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藏品炫富,室無藏品不雅”的現代收藏價值觀體現了當今悠閑雅致的生活理念,也體現了現代人睿智的投資之道。藝術品收藏歷來都是品格的象征,而近幾年來更是成為一種投資手段。藝術品本身包含了我們每一個人的智慧,一種審美能力水平,可以欣賞,也可以收藏,又成為一種流動的資產。
藝術品的收藏與投資,既為品質生活所求,亦為投資理財之道。中國的藝術品收藏正在迎來黃金時代。
王正悅先生是很有影響的當代書畫投資人。他1988年開始投資中國書畫,見證了中國當代藝術品市場的發展歷程,并對推動和促進藝術品市場的發展起到了積極的作用。在引導人們正確投資中國畫和規避投資風險方面做出了重大貢獻。他指導和引導的書畫商和收藏者無—風險,并取得了豐厚的回報,通過他的引導幫助的一大群人中,少的賺幾十萬,多的六七百萬。
個人收藏經歷
王正悅先生介紹說:他買的第一幅書法作品是沈鵬先生的,”當時我買沈先生的書法作品一平尺僅50元”;買的第一幅畫是黃胄先生的,當時黃胄先生的作品每平尺是500元。現在沈鵬先生的作品每平尺是近2萬元:黃胄先生的作品每平尺是15萬-20萬元,22年來當代優秀畫家書法家的作品翻了300-400多倍,遠遠超過房地產等投資,而且毫無風險。
談起剛剛對藝術品投資收藏產生興趣的時候,王先生回憶道:“我是從1987年開始進入當代藝術品投資領域的,那個時候藝術品市場還處在萌芽狀態,書畫家的作品和收藏者交易基本上還是很零散的,我借了2000元從山東青州蒙頭蒙腦地跑到北京來,到當時的中國書協副主席沈鵬先生家里買了5幅作品,又征求沈鵬先生的意見,拿著沈鵬先生的介紹信到炎黃藝術館在黃胄先生那里1000元求了一幅作品,這就是我第一次求購藝術作品的經過。”
王正悅的投資與收藏之道
王正悅先生也是由不了解不精通開始做起。“1987年開始我對中國書畫藝術方面并不了解,就是現在我也只是憑著這20多年來對藝術的感悟,對評判藝術品有點感覺,但那都是皮毛而已。總地來講,我就是用了一個十分簡單的辦法來選擇藝術家,我不懂就找懂的人來告訴我。比如在選擇山水畫家時我就聽當今一流山水畫家的意見和建議,讓他們給我選擇和評判投資的對象,假如5位畫家有4位選擇同一個人,我就敢大膽地去投資,還有就是讓優秀的畫家給我推薦,然后再找其他畫家給我作參考,我從來不盲目或者說武斷地選擇一個畫家投資,這也是我20多年來沒走彎路的訣竅吧。”
為新手支招
當被問及投資當代藝術品有沒有捷徑可走時,王正悅先生淡然地回答道:“捷徑是有的。”在外人眼里藝術品投資是霧里看花,糊里糊涂的,但是在資深投資收藏者的心里誰的應該投資收藏,誰的不應該,心里明白著呢,其實知道誰的作品值得去投資就行了,就那么幾十位好的藝術家,只要針對這些藝術家作品去投資,價格高點低點不是主要的,主要的是你買對了就行,高一點沒關系,價格很快就漲上來了,重點是不要買到贗品。新手一定要找有良心、有責任心的資深人士學習交流,給你做投資收藏的參謀,這樣做避免走彎路,藝術品投資收藏的彎路是走不起的。
現在的藝術品投資收藏市場雖然正在向成熟化發展,但是大部分人還是不懂,十分盲目,一定要選擇優秀的藝術家去投資,藝術家藝術成就的大小決定了你投資的成功和失敗。自己不懂可以多去了解。堅決不投資收藏藝術造詣不深的畫家和書法家的作品,投資對象寧少勿多。還有投資失誤或回報率低最重要的一點就是有的人根據自己的個人喜好去投資。好多人都說我喜歡誰誰的作品,就去買了,卻不去注重這個畫家在藝術上的貢獻和學術成就,完全根據自己的喜好去投資和收藏;還有的人選擇那些有名氣和在美協有職務的書畫家,什么理事了,什么副主席了,這個畫家和哪個國家領導人認識了;吃過飯了;合過影了等等,其實一個畫家就是連一個省的美協會員都不是,只要他藝術成就突出,作品就有收藏意義和投資價值,否則,他在美協的職務再高,作品也不具有投資收藏的價值。有的人我給他推薦很有收藏價值的作品讓他收藏,因他說看不懂或不喜歡就不去投資和收藏,反而根據自己的喜好去買了很多畫,錯過了很好的投資機會不說,主要的是大量的資金變成了一些沒有意義的畫作,收藏沒有價值,賣也沒人要。最后后悔得要命,這樣的人我接觸過不少;再一個你就是投資也好,收藏也好,一定要鑒別好作品的真偽,現在假畫泛濫,制假手段高明,在這方面一定注意,要找人
王正悅看當代藝術品市場現狀
王正悅說:現在當代藝術品市場看似紅火,在我看來實際是紅火里透著清冷。其實藝術品市場上一平尺的作品能超過幾萬、十幾萬、幾十萬的沒有多少人,大概不會超過50位。超過幾十萬一尺的畫家也就幾位。當然,價格高不代表他藝術成就高,價位低并不代表藝術成就低,但是這些現在價位比較高的畫家有相當一部分是很有藝術成就和學術地位的,對中國的藝術創作和發展做出了突出貢獻。人們把這些藝術家的作品價位感覺過高是與不懂藝術價值有關系,不管是收藏的也好,還是做畫廊的也好,真正懂藝術的人有幾個?不懂藝術,缺乏對藝術的理解和認識,看不到他們藝術成就的價值,他們把藝術家用幾十分鐘、幾個小時畫的一張畫就能賣幾十萬、幾百萬,去和一棟房子、一輛好車和自己一年的工資、一個老百姓一輩子的辛勤勞動所取得的報酬比較,普通人肯定接受不了,在他們眼里,那就是一張紙,怎么能賣那么多錢呢?其實這就是一個人價值不同所創造的價值也不同,再說現在富裕的人也多,人們的綜合素質、文化藝術修養和生活品位都有很大的提高,喜歡藝術品的人越來越多,藝術家的藝術成就也被人所認識,看到了藝術品的投資收藏價值,價格高低分得越清楚,說明藝術品市場也正在成熟。全國畫家幾萬人,真正值得投資收藏的也就幾十人,頂尖上的藝術家也就是幾位,現在喜歡收藏的人那么多,而一個畫家一年也就是畫幾十幅,多的幾百幅,根本應付不過來,價格能不漲嗎?但是一張作品幾十萬甚至幾百萬,對普通人來講的確太高了,甚至高得離譜,其實應該理解他們為什么這么想。但叫我說來,當今真正有成就的、在歷史上能站得住的藝術家的作品,價格還遠遠沒有到位,甚至有的低得可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