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喜歡靚包。盡管有的包包動輒幾千幾萬元,買不起,可還是喜歡。
靚包是我清晨的那杯缺不了的咖啡,是雨后窗外的那一道意外的彩虹,是百看不厭的‘都市欲望’和‘You've Got Mail’,是我永遠的inspiration。一句話,包包里有美、有藝術、有文化、有故事,我已深深沉醉其中。”
大家都親切地稱呼她為“包小姐”,其實她不姓“包”,這個名字源于她博客中的筆名。她本名叫Kate Zhou(凱特周)。值得一提的是,她不是設計師,也沒有自己的品牌,但她是將手袋的獨立設計師品牌帶入中國的第一人。到目前為止,她代理的獨立設計師品牌多達20多個。
“我們代理的每一個品牌都有自己的特色,比如這個牌子是尼龍包做得最好,另外一個是皮革品質最好等等,所以顧客才會認同。”Kate這樣介紹說,“作為一個小眾設計師,若想生存下去就一定要有自己鮮明的特色,比如做尼龍包比普拉達做得好這樣。尤其是在歐美這種比較成熟的市場,認同大品牌的人不是很多,他們不會迷信大牌,他們會認為小眾設計師的產品比大品牌便宜很多,而且有些皮包的品質甚至超過大品牌,那么他們一定會買。像Rebecca Minkoff是我們賣得最好的品牌,她的審美非常主流,然后再追求一些小個性。”
從Kate身上能學到許許多多有趣的知識,其間的話語詼諧幽默,整個采訪過程輕松愉悅。她如泉水般滔滔不絕地講述著,可聽者一點都不感覺疲倦。談到手袋定制方面時,Kate眼睛一亮,連忙起身去拿了一款橘色的手袋給本刊展示。
“獨立設計師的手袋中也有一些是定制品牌,定制品牌跟其他品牌的區別在于它的皮源要非常穩定,有固定的供貨商。定制品牌對皮料是非常講究的,比如這款Nagatani,它不是一個設計師品牌,而是一個皮革定制品牌,它的皮源跟愛馬仕是同樣的供貨商,所以保證了每種皮料的品質。還有一個特點是,它有自己的工藝,比如車線是全皮的,而且它比愛馬仕還要更加輕巧,價格也要便宜很多,但是品質絕不遜于愛馬仕。這個品牌是1968年創立的,有自己獨有的特色,因此才能一直做到現在。”
正如Kate所講,每一個獨立設計師必有自己鮮明的特色,而這些特色的身后都伴隨著他們的追隨者。“小眾設計師的另外一個特點是,他們的顧客一般都是對他們比較了解的,對這個設計師比較認同,比如說喜歡這個人,并且喜歡其經歷及他的理念。這些設計師為什么不去給大品牌工作?就是因為他想表達自己的審美,而有些顧客就很認同這種審美觀念,同時就會追隨。而由于小眾的設計師知道的人并不多,卻更能彰顯自己的品位。”
Kate 對皮包非常了解,不,應該說她對整個時尚圈都有著透徹的分析能力。Kate是北京人,1996年畢業于清華大學電機工程系,現居美國康州。這種跨界式的事業發展絕對是目前的主流。“畢業以后先讀了一個計算機工程碩士。然后正好工作比較好找,就去了美國,當時做的是程序員。一直都是在軟件行業,做了幾年,然后又讀了MBA,之后做管理咨詢。在讀MBA時我在LV做過實習,對我后來的發展起到一定影響。我從小就對時尚抱有濃厚的興趣,之所以感興趣是因為時尚跟文化有著緊密的聯系。時尚在歐美是上流社會的產物。”Kate講述著。
Kate對于包包的感情是快到三十歲時才培養起來的。當時是受到時裝雜志的啟蒙,加上明星們的現身說法。她說:“相信很多女人都有切身體會,好包和好鞋的感覺還不一樣。鞋是消耗品,再漂亮再舒服的鞋,出去穿一趟,濺上泥水,后跟磨了,在所難免。包則是藝術品,好包拿在手上向人展示的是你的品位。包還是不動產,上好的包包十年不舊,甚至越舊越有味兒。是誰說的,一個好包能拯救一身的便宜貨。這話太對了。”不難看出,Kate已將手袋對時尚指數的重要性排在了第一位。
其實很多人都是因為喜歡而走上某條事業道路的,將自己熱愛的東西發展成事業是每個人的夢想。就是因為喜歡才更加有動力,才更加樂此不疲地享受其中。而Kate將她熱衷的手袋發展成事業不僅僅是因為熱愛,更多的是想傳達一種理念:“其實我開店的目的,并不是為了賣東西而已,我的理想是能給部分消費者引領消費的意識,不需要花很多錢去買所謂的奢侈品,而應選擇一些能彰顯品位的產品。能夠將手袋背出自己的感覺來,無論外觀也好,實用性也罷,能夠讓人一看就與眾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