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探討銅綠假單胞菌的對抗菌藥物的耐藥性。
方法:收集我院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的送檢標本,分離428株銅綠假單胞菌,對這些菌株進行藥敏性分析。
結果:三年中痰液中分離出銅綠假單細胞菌為72.0%,頭孢曲松、頭孢噻肟的耐藥率較高,為64.5%、38.3%。亞胺培南活性較好,耐藥性為0.9%。
結論:痰液中分離出銅綠假單細胞菌最多,頭孢類藥物的耐藥性最高,亞胺培南活性較好。銅綠假單細胞菌耐藥性發展較快,臨床注意復合用藥外,還應加強銅綠假單細胞菌預防感染力度。
關鍵詞:銅綠假單細胞耐藥性亞胺培南
【中圖分類號】R-1【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8-1879(2012)11-0472-01
銅綠假單細胞菌是自然界中最常見的細菌之一。該菌為條件致病菌,是醫院內感染的主要病原菌之一。經常引起術后傷口感染,也可引起褥瘡、化膿性中耳炎等。銅綠假單細胞菌引起的感染病灶可導致血行散播,而發生菌血癥和敗血癥。本文通過對428例銅綠假單細胞菌進行藥敏性分析,探討銅綠假單細胞菌的耐藥性。
1資料和方法
1.1一般資料。菌株來源:收集我院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的送檢標本,包括血液、尿液、痰標本、膿汁、穿刺液等。從這些標本中分離出428株銅綠假單胞菌。菌種鑒定:菌種鑒定按照《全國臨床檢驗操作規程》進行質控菌株:質控菌株為標準銅綠假單胞菌(ATCC27853)耐藥紙片和培養基:耐藥紙片和培養基來自于北京天壇生物有限公司,培養基為羊血瓊脂培養基和MH培養基。
1.2試驗方法。采用K-B紙片擴散法進行藥敏性測定。藥物敏感性根據美國臨床和實驗室標準協會(NCCLS)鑒定標準確定[1]。
1.3統計學處理。試驗結果應用WHONET5軟件進行分析[2]。
2結果
2.1銅綠假單細胞的在標本中的分布情況。如表1所示,從送檢標本中分離出的428株銅綠假單細胞菌,痰液中分離出銅綠假單細胞菌最多,為308株,占總菌數的72.0%,其次為咽拭子、尿液、傷口分泌物。而且,從三年間變化比例來看,痰中分離出的銅綠假單細胞菌比例逐年增長。
2.2銅綠假單細胞菌藥敏測定結果。本組研究中428株銅綠假單細胞菌藥敏測定結果顯示,頭孢曲松的耐藥率最高,為64.5%,其次為頭孢噻肟,為38.3%。活性較好的為亞胺培南、阿米卡星、他唑巴坦,耐藥性分別為0.9%,5.6%和6.5%,其中以亞胺培南活性顯著。總體上看,頭孢類藥物耐藥性均較高。
3討論
銅綠假單細胞菌是醫院臨床極易導致感染的病原菌。代謝性疾病、血液病和惡性腫瘤的患者及術后患者最易感染該菌[3]。本菌所致感染的臨床表現取決于受累部位。銅綠假單細胞菌是現代臨床呼吸機相關性肺炎的常見原因[4],本組研究的428株銅綠假單細胞菌,308株為痰液分離出,其中大多采集于呼吸機相關性肺炎患者。
銅綠假單胞菌的耐藥機制較復雜,由于廣譜抗生素、銅綠假單胞菌對多種抗生素快速產生耐藥性。如一線抗菌藥物慶大霉素、頭孢噻肟、哌拉西林等均己產生不同程度的耐藥性[5]。本組研究中亞胺培南對此菌的敏感性最高,與其它文獻報道一致[6,7],但亞胺培南易致二重感染,同時它又是誘導酶產生的良好誘導劑,而且該藥價格昂貴,并不適合在臨床廣泛應用。現代臨床治療銅綠假單胞菌感染,以復合青霉素類、三或四代頭孢菌素為好,尤其是第三代頭孢菌素中的頭孢他啶,是經典的抗銅綠假單胞菌藥物[8],銅綠假單胞菌的耐藥性仍在不斷變化,復合用藥來增強抗菌效果外,還可通過加強消毒、改善衛生條件、嚴格醫療操作等方法避免銅綠假單胞菌的感染,以減緩銅綠假單胞菌耐藥性發展。
參考文獻
[1]張秀嶺,黃文紅.676株銅綠假單胞菌的分布及耐藥性[J].海南醫學,2012.10:103-104
[2]杜鑫淼,王茂筠,周華.亞胺培南耐藥銅綠假單胞菌氨基糖苷類修飾酶基因型研究[J].中國呼吸與危重監護雜志,2012年,第3期242-245
[3]唐翠連.某醫院臨床分離細菌菌株耐藥檢測結果與分析[J].國際檢驗醫學雜志,2012.8:927-928
[4]曾鳳群,丘仲柳,馮麗春.抗菌藥治療下銅綠假單胞菌耐藥變化分析[J].檢驗醫學與臨床,2012.4:484-485
[5]趙霞.院內獲得性銅綠假單胞菌頭孢哌酮/舒巴坦鈉耐藥性及相關因素分析[J].中國醫藥導刊,2011.12:2117-2118
[6]弓紅梅,趙俊平,崔雪萍.銅綠假單胞菌的臨床分布及耐藥性分析[J].實用檢驗醫師雜志,201.4:233-235
[7]馮剛,陳寰.臨床分離銅綠假單胞菌的標本、科室分布及耐藥性分析[J].中國實用醫藥,2012.5:40-41
[8]石慶新,葉黎紅,許成新.重癥監護室耐碳青霉烯類銅綠假單胞菌相關耐藥基因的研究[J].中國現代醫生,2012.7:2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