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探討分析精神病院院內感染的管理情況,為降低精神病醫院感染率提供參考依據。
方法:選擇2010年6月~2011年6月在我院進行治療312例精神病患者作為臨床觀察對象,將全部病患隨機均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156例,分別給予5項院內感染特別控制管理措施和常規的感染管理措施。實施后,對照比較兩組患者的院內感染檢測指標,對觀察組的特別管理措施的有效性和可行性進行科學的評估。調查期為3個月。
結果:觀察組總感染率為16.67%;對照組總感染率為33.33%,兩組的感染率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對感染護理的滿意率為82.05%(128/156),對照組為62.18%(97/156),兩組的滿意程度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結論:本組5項特別管理措施抗感染率效果顯著,而且滿意率優良,是降低精神病醫院院內感染率的有效管理措施,值得臨床推廣使用。
關鍵詞:精神病院院內感染感染率
【中圖分類號】R-1【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8-1879(2012)11-0465-02
院內感染主要指病人在醫院內接觸到感染源從而導致感染的事件。對院內感染的管理是目前醫院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1,2]。在精神病醫院里,病人數量較多、病情復雜易復發,住院條件較擁擠,而且病程長,部分需要長期住在醫院里,特別是“三無”流浪精神病人多合并營養不良的狀況,因此病患獲得感染的概率比較高。本文選擇2010年6月~2011年6月在我院進行治療312例精神病患者作為臨床觀察對象,對感染病因進行調查統計,并提出有效降低感染率的管理辦法。現報道如下。
1資料和方法
1.1一般資料。選擇2010年6月~2011年6月在我院進行治療312例精神病患者作為臨床觀察對象,主要來自4個病區的長期住院患者。其中男性178例,女性134例,年齡14.5~67歲,平均46.7歲。將全部病患隨機均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156例。兩組患者的年齡、性別以及一般資料的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研究方法。選定了觀察對象之后,在2010年6月開始對觀察組統一施行5項院內感染特別控制管理措施,對照組給予常規的感染管理措施。實施后,對照比較兩組患者的院內感染檢測指標,并對觀察組的特別管理措施的有效性和可行性進行科學的評估。
1.2.2精神科醫院抗感染特別管理方法。①病區醫護人員要熟悉本院的感染管理制度。領導和專門的管理人員要樹立重視院內感染管理的觀念,經常組織學習或者培訓了解新的預防感染、控制感染的方法,并且建立感染管理的激勵制度,實行精神獎勵與物質獎勵雙重機制,提升醫護人員的感染控制意識和責任感,有助于從源頭上遏制感染的發生。②在每個病區設置都設立一個專門的傳染病隔離病室。每當本病區的患者發生感染征兆或者感染癥狀時,例如;高燒、嘔吐腹瀉等,馬上轉入隔離病室,進行相應治療和隔離,以免感染擴散,感染消除后才送返原病室。③增強醫護人員的抗感染專科知識,可以通過專家講座、實踐培訓、觀摩等方式途徑進行。抗感染專科知識的學習主要包括:預防感染的專業指導,例如飯前便后或者服藥前指導病患要洗手,病患洗手后要統一檢查,對于洗手不合格的病患指導、監督其再進行一次;熟悉精神病科的藥學知識,例如服用抗精神病藥物氯氮平會導致血球數量減少等副作用,長期服用會降低病患的免疫力,因此要加強服用氯氮平病患的血常規檢測,每周至少進行一次;當病患出現感染特征時,除了加強精神病藥物不良反應的觀測,也要合理利用抗生素。尤其是在確診感染后,對病患的感染原因和藥敏試驗選用藥物,緊密觀測其用藥后的反應,出現異常,及時停止和更換藥物,這能夠大大提高抗感染的作用。④對病患的水杯、餐具、毛巾、水桶等生活用品進行統一的管理,并做好標記,確保專人專用,使用后均要進行統一消毒。此外,對于病房的環境,也要保持干凈和無菌,每個月進行一次全面消毒滅菌,使用2%強化戊二醛消毒液擦拭門窗和桌子,堅持每天進行紫外線空氣消毒,每次紫外線照射30~60min,實現定時、定量、定質地消毒。⑤對于老年患者或者行動不便的患者,保持其皮膚體表的干凈干燥是預防感染的重要措施。具體的管理辦法有:鼓勵并協助變換經常翻身或者在床上活動肢體,以防止身體局部被壓迫過久而產生褥瘡等。
1.3統計學處理。本研究中所有數據均是使用用SPSS13.0的軟件包進行統計學處理,計量資料是用均數標準差(X±S)表示;計量資料則采用t進行檢驗。以P<0.05為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院內感染率比較。經過為期3個月的觀察研究,觀察組尿路感染5例,上呼吸道感染11例、肺部6例、其他4例,總感染率為16.67%;對照組不合理應用抗生素8例,尿路感染13例,上呼吸道和肺部感染各11例,其他9例,總感染率為33.33%,兩組的感染率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2.2兩組滿意率比較。經過訪談病患或其家屬等形式的調查,觀察組對感染護理的滿意率為82.05%(128/156),對照組為62.18%(97/156),即患者對觀察組的特別管理辦法滿意程度較高,兩組的滿意程度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3討論
在精神病醫院里,環境比較封閉,病人數量較多、病情復雜易復發,而且病程長,需要長期住在醫院里,同時病人活動減少,營養體質情況較差,年齡較大的病人多合并軀體疾病情況,一旦某個病人出現感染,比較容易在病區內擴散,或者影響到更大的范圍。因此病患獲得感染的概率也比較高。因此,隔離感染源是一個很有效的預防辦法。在觀察組運用的5項院內感染特別控制管理辦法中,所提及的在每個病區設置都設立一個專門的傳染病室,這就解決了隔離及繼續進行治療的問題。
根據本組研究結果顯示,在感染率與滿意率方面,觀察組的情況均優于對照組,這表明,精神病醫院加強實施5項院內感染特別管理措施,能夠有效降低院內感染率,同時也獲得患者及其家屬的肯定,是值得推廣應用的院內感染管理辦法。
參考文獻
[1]嚴素玲.精神病專科醫院醫院感染調查與分析[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09,19(7):786
[2]高曉玲,葉麗蘭.2009年醫院感染現患率調查與分析[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10,20(12):1670-16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