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汽車售后市場正在呈現出巨大的機遇。近年來,隨著汽車市場容量的擴大,消費者對于汽車售后服務的需求也在不斷增強。然而,在中國,這一市場卻一直處于兩極分化的狀態,除了以銷售為導向的4S店,就是被人們戲稱為“路邊攤”的獨立汽車維修店。汽車4S店往往位于城市邊緣地帶,很難滿足消費者經濟性和便捷性的需求;類似“路邊攤”的獨立汽車維修店則存在惡性競爭的情況、整體服務意識欠缺、產品質量堪憂。這就意味著,既具有專業化、標準化服務,又具有便民性特點的連鎖汽車售后服務中心有著巨大發展機遇。
2003年2月,米其林在中國建立第一家馳加汽車服務中心。經過多年的經營,我們在標準化和專業化服務上面積累了很多經驗。而近年來,隨著數字技術的發展,我們也看到很多基于數字技術的行業發展機遇。
以社會化媒體的應用為例,馳加今年開始了一個微博賬號“矩陣化”的項目。在這一項目中,我們不但建立了“馳加中國”總賬號,還有10個全國地區委員的門店賬號配合。品牌總賬號會發布以售后保養、行車保養等為主的專業知識,地區賬號則會發布一些服務客戶記錄與感受等。這樣,信息就可以從單點到多點,變成一個矩陣。
事實上,汽車保養類話題并不是大眾的興趣點所在,因此在微博上的用戶關注度也很難像杜蕾斯這樣的品牌那么高。這就要求品牌結合自身特點,把這一平臺作為提升自己專業服務的溝通平臺。
首先,通過專業類養護知識的發布,可以建立起自己的專業形象。當然,這種溝通并不是以高高在上的姿態發布信息,而是要平等對話,拉近與消費者的距離,增強消費者對于汽車售后服務的關注度。
其次,如何處理負面信息也極為關鍵。“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里”,雖然對于汽車服務中心來說,線下的標準化操作管理才是核心的東西,但網絡上的負面信息也不可忽視。如果由于產品質量或者服務欠缺,導致網上出現負面信息的話,不能通過刪帖等硬性的方式去處理,而是要以開誠布公的姿態與消費者溝通解決方案。
當然,如果服務沒有得到消費者認可,說明服務本身是有問題的。因此,在微博等社交平臺與消費者的溝通,也是品牌改進服務,不斷提升自身專業化、標準化服務能力的一個重要方法。
第三,社交媒體可以作為消費者洞悉的一個重要渠道。消費者喜歡什么?對于汽車養護有哪些需求?這些信息都是可以從日常溝通中得出的。
此外,對于數字技術還有一個重要的應用,就是數據庫的建立。以前很多連鎖加盟商都是靠厚厚的維修單記錄客戶信息,哪些客戶需要重點維護關系?什么車型是門店的主要客戶源?針對這些車型應有什么樣的庫存、制定什么樣的價格策略?這些問題都是不清楚的。而有了數據庫之后,情況則大為不同。品牌可以根據客戶的車型、消費者習慣、進店頻次等基本信息的記錄為其提供更好的服務,也可以提高自身的管理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