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聯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以下簡稱“聯發科技”)發布最新雙核智能手機解決方案MT6577,以面向全球快速增長的平價智能機市場。
業內人士指出,雙核處理器占現今智能手機處理器銷量的20%,而且大多被用于高端手機。聯發科技最新推出的MT6577解決方案高度整合雙核處理器和3G/HSPA Modem,可將高端智能機的效能與用戶體驗帶進快速成長的平價手機市場,預估該市場的銷量將從 2012年的不足兩億臺大幅增加至2016年的5億多臺。
移動互聯網時代需要什么樣的智能終端?面對移動互聯網大潮,中低端手機有市場嗎?互聯網公司進軍千元智能手機市場是攪局還是主流趨勢?《計算機世界》報獨家專訪了聯發科技中國區總經理呂向正。他認為,兩大因素阻礙著中國移動互聯網向前發展:其一,手機用戶上網資費偏高;其二,手機、平板電腦等終端續電時間太短。
終端須普及
此前,美國市場研究公司Canalys預計,到2015年,售價低于200美元的智能機將占據中國智能機市場40%的份額。目前,這個份額約為25%。
中國約有2.5億智能手機用戶,約占手機用戶總數的1/4。由于價格較高,運營商補貼范圍小,消費者較難接受預付費模式等問題,多數人不愿選購中高端智能機。
“此前,智能手機的主要購買力來自中等以上收入人群。自去年聯發科技推出MT6573后,便掀起了千元智能手機風潮。現在1500元以下的智能手機約占中國智能機市場半數以上。”呂向正表示,中國市場對移動互聯網的需求剛起步,中國2012年Q1成為全世界最大智能手機市場,但是,除了3G智能手機,還有一些是EDGE(一種從GSM到3G的過渡技術)智能手機。
呂向正表示聯發科技的愿景是“提升及豐富大眾生活”。而以蘋果公司為代表的智能終端廠商,推出的iPad、iPhone等產品價格昂貴,國內一些工薪族要花好幾個月的薪水才能買到。
“聯發科技利用量產規模,降低科技產品價格,讓大部分人都可以買得起智能手機,漸漸影響品牌手機,使它們越來越便宜,從而讓中國變成人手一部手機,甚至每人擁有很多部手機。”呂向正說,今后運營商的大多數補貼政策會偏向高端手機,試圖提高ARPU(即每用戶平均收入,目前用于衡量電信運營商業務收入的指標)值。
資費要降低
“美國和日韓已經進入移動互聯時代。”呂向正說,在這些國家運營商推行4G網絡,沒有多少阻力。因為消費者已經在使用移動互聯網了,應用種類多了之后,3G網絡的帶寬自然不夠用,所以用戶對4G的需求很強烈,運營商在推廣上就會很方便迅速。三星、宏達電推出的帶LTE和4G功能的手機,在美國賣得都很好。
“而還有很多國家連3G網絡都沒有,怎么上移動互聯網呢?最多在家上Wi-Fi或者接個一般網絡。我認為內地或臺灣省的情況介于上述兩種之間。”呂向正稱,中國市場移動互聯網的發展仍然面臨兩大難題。
“電池的問題無法在短期內取得突破。”呂向正分析,手機開著GPS、Wi-Fi或是3G網絡非常耗電。更有甚者,強調手機的輕薄短小,譬如,本來9.8mm的手機,現在薄到6.65mm,導致電池相應縮小,如果手機應用都打開,手機頂不了一上午就沒電了,根本無法實現移動互聯。
另外,呂向正認為,目前內地的移動網絡資費和日、韓等國及中國香港特別行政區相比仍然偏高。如果個人上網資費很貴,用戶就會先關掉網絡,等回家Wi-Fi開著再上網,那就不叫移動互聯。
對于推動中國移動互聯網發展的主導力量,呂向正表示,小米這種公司推出終端數量有限;而360、百度等互聯網公司一般不做手機,僅提供軟件應用;歸根到底,還是終端廠商具有標桿作用。如國際上的蘋果、三星,國內的中興、華為、聯想、酷派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