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通過對汶川地震災后綿陽衛生防疫措施與效果的分析并提出建議,以鞏固大災之后無大疫和保障災后重建順利進行。
方法:搜集、整理綿陽傳染病疫情資料、抗震救災衛生防疫工作報表與專題調查報告,回顧性總結汶川地震災后綿陽衛生防疫工作實踐,描述并分析衛生防疫效果。
結果:總結出5條衛生防疫措施:搞好廢墟清理和消毒,加強環境衛生綜合治理;加強水源防護、潔治、消毒,保證飲用水、生活用水衛生;加強食品衛生監督,嚴防食物中毒和食源性疾病發生;搞好疫情監測,加強巡診巡查;進行應急接種,建立免疫屏障。
結論:汶川地震災后綿陽采取的衛生防疫措施科學有效,傳染病報告發病率降低。
關鍵詞:衛生防疫抗震救災措施地震
【中圖分類號】R-1【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8-1879(2012)11-0481-02
2008年5月12日下午14時28分,四川省汶川縣發生里氏8.0級特大地震,災區人民生命財產受到極大損失,全國人民萬眾一心,眾志成城,武警官兵、解放軍、各地政府群眾迅速趕往地震災區開展緊急救援。綿陽市位于四川盆地西北部,幅員20249平方公里。在汶川特大地震災害中,全市9個縣市區全部受災。災害發生后,綿陽緊急啟動重大自然災害救災防病應急預案,衛生防疫工作迅速展開。為評價災后衛生防疫措施與效果,指導恢復重建衛生防疫工作實踐,并為重特大自然災害后衛生防疫處置提供參考,現將汶川地震災后衛生防疫措施與效果分析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資料來源于綿陽市“5.12”地震災后衛生防疫工作評估報告和綿陽市北川縣禹里等7個鄉鎮災后衛生學評價報告,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信息系統,抗震救災衛生防疫工作報表,飲用水監測、群體性預防接種、公共衛生服務能力恢復等專題調查報告,人口資料參考《綿陽統計年鑒2008》。
1.2方法。回顧性總結汶川地震綿陽衛生防疫工作實踐,描述并分析衛生防疫的效果。水質監測按照《四川省地震災區飲用水監測方案》要求進行,衛生防疫工作報表按規范填寫,專題調查參照自制技術方案進行。
2結果
在抗震救災工作中,共總結出5條衛生防疫措施。
2.1搞好廢墟清理和消毒,加強環境衛生綜合治理。針對地震后廢墟多、環境衛生差的狀況,利用衛生防疫車車載式超低容量噴霧機、熱煙霧機、機動或手動噴霧器等專業器材裝備對廢墟點、公共衛生環境實施大面積消殺滅,消殺滅面積達543萬平方米。協助有關部門做好尸體消毒處置工作,對廁所、垃圾點場所進行定期清理消毒。
2.2加強水源防護、潔治、消毒,保證飲用水、生活用水衛生安全。地震發生后,災區供水設施受到較大破壞,大部分水源污染較重。指導災區積極做好水源防護,特別是對集中供水、井水等實施潔治、檢測和消毒,先后檢測水源352處、飲水樣品檢測1987批次、潔治消毒飲用、生活飲水2112處,確保了用水衛生安全。
2.3加強食品衛生監督,嚴防食物中毒和食源性疾病發生。災情發生后,災區災民的飲食衛生保障難度較大,我們指導災民集中點和救援部隊搭建簡易伙房414個,檢測食品樣品502個,2681批次,嚴格杜絕食用腐敗變質食物和病死畜肉,嚴把食品采購、制作加工關,堅決把住病從口入關,有效地防止了食物中毒的發生。
2.4搞好疫情監測,加強巡診巡查。針對災區受災情況,及時了解分析當地既往發病狀況,進行預警分析,加強災區疫情監測工作。重點加強腸道疾病、呼吸道疾病、皮膚病及群體不明原因疾病監測,實行專人管理,建立健全日報告和零報告制度。同時,加強對災民集中點、聚集區和各村各戶的巡診巡查,發現疾病及時登記、報告、處置,較好地控制疾病的發生和流行。
2.5進行應急接種,建立免疫屏障。疫苗應急接種是快速建立人群免疫屏障,防止災后相應疾病暴發的有效手段。冷鏈是計劃免疫的“生命線“,它維系疫苗的貯藏、運輸的質量,關系到兒童免疫接種的效果[1]。通過維修、租借冰箱和外援支持等方式解決疫苗的冷鏈運轉,在帳篷或板房內設立預防接種門診開展應急接種和常規免疫。共應急接種甲肝、乙腦和流感疫苗615466人次,詳見表1。
3討論
地震是一種常見的自然災害,往往以突發的形式出現,造成大面積的人員傷亡及財產損失,幸存者的災后生活面臨著極大的困難,此時的救援工作非常重要,如果救援不及時或者措施不當,又會引起其它災情的發生,最常見的就是大災之后的傳染病疫情威脅[2,3]。早期我們對災民除注重現場急救及重傷員轉運之外,重點對衛生防疫宣傳、飲食飲水衛生進行了嚴格管理,后期側重于對環境衛生的消毒及治理、四害防治等,對救災部隊側重于飲食飲水衛生和勞動保護,這些做法在抗震救災過程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值得進一步總結[4]。在此次抗震救災行動中,雖然沒有重大疫情發生,但不排除個別小群體皮疹等現象的發生,防疫措施在應對突發事件的能力方面還存在不足,今后應總結經驗,在日常工作中加強這方面的關注度和練習度。
參考文獻
[1]王鮮平,鄭靜晨,高靜.國際災害醫療救援人員健康保障支持探討[J].解放軍醫學管理雜志,2005,12(5):427-428
[2]譚中貴,魯東,時駿.防疫人員樹立五個觀念地震災區疫情態勢平穩[J].中國社區醫師(綜合版),2007,9(12):136
[3]孫建中,邊兆明,李德雪,等.總結分析抗震救災衛生防疫實踐研究指導非戰爭軍事行動衛勤保障[J].解放軍衛勤雜志.2008,10(增刊):21-22
[4]周建麗,程乃俊,謝祥紅,等.醫院抗震救災衛勤保障的做法與體會[J].人民軍醫.2008,51(7):415-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