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目的:了解縣各區域育齡婦女婦科病患病現狀,為當地婦女保健工作提供科學依據,促進婦女身心健康發展。
方法:2012年1月~2012年6月,筆者對484例來自全縣各區域的育齡婦女進行詢問病史、婦科檢查和實驗室檢查,了解其易感因素、感染途徑,分析總結了預防和治療方法。
結果:縣域育齡婦女生殖道感染率較高,達56.20%。
結論:生殖道感染是影響育齡婦女身心健康的重要疾病,對全縣育齡婦女應加強衛生、保健、避孕等知識宣傳的力度,定期進行普查普治,做到以預防為主,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
關鍵詞:縣域婦科普治生殖道感染現狀與策略
【中圖分類號】R-1【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8-1879(2012)11-0482-02
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流動人口增多等因素,近幾年全國育齡婦女生殖道感染的人數在不斷增加。本人通過對貴州省石阡縣育齡婦女生殖健康情況的普查中發現,無論是城市或農村育齡婦女生殖道感染患病率都較高,為進一步了解和掌握石阡縣域育齡婦女生殖道感染的現狀,以更好地開展全縣計生優質服務工作,為當地婦女保健工作提供科學依據。筆者對來我站進行婦科病普查普治的大量資料進行了分析總結,以便同等縣域城市之間、同行之間的交流與進步。
1資料與方法
1.1對象。2012年1月~2012年6月,筆者對500例來自全縣各區域的婦女進行詢問病史、婦科檢查和實驗室檢查,除正在行經期的16例,共對484例進行了統計分析,按年齡組分為20~29歲、30~39歲、40~49歲三個大組。
1.2檢查內容。詢問病史、婦科常規檢查、電子陰道鏡檢查以及實驗室檢查。詢問病史包括年齡、文化程度、孕產史、避孕節育史、生殖道感染病史等內容。
1.3檢查方法。電子陰道鏡檢查、陰道分泌物顯微鏡檢查、子宮附件B超檢查等項目。
1.4資料統計。檢查資料填入育齡婦女生殖健康卡。統計方法采用百分率、構成比。
2結果
2.1婦女生殖道感染的檢出情況。實際普查人數484人,生殖系統總患病272人,患病率為56.20%,其中患滴蟲性陰道炎45人,患病率16.54%,念珠菌性陰道炎42人,患病率15.44%,細菌性陰道炎40人,患病率14.71%,慢性宮頸炎70人,患病率25.74%,慢性盆腔炎40人,患病率14.71%,子宮肌瘤15人,患病率5.51%,卵巢囊腫4人,患病1.47%,乳腺增生13人患病,4.78%,不孕不育3人,患病1.10%。
通過婦科治療儀(微波)已治愈宮頸炎、宮頸糜爛70人,微波理療好轉慢性盆腔炎40人,婦科治療儀的治療率為83%。免費發放各種藥品折合人民幣壹萬多元,治愈病例212例,好轉52人。由于條件及技術有限建議轉上級醫院進一步檢查治療5人,未治療3人。
2.2育齡婦女的文化程度與生殖道感染的關系。經普查發現育齡婦女中受教育程度越低,生殖道感染疾病發病率越高,而受教育程度越高,生殖道感染疾病發病率越低。縣域內,城區比鄉鎮低。小學文化組發病率高達80.34%,初高中文化組占40.05%,不同文化程度的影響值得深思。
2.3育齡婦女年齡與生殖道感染疾病的關系。普查人數484例中,20~29歲的生殖道感染率82.23%;30~39歲的生殖道感染率76.06%;40~49歲的生殖道感染率74%。
3討論
3.1存在問題。全縣育齡婦女中患病人數較多,患病率高達56.20%;大部分已婚育齡婦女長期處于亞健康狀態,影響了身心健康,學習和工作,給家庭和社會發展帶來負面影響,急需有效治療。
3.2原因分析。通過與單位相關人員討論,育齡婦女中患病人數較多的原因有:①生殖健康方面的科普知識宣傳滯后,育齡婦女對婦科病認識不到位,有的人認為白帶多、色黃、異味、外陰癢是小毛病,不會引起大問題就沒有加以治療,小病拖成大病,輕度感染變成重度感染。②城區發展過程中,城市流動人口量增加,無形中產生了影響;農村婦女自我保健意識淡薄,大部分婦女不知道婦女健康需要注意什么,受文化條件的影響,有的婦女觀念落后,得了婦科病也不好意思去看醫生,怕被人笑話,有的即使去看了醫生,也不好道出病的詳細情況,耽誤了最佳治療時間;③技術水平和質量有待提高。受醫療條件和診療水平的影響,有的往往以緩解癥狀為目的,治療不徹底,從而導致復發。
4對策及建議
4.1加強宣傳教育,提高健康意識。應該針對育齡婦女們的特點,加強婦女健康保健知識的宣傳教育力度和廣度,利用婚檢、婦科普查、婚育培訓、廣播電視、三下鄉等多種活動形式,全面宣傳教育、咨詢服務、發放健康小冊子、放映健康教育VCD、張貼宣傳畫,提高縣域育齡婦女生殖道感染科普知識水平,做到平時多注意預防、患病不慌、及時治療。
4.2健全社會援助機制,關愛貧困婦女健康。個人的力量是單薄的,社會發展需要共同的努力。針對縣域經濟發展不均衡現象,對少數婦科病嚴重且因經濟條件差的農村婦女或城市低收入的患病婦女,要盡力為她們提供援助,幫助她們獲得及時治療。政府可以出臺相關文件從機制上解決問題,對普查發現的一般生殖道炎癥在門診治療的,所需治療費用由普查對象自己負擔,其中發現宮頸糜爛適應聚焦超常治療的,可在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特殊慢性病門診統籌基金中給予一定補償。患婦女病需住院治療的按規定在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住院統籌基金報銷,從而使婦女病普查落到實處,把這一惠及廣大婦女的實事辦好。
4.3加強醫療隊伍建設,提高普治防控能力。婦女病普查是一項極為細致的工作,也是一項技術要求很高的工作。大部分鄉鎮衛生院、計劃生育服務站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醫技人員技術水平不高,硬件設施不夠完善,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婦女病檢查質量。對計劃生育技術服務人員可以實行縣鄉結合,資源共享,加強繼續教育培訓力度,提高醫務水平,使其掌握婦女常見疾病的處治和診療方法,全面促進服務水平和服務能力的提高,為育齡婦女提供及時、方便、有效的服務,滿足縣域婦女生殖健康需求,促進婦女的身心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王素.17000例婦科病普查普治結果分析.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08,2,21,107~108
[2]武紅萍,李梅等.建水縣婦女病普查普治狀況分析.中國婦幼保健,2006,21,2652
[3]張昊華.農村婦科病普查普治有待規范.中國衛生,2009,8,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