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恩福集團,一家從事汽車密封與減震控制零部件制造的企業。其分布于全國各地的辦事機構和銷售中心以及三大生產基地,大量的設計圖、文件以及工作郵件,這些都決定了IT系統對于這樣一家企業的正常生產有多么的重要。
蘇州工業園區,長三角一顆璀璨的經濟明珠,其GDP已經突破1000億元。如此規模的工業園區,背后的強有力支撐來自于園區各政府管理部門業務信息系統的高效運轉。
一個是典型的SMB制造業,一個是工業園區的管理機構,盡管它們之間有諸多的不同,但在一點上是相同的:在它們各自的IT系統中都運行著來自同一個廠商的存儲產品——戴爾存儲。
日前,在京杭大運河流經的城市——美麗的蘇州,以“流動數據,源于設計”為主題的2012戴爾存儲論壇就伴隨著古老運河的流水聲,述說著戴爾存儲“流動”的真諦。
三步轉型
如果在5年前,相信對戴爾的了解絕大部分源自戴爾的PC機或筆記本電腦,而戴爾的存儲產品基本沒有太多的聲響。但5年后的今天,戴爾已經實現了轉型,快步進入企業級市場,其在存儲業界的地位已經變得舉足輕重。
“戴爾存儲的戰略其實就是以流動數據架構為核心進行三步走,即收購、集成、創新。”在2012戴爾存儲論壇上,戴爾企業級存儲業務部副總裁兼總經理Derren Thomas進一步解釋說,“流動數據”是戴爾存儲的核心理念,在這一架構下,對于適合的技術,戴爾就采取收購的策略,對其張開雙臂,攬入懷中;之后,對來自不同廠商的產品進行集成,打造戴爾存儲產品的基因;在此基礎上創新,以提供全新的客戶體驗。最終用中端產品改變企業存儲的經濟性,為中端產品提供高端功能。
的確,從2007年開始,為轉型進軍企業級市場,戴爾就將目光投向了在存儲、網絡、安全、軟件、服務等領域有特色的廠商,開始了有計劃、有步驟的收購行動。至今,戴爾已經收購了20多家廠商,直接與存儲相關的廠商就有六七家,包括EqualLogic、Exanet、Ocarina Networks、Compellent、RNA以及今年剛收購的數據保護軟件廠商AppAssure,這其中不乏一些為業界所稱道的很成功的收購。例如2007年對EqualLogic的收購,兩年時間就使其業績達到10億美元,而用戶數增加了8倍;2010年年底收購的智能存儲廠商Compellent,使戴爾的存儲解決方案上了一個臺階,Compellent的“流動數據”理念也成為戴爾存儲的旗幟,并被發揚光大。
盡管收購戰略需要眼光,但畢竟雄厚的資金是前提。相比較而言,對所收購廠商的產品進行有效集成似乎更考驗一個公司的文化,業界不少原本著名的品牌,被收購后從此就銷聲匿跡了,這樣的例子不勝枚舉。不過,像EqualLogic、Compellent等是幸運的,至今它們仍然響亮地存在于戴爾存儲的產品線中,而各自的優勢技術也已經集成到戴爾的其他存儲產品里。同樣,被收購廠商原有的員工多數也選擇留在了戴爾,目前戴爾大型企業事業部亞太區存儲業務部技術總監許良謀就出自EqualLogic,而戴爾全球商用渠道企業系統及方案部大中華區總經理、區域銷售總監陳杰則曾經是Compellent中國區的總經理。
創新是戴爾存儲的第三步,也是關鍵的一步,它將給最終用戶呈現出戴爾存儲的價值所在。Derren Thomas介紹了戴爾在創新過程中所遵循的八項宗旨和原則,即動態分層、最大化的效率、完美互補、創新的許可模式、原生的云集成、橫向擴展的設計、自我保護和最佳擁有體驗。按照以上原則,戴爾不斷豐富存儲產品線,并為用戶提供端到端的解決方案。
Derren Thomas表示,戴爾流動數據架構未來的技術方向主要在三方面,即將對陣列以外的數據實施戰略性的分層;將任意應用備份和恢復到云;實現與平臺無關的向內擴展、向上擴展或橫向擴展。
“綁定”用戶
被廠商綁定常常是用戶采購IT產品時忌諱和極力避免的事,因為這可能帶來一定的風險。但從另一方面講,一家企業不同階段采購的產品均來自同一廠商,主動“綁定”,這不得不承認其產品所具有的魅力不小。恩福集團就是這樣一家企業。
“恩福集團2005年開始采用戴爾的產品,在EqualLogic的產品上構建了Exchange郵件系統。2009年,我們建立了上海數據中心,之后又在無錫建立了第二個數據中心,分別支撐郵件系統和ERP系統,同時兩個數據中心還通過異步復制實現了數據的同步,互為備份,而其中的存儲系統都是采用EqualLogic產品。”恩福集團(中國)IT經理姚友丁表示,EqualLogic簡單易用,性價比高,管理軟件豐富且全部免費,可在不增加任何軟件費用的基礎上,實現兩臺EqualLogic之間的異步復制,而且異步復制設置非常簡單、實用,從而提高IT效率,更好地實現業務目標。
蘇州工業園區計算機信息中心主任袁飚則對戴爾的服務贊賞有加。蘇州工業園區創立于1994年,由于園區是與新加坡合作建立的,因此,信息化引入較早。目前,園區的IT系統平臺已經實現了服務器、存儲和網絡的虛擬化,從原來的100臺服務器支持30~40個應用,發展到今天僅10臺物理服務器上跑著300多臺虛機,支撐著幾百個應用。袁飚說,園區2010年決定建設私有云平臺,而存儲系統的構建是他們要做的第一步。“在我們的數據中心里,現在除了戴爾早期的存儲產品和EqualLogic產品外,還有Compellent的產品。”不過,袁飚最欣賞的是戴爾周到的服務,使他們與戴爾之間一直保持著密切的合作,尤其是戴爾免費提供了幾乎涵蓋所有功能的存儲管理軟件,這讓袁飚少了一些對IT預算的煩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