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通過對嘉興職業技術學院“訂單班”教學現狀、管理制度、運行模式的分析,從人才培養目標、資源共享、師資隊伍建設、專業課程設置著手進行深入思考,提出了規范訂單班協議書、推進企業共建課程、強化教學管理等對策。
關鍵詞:訂單班;現狀;對策;高職; 教學模式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2)09-0263-02
訂單班教學是高職教育服務于企業和區域經濟發展的有效結合形式,是體現高職特色的教學模式。訂單班教學應樹立“綜合崗位能力為核心,綜合職業素質為基礎”的質量觀,提出“理論知識夠用,實踐知識過硬”的指導理念。本文就高職訂單班教學現狀進行分析,并提出對策。
一、高職訂單班現狀
(一)政策指導
《浙江省教育廳關于“十二五”期間全面提高高等職業教育教學質量的實施意見》指出:要著力建設“政府主導、行業牽頭、校企合作”的人才培養新體制和機制,密切學校與行業、企業的全方位、多角度、深層次合作,深化“工學結合、校企合作、頂崗實習”的人才培養模式改革。探索建立“校中廠”、“廠中校”等形式的實踐教學基地,推動實踐教學改革。以培養生產、建設,服務,管理第一線的高端技能型專門人才為主要任務,堅持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走產學研結合發展道路的辦學方針。訂單班教學模式就是文件精神的體現。
“訂單作為一種契約,實際上體現著校企雙方的共同利益和追求,這種共同利益和追求是通過雙方的共同努力來實現的。”
(二)運行管理
1.實習基地建設:訂單班教學模式中的實習基地不只是簡單掛靠,而要由校企共同確定基地的實習目標、實習內容、崗位要求、技能水平及指導師傅,做到學生隨時可以按照事先確定好的方案進行實訓,做到每名實習學生有實訓任務、有實訓指導書、有實訓小結。
2.師資隊伍建設保障:由于訂單班教學實行“雙導師”制,企業帶隊師傅是必不可少的環節,建立相對穩定的校外兼職教師隊伍,保障企業人員的正常權益,充分發揮其教學積極性,是訂單班教學形式持續發展的基礎。
3.教學質量過程監控:要通過校企雙方導師、學生座談會、實習交流監控教學過程;要對學生完成工作任務情況進行記錄、跟蹤、分析;要通過企業督促實習指導教師的工作;在學生實習期間進行不定期督查。訂單班實踐是高職教學引入企業全面質量管理的契入點。
4.學生權益保障制度:緊密的“工學結合 校企合作” 是訂單班教學特點,訂單學生長時間在企業工作、學習、生活,其權益保障、安全保障等是訂單班教學模式健康成長現實問題。要培養學生的自我保護意識,從保險制度、企業支持等入手,建立良性循環的學生權益保障制度。
5.學生考核:考核應按照訂單班教學計劃執行,校內課程由專業教師完成;校外實踐教學課程由企業指導師傅評價、學校指導教師考核和學生互評進行。
(三)亟待加強之處
1.“小而散”現象:由于高職評估、辦學需要,往往各教學單位都“被”要求設立訂單班。而某些專業存在著因專業特性決定單個企業不可能大量用人(如文秘、財會等)、某些專業存在著因地區經濟規模尚未形成特定人才群需求、某些專業存在著因市場形勢變化較大而形成訂單“脫節” 等現象,故部分訂單班有班級人數少,教學內容變化較隨意等情況。這直接致使訂單班教學質量不穩定,協議違約時有發生現象。
2.教學內容設置與行業實際需要尚有距離:訂單班教學注重培養學生的專業技術能力與專業實踐能力。而在實踐教學運行也有理論教學多于實踐教學的現象。訂單班教學過程中有特色的自編講義少、校本教材內容往往落后于企業生產實際,形成教材建設滯后現象,其中滿足實踐教學的實訓指導書更是寥寥無幾。
3.學生流失現象存在:訂單班學生在完成協議年限后,流失率較高。原因來自企業文化熏陶不夠;對企業忠誠度未固;學生成長過程中思想變化,經受不住外界誘惑。
二、訂單班教學思考
1.人才培養目標:要根據企業對生產管理與經營需求,通過校企雙方的合作培養,使學生成為具備必要的基礎理論知識,了解企業生產經營情況與企業文化,具有較強實踐動手能力,適應集團一線生產管理與經營需要的高素質技能型人才。
2.資源共享:要切實發揮職業教育集團的資源整合作用,結合區域經濟,實現資源共享和優勢互補,形成教學鏈、產業鏈、利益鏈的融合體。積極發揮職業教育集團的平臺作用,建立校企合作雙贏機制,以合作辦學促發展,以合作育人促就業,實現不同區域、不同層次職業教育協調發展。
3.師資隊伍建設:訂單班教學要求校企共建師資隊伍,素質過硬的師資隊伍和合理的師資結構是保證訂單班教學質量的基本保障。在教學中要推行“雙導師”制,即每個學生都由學校指派的指導教師和由企業指定的指導師傅共同負責。重點內容要請企業骨干親自授課,將企業文化的精髓融入課程。
4.專業、課程設置:訂單班教學模式是高職院校專業設置和人才培養模式需求驅動的選擇。是專業設置服務于企業和區域經濟發展的有機結合。要引導專業建設上緊密跟蹤企業的發展,主動適應企業需求,調整布局,培養企業生產一線的緊缺人才。要著眼學生職業生涯成長和滿足訂單企業人力資源發展需求的原則設置課程體系,既遵循專業培養計劃,又兼顧到訂單班的特色。課程內容的選取由校企雙方共同商定,將企業的實際工作、生產標準引入課程,授課由雙方共同完成。
三、高職訂單班對策分析
(一)規范教學協議
學院、企業及學生三方要制定訂單班教學協議范本,企業全程參與從制定培養方案到實施以及整個培養過程。協議要突出教育屬性,避免出現學生“用工化”趨向。同時,培養方案也要符合用人單位的實際人才需求,明確學校與企業在培養人才方面的權利、義務和法律責任。
(二)推進專業、課程建設
1.從訂單班教學中發現由企業專家任職的課程所占比率偏低。要出臺政策鼓勵企業積極參與學校專業、課程建設,將企業先進的生產理念、管理方法、工藝流程融入教學,增加高職教育活性。訂單班模式是師資隊伍的建設的重要手段,一方面要增強訂單企業人員參與課程教學的數量和比例,另一方面要加強校企共同培養雙師型師資的力度,積極鼓勵專業教師深入訂單企業一線頂崗進修,開展多種形式的教學交流。要通過訂單班教學培養一批真正具有“雙師”素質的教師。
2.當前訂單班建設中合作編寫的校本教材較少。訂單企業應積極參與訂單班的課程建設,根據行業、企業技術領域和職業崗位(群)的職業資格標準,與專業教師緊密合作開發課程;專業任課教師要利用訂單企業資源,有效設計教學做一體的情境教學模式,并與企業共同制定考核方式。在教材編寫過程中,引入了工作在企業一線的作者,為教材增添了實踐性和可操作性。
3.訂單企業要加大支持力度和廣度。訂單企業不僅要共同制定學生參與企業頂崗實習的具體方案,全程參與實踐環節教學,還要與學校共同制訂頂崗實習任務書、實訓指導書等講義。訂單班學生要不定期參加企業實踐,特別是在企業有大型活動時到企業進行頂崗,以聯絡感情,深入企業文化。
(三)完善制度管理
建立培養對象的選拔和淘汰機制,進行動態化教學管理,實行學校、企業雙班主任制。訂單班培養對象的確定,要經過嚴格的選拔,充分堅持“雙向選擇”的原則,從而實現企業、學校和學生的“共贏”。訂單班的教學管理要規范化,校企應當共同完成訂單班的教學計劃及日常管理,通過健全的教學管理組織系統,平穩有序地運行。高職院校教學管理制度和企業生產管理制度在訂單班教學過程中,要進行面的統籌、點的融合。
(四)加強企業文化教育
由于生源等原因,有些訂單班經過雙向選擇后與訂單企業簽訂就業協議的學生還比較少,人員流失比較嚴重。學生對訂單企業的滿意度以及就業對口率既是訂單人才培養質量重要指標,也體現訂單企業能不能留住人才主要內涵。因此,訂單企業須注重對訂單班學生企業價值觀教育和業務培訓,使學生能夠了解并盡快融入訂單企業的企業文化中,較好地掌握企業崗位業務技能;同時,訂單企業也要盡可能地為學生參加各級各類技能競賽提供師資、場地、設備、技術等支持。
四、結語
中國正在成為制造業大國,企業空缺大批就業崗位;高職教育培養高技能人才,訂單班教學提供對口學生;故訂單教學是迎合社會、學校、學生需要的當代教學模式。教育具有自身的規律,訂單培養不同于企業訂單生產,僅是眾多教學模式中的一種。其教學形式不是一成不變的,它是一種動態化的進化過程,要求在實施與改革過程中不斷反思與積累,并進行調整與改善。
參考文獻:
[1] 李文權,桂和榮,等.“訂單式”教育人才培養模式研究及實踐[J].淮北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7,(4).
[2] 高光照.訂單教育實施中的管理制度研究——以溫州科技職業學院“華盛班”為例[J].職業技術教育,2009,(29).
[3] 魏小琳.對“訂單培養”教育模式的理性思考[J].教育與經濟,2008,(4).
[4] 胡芳,張智敏.對高職院校訂單式培養模式實施現狀的調查與分析——以武漢市三所高職院校為例[J].沙洋師范高等專科學
校學報,2010,(4).
[責任編輯 魏 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