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新時期,中國的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存在著網絡設施不完善、實施環境不容樂觀、隊伍建設相對滯后等問題。為此,加強新時期加強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應該強化認識,確保資金投入,完善校園網及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主題網站的建設;進一步優化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施環境;加強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隊伍建設。
關鍵詞: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問題;對策路徑
中圖分類號:G64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2)09-0265-02
“據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CNNIC)于2010年7月15日在京發布的第二十六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統計,2010年上半年,中國網民繼續保持增長態勢,截至2010年6月,總體網民規模達到4.2億,突破了4億關口,較2009年底增加3 600萬人。互聯網普及率攀升至31.8%,較2009年底提高2.9個百分點,互聯網普及率進一步提高。而這其中,大學生網民是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最活躍的網民群體之一。”[1]因此,切實做好新時期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至關重要,它對于培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合格建設者與可靠接班人具有重要意義。當前,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績,但也存在著諸多不容忽視的問題,這就需要我們對癥下藥,選擇正確的對策路徑,不斷提升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實效。
一、新時期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問題
新時期,中國的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存在著一些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網絡設施不完善
由于認識不足、未能及時轉變傳統思想政治教育觀念等因素,某些高校進行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網絡設施還不是很完善。完善的網絡設施是做好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前提與保證,倘若沒有完善的網絡設施,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便成了無源之水、無本之木。當前,某些高校不太重視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對網絡設施的投入比較少,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資金投入得不到保證,導致網絡設施不完善,上網的費用比較貴且網速比較慢,這也就使得在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主客體之間的信息交流出現了嚴重的不對稱現象;或者是造成網絡設備的閑置及老化現象;或者是校園網絡的防范能力比較差,不能安全穩定運行等。上述現象都對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順利開展形成了一定的阻礙。網絡設施的不完善還體現在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主題網站的不完善,畢竟設施不但包括硬件設施,也包括軟件設施,前文所說的屬于硬件設施的范疇,而這里所說的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主題網站屬于軟件設施的范疇。當前某些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主題網站設施不科學,對大學生的吸引力不強,內容枯燥單調,形式化現象嚴重,點擊率不太高,有的甚至是零點擊率。
2.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施環境不容樂觀
由于網絡具有虛擬性的特征,網絡上的東西也是良莠不齊、魚龍混雜的,這也導致了在新時期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施環境不容樂觀的狀況。由于西方國家對于網絡信息流動的方式及內容擁有很大的話語權,這也產生了某種程度的“信息霸權”。據有關資料的不完全統計,在所有互聯網信息當中,英文占據著絕對主導地位,它的信息量大概在80%以上,而中文信息所占的比例卻還不到可憐的5%。不僅如此,互聯網上的信息也是很龐雜的,正面的與負面的、積極的與消極的都混在一起,增加了信息甄別的難度,據不完全統計,網絡上的色情圖像就達45萬種以上,無益信息所占的比例也將近達到了50%。上述現象的存在,對于還處在“三觀”形成關鍵期的高校大學生來說具有不可忽視的重大影響。此外,還有一個很重要的方面,那就是互聯網監督機制的不健全,最明顯的體現就是相關法律法規建設的相對滯后。由于新情況及新問題的不斷出現,原有的關于規范網絡的一些法律法規或者相關規章制度已經不能適應新形勢的需要。某些關于網絡違法、網絡犯罪的規定過于原則化,過于籠統,其操作性如何還有待考量。由于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起步不是很早,某些高校雖制定了一些約束網絡行為的規章制度,但真正意義上的關于規范高校大學生網絡行為的相關規章或者條例還沒有。所有這一切都清楚表明,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施環境不容樂觀。
3.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隊伍建設相對滯后
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隊伍是實施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體,他們是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組織者與調節者,直接關系到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能否切實貫徹落實。當前,“高校缺乏既懂思想政治教育理論又懂網絡技術的‘復合型’人才。雖然各高校為增強網絡教育都采取了一些措施,如組織各種計算機技能培訓班;從懂網絡技術的教師中選拔一些老師從事輔導員工作等,但這些措施根本實現思想政治教育與網絡技術融合還有很長一段距離。”[2]這一切都表明,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隊伍建設相對滯后。
二、新時期加強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對策路徑選擇
對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江澤民同志曾經說過這樣一段話:“面對新形勢、新情況,思想政治工作者在繼承和發揚優良傳統的基礎上,必須從內容、形式、方法、手段機制等多方面努力進行創新和改造,特別要在增強時代感,加強針對性實效性、主動性上下工夫。”[3]因此,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也要與時俱進、審時度勢、不斷開拓創新,多在如何增強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滲透力及實效性上下苦功。針對當前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上述情況,應該切實采取以下措施以加強新時期的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1.強化認識,確保資金投入,完善校園網及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主題網站的建設
做好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強化認識是前提與保障。高校應該站在與時俱進的戰略高度,強化認識,切實認識到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以及必要性,認識到這是大勢所趨,不斷加深對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解。在強化認識的基礎之上,高校也應該確保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資金投入,應該在學校預算中安排進行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專項資金。通過確保資金投入,高校要不斷完善校園網及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主題網站的建設。一方面,通過資金投入,為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順利開展配備必要的網絡設施,確保校園網運行的高校、安全與穩定,逐漸完善校園網的建設。另一方面,要加大對于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主題網站的資金投入,完善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主題網站的建設。要“建立起具有特色的思想政治教育專題網站,充分發揮‘滲透式’的隱性教育功能,根據學生的學習、生活、娛樂等方面的需要來建立網站,把學生真正想聽的,想看的,想了解的內容加入網站中。開展豐富多彩的網絡思想政治教育活動,如通過開設BBS,設立專題論壇,開展網上科技文化活動,開展網絡心理咨詢等活動,真實的了解大學生的思想動態,高效的了解大學生的思想動態、心理狀況、行為特征和道德狀況,解決他們生活中的問題,以達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4]。
2.進一步優化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施環境
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施環境不容樂觀是當前中國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一個重要問題,有鑒于此,應該要進一步優化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施環境。進一步優化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施環境應該從兩方面入手:一是要強化網絡立法,進一步對網絡行為進行規范。國家應該依據互聯網本身的特征,強化網絡立法,特別要注意法律法規的實用性與可操作性,原則性的規定可以少一些,實際可操作的規定應該多一些,對于什么網絡行為是違法的,什么網絡行為又是涉及犯罪等問題,都應該進行明確的規定。而各個高校也應該參照國家有關約束網絡行為的法律法規的規定,根據本校實際,出臺網絡管理的相關規章制度,使本校的網絡管理切實有章可遵。二是要充分運用科技手段強化網絡監督。要切實通過科技手段,強化網絡監督,凈化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網絡環境,預防不健康的或者有害信息在互聯網上的傳播,確保網絡的健康以及信息的安全。
3.加強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隊伍建設
思想政治教育隊伍是關系到思想政治教育目標、內容過程、評估、領導能否得到貫徹落實以及思想政治教育活動能夠取得成效的重大問題。《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見》也強調要“加強網絡思想政治教育隊伍建設,形成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體系,牢牢把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主動權”[5]。當前,在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當中,存在著隊伍建設相對滯后的狀況,嚴重影響了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實效。為此,應該切實加強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隊伍建設。加強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隊伍建設也應從以下兩個方面入手:一是要加強對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培訓,提升他們的綜合素質。高校可以舉辦一些有關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講座、報告、經驗交流會等。當然,也要加強電腦知識的培訓工作,使他們更加熟練地操作電腦,掌握必要的有關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網上操作技巧。二是要健全激勵機制。在職務晉升、福利待遇等方面要給以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政策支持,對在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表現優秀的先進個人或者先進集體進行必要的物質以及精神獎勵。通過上述措施的實施,進一步提高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工作積極性。
參考文獻:
[1] 劉西金,劉曉黎.基于網絡時代視閾下的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J].網絡財富,2010,(9):27.
[2] 易俊忠.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面臨的問題及對策[J].宜春學院學報,2011,(2):7.
[3] 江澤民.在中央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的講話[N].長江日報,2000-06-29(1).
[4] 易俊忠.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面臨的問題及對策[J].宜春學院學報,2011,(2):8.
[5] 張耀燦,邱偉光.思想政治教育學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責任編輯 魏 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