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巴馬雖然成功連任美國總統,但不意味他的每個決策或意見都得到了100%的支持。10月的一場競選辯論會上,奧巴馬公開發表應增加公務機稅收的意見,迅速被美國公務航空業界批評。《私人飛機》雜志也收到來自NBAA(美國國家公務航空協會)抵制奧巴馬的公開信。就業問題再次成為本屆美國大選的中心之一,增加就業機會成為兩位候選人的競選砝碼。在美國,公務航空產業每年創造上百萬個工作崗位,為美國經濟創造超過1500億美元的效益。奧巴馬的發言在NBAA看來,欠考慮是必然的。
美國作為通航大國,亦是公務航空最發達的國家之一,其成功的眾多模式被輸出到海外。1947年成立的NBAA向公務航空產業提供超過100項產品與服務,其每年一度的會議更成為全球公務航空產業以及業內人士的盛宴。今年,第65屆NBAA年度大會于佛羅里達州奧蘭多市舉行,100多架飛機、上千家展商和25000名與會者齊聚大會。
中國市場的挑戰
面對來自中國這個新興市場的挑戰, NBAA年會在日程中,特別安排了“在中國做生意——可持續性對話”的討論環節,會議結果對中國公務航空市場環境的改善表示認同。這場對話由NBAA董事成員,來自美國運通公司的運營副總裁Jeff Lee和來自J.Mesinger公務機銷售公司的總裁Jay Mesinger共同主持,參與者包括多位公務航空運營公司的執行者。
美國聯邦航空管理局(FAA)的亞洲事務專家Robyn Cicero表示,整體來看,中國公務航空面臨的問題依然是基礎建設的不完善,所有主要民用機場都處于客流量過剩的狀態。顯然中國民航局(CAAC)已意識到了這一點,更多商務用機場和地方機場正在抓緊建設中,但空域的緩慢開放會讓總體環境改善的步調處于一定速度。
曾在中國有著較豐富工作經驗的前賽斯納高級銷售副總裁Roger Whyte對Cicero的看法表示認同,認為改善的過程會保持緩慢的速度。過去一年間,共有約60~70架公務機進入中國市場,使得原本的數據超過200架。Whyte表示,一些許可證和過多的收費依然會成為在中國飛行的限制。另外,航空專業人才的不足,為培訓市場提供了巨大的潛力和機遇,因為所有機型都需要專門的飛行員。
曾接受《私人飛機》專訪的香港商務航空行政總裁林烈風(Chris Buchholtz)對本刊表示過,中國公務航空業發展面臨著服務業欠缺、飛機注冊認證過慢、空域的嚴格管控、運營費用高昂、有經驗飛行員不足等問題。林烈風在NBAA2012年會上再次提出這些問題,帶給大家討論與思考。
迎合中國需求
幾家總部位于美國的運營公司管理人共同表示,飛往中國的需求正在增加。一家美國跨國公司的經營人Rich Walsh在會上說,過去他飛往中國時需提前30~60天開始準備相關文件,而現在僅需3~5天。另一家美國運營公司的首席飛行員Mike Wilkinson告訴大家,他所在的公司已經決定將一架飛機放在香港并交由當地運營公司托管,以迎合更多飛往中國內地的市場需求。
同樣來自總部位于美國的一家運營公司的管理人Derek Green也決定與中國當地的一家運營公司合作,并已購買了該公司一定數目的包機小時數。總體來說,隨著境外公司越來越多與中國本地公司合作并對市場需求有更多了解,中國公務航空運營環境的改善也較易體現。龐巴迪的客服總監Lanny Schindelmeiser則強調了更多公務機制造商在中國投資,包括人力資源,將部分生產線移至中國和培訓該地的技術人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