疫球蛋白和乙肝疫苗或僅僅用疫苗可有效防止乙肝病毒接觸后(暴露后預防)的感染。
被動免疫方式:①感染HBV的孕婦從妊娠3個月起開始注射抗HBs,每月一次,每次注射高效價乙肝免疫球蛋白200國際單位,以降低其體內的HBV含量,從而減少對胎兒傳播的威脅。②在新生兒出生后,要盡可能在最短的時間內(不超過24小時)為其肌肉注射高效價乙肝免疫球蛋白,劑量為0.05~0.07ml/kg,2周后重復接種一次。
主動免疫方式:即新生兒在出生后的24小時內接種乙肝疫苗,劑量為10微克,按0、1、6個月的程序,單用疫苗注射3次。這種方式的免疫效果可維持5年或更長。新生兒于出生后二十四小時內,由醫院接生員或鎮衛生院接生員負責接種第一針乙肝疫苗,同時做好新生兒接種第二針、第三針乙肝疫苗的宣傳工作,第二針、第三針乙肝疫苗分別在1、6個月接種,在做好宣傳工作的前提下,要求新生兒家屬盡力配合好衛生院,提高乙肝疫苗接種率。
2乙肝疫苗免疫人群
我鎮自新生兒乙肝疫苗免疫接種以來,兒童中HBsAg的攜帶率有了明顯下降,使兒童免疫處于較高的保持狀態,大大減少了乙型肝炎母嬰傳播和水平傳播的機會。乙肝免疫對象主要包括:①通過所有孕婦常規篩選和對乙肝表面抗原陽性母親的出生嬰兒給予適宜的暴露后免疫預防;②常規嬰兒免疫接種;③過去未接種青少年的常規疫苗接種;④感染危險性不斷增加的成年人的免疫接種。在注重于圍產期感染預防和青少年常規疫苗接種,嬰兒常規免疫仍是基本策略。
3工作體會
現在進行的新生兒乙肝疫苗免疫接種,將是為減少遠期的肝病的發生做努力,因此加強乙性肝炎的預防和控制是非常重要,現就我鎮開展新生兒接種乙肝疫苗的問題談幾點體會:
3.1加強領導,提高各組織重視程度。做好乙肝疫苗免疫接種工作,領導的重視與支持是此項工作順利開展的保證,在推行乙肝疫苗接種和全面貫徹落實《全國乙肝疫苗免疫接種實施方案》過程中,始終要做到一點,要堅持領導掛帥,統一管理,堅持現場監督指導,嚴格目標管理,主要領導要作為疫苗接種的第一責任人。
3.2加強宣傳教育,以提高群眾的預防意識。群眾的支持和配合是確保乙肝疫苗接種工作開展的關鍵。要充分利用廣播、電視、宣傳單、宣傳畫、上門串戶的方式開展宣傳。由于廣大農民受社會經濟及文化背景等諸多因素的影響,群眾對各種宣傳方式的接受程度存在著明顯的差異,走門串戶的把宣傳單送到農民手里并通過語言的交流,產生的宣傳效果最佳,且容易被群眾所接受,特別是被流動兒童家長所接受。目前,乙肝疫苗的接種已經由政府掏錢免費為農村新生兒接種,但是即便是這樣,也有兒童家長不愿意或不重視為孩子接種乙肝疫苗,往往出現3針接種率不及時,這就需要大量的宣傳和說教,尤其是外來打工人員,由于生活、衛生條件比較差,交通不便,自我防護意識比較淡薄,更需要我們做大量的宣傳動員工作。
3.3做好技術培訓,確保免疫效果。為保證工作順利開展要舉辦以疾控中心、鄉鎮衛生院開展預防接種人員培訓,對乙型肝炎的嚴重性和危險性及乙肝疫苗接種的重要性、必要性及免疫方法進行培訓,接種人員培訓合格且取得合格證以后才能上崗操作,確保把好預防接種技術關。
3.4嚴格管理,提高免疫接種質量。在疫苗的管理上要做到:統一免疫程序和劑量,統一卡、證,統一專人接種管理,實行一人一針一管,統一疫苗的管理,統一疫苗的供貨渠道,嚴格疫苗的管理是乙肝疫苗免疫接種質量得到保證。
4討論
由于我國農村人口占總人口的80%,控制農村中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水平,對降低我國乙型肝炎病毒攜帶率和發病率是非常重要的。自新生兒乙肝疫苗免疫接種實施,我國兒童中HBsAg的攜帶率有了明顯下降。母嬰傳播是我國乙型肝炎病毒傳播的主要途徑之一。母親若為乙型肝炎病毒攜帶者,新生兒就有被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可能。因此我國乙型肝炎疫苗接種的關鍵人群是新生兒,這是阻斷母嬰間乙型肝炎病毒傳播的最佳措施。
我國早已將接種乙型肝炎疫苗列入計劃免疫之中,免疫程序是“0、1、6方案”,即出生后立即(不超過24~48小時)注射1針,以后1月齡和6月齡時再各注射1針,注射完3針疫苗才算完成對乙型肝炎的免疫程序。乙肝疫苗可以與其他常用疫苗接種方案一起進行,可產生最好的免疫原性而不干擾其他疫苗的免疫原性。被動免疫的乙肝免疫球蛋白和乙肝疫苗或僅僅用疫苗可有效防止乙肝病毒接觸后的感染。在乙肝高發地區,由于嬰幼兒感染的高發因素,嬰兒常規疫苗接種是唯一阻斷乙肝病毒傳播的方法,接種乙肝疫苗是預防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最有效的措施。
參考文獻
[1]任勇,王玉妹.乙肝患者家屬接種乙肝疫苗狀況情況的調查及干預措施[J].現代護理,2006年22期
[2]何海艷,吳偉慎,張之倫.非新生兒人群接種乙肝疫苗與乙型肝炎發病關系的分析[J].中華流行病學雜志,2005年10期
[3]劉懷珠,劉旭祥,陸群,張慶枝,劉先敏,徐鳳霓,王海.合肥市病毒性肝炎血清流行病學調查[J].疾病控制雜志,2003年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