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月14日,中興通訊發布前三季度業績預告,預計2012年前三季度凈利潤同比下降254.42%至263.78%,虧損額為16.5億元至17.5億元。15日股市開盤,中興通訊跌停。收盤時,中興通訊總市值下降至325億元。與此同時,五糧液因為三季度業績大幅預增而逆市大漲,總市值攀升至1316億元。
中興通訊總市值與五糧液一度難分伯仲。2006年4月21日,中興通訊總市值為252億元,五糧液總市值為250億元。其后二者走勢逐漸分化。2006年4月至今,中興通訊在跌宕起伏中僅實現總市值溫和增長,從252億元增長至325億元;而五糧液總市值大幅增長,從 250億元猛增至1316億元。6年前,1個中興通訊可以換1個五糧液,如今4個中興通訊才抵得上1個五糧液。
不同的版塊,不同的行業,僅就數字進行對比,證券分析人士戲稱:中國高科技不如老白干。
中興通訊總裁史立榮17日承認,公司在戰術和執行路徑上存在問題。業績不佳,中興內部的原因不容忽視,中興巨額虧損更是當前全球電信設備市場不景氣的直接反映。
就全球電信設備市場來看,一方面受全球金融危機影響,市場整體蕭條。另一方面,電信運營商剛剛完成移動通信從2.5G到3G的升級換代。4G技術雖已成熟,但仍處在試商用的階段,全面替代3G還需要數年時間。處于從3G向4G升級的空檔期,是電信設備市場需求不旺的另一個重要原因。
在這樣的背景下,五大電信設備商業績上半年均不理想。除中興外,阿朗、諾西也出現巨額虧損,只有愛立信和華為兩家盈利。愛立信凈營收同比下降63%,華為利潤同比下降22%。
可是話又說回來,雖然老白干與高科技沒有直接的可比性,但支撐五糧液強勁業績的企業核心競爭力,對我國高科技企業確實有所啟示,可以借鑒。
首先,五糧液是長期以來立足于國內需求形成的技術、產品與服務能力。近年外銷不斷增長也是因中國國運漸強、向外幅射所致。中國人口眾多,通信需求巨大。國際電信聯盟11日發布年度報告《衡量信息社會發展——2012年》稱, 中國的信息通信技術普及率和價格可承受性在全球155個經濟體中排在第78位,韓國排位居首。可見,拓展國內電信需求潛力巨大。如能進一步立足國內需求發展出自主的技術、產品和服務,中國電信設備行業的前途無量。
其次,五糧液立足于高端產品,在做好高端酒的基礎上,中低端產品全面推進。做好高端一方面能不斷鞏固品牌影響力,另一方面能帶動中低端產品全面推進。五糧液做好高端的特色與蘋果有異曲同工之妙。蘋果每次都是先做好一款高端產品,然后再開發中低端。對比我國包括電信設備商在內的高科技企業,弱就弱在高端。高端站不住,中低端產品只能靠低價位,以價格戰而不是以品牌影響力打開和占領市場,顯然格外被動。
做企業,業績才是硬道理。中國的高科技應該學學老白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