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永遠不會忘記:1998年8月30日,就是在那一天,高安市委組織部的一名科長帶著我到審計局報到,就這樣,我成為了一名光榮的審計工作者。離開了軍營、離開了部隊戰友,從部隊到地方,從一名部隊軍官到一名審計干部,可以說是我人生又一次重大轉折。和許多同齡軍人相比我是非常幸運的,在部隊當兵我提了干,當上了一名威武的人民解放軍的軍官,是多么的榮耀和自豪,脫下了軍裝,轉業到地方,又被組織分配到審計局,走上審計工作崗位。所以我時常想,怎樣做才能對得起這份工作,才能無愧于審計事業的光輝和神圣呢?我曾悉心請教過許多老同志,他們對我說,只要好好干,前途一片光明。但也有同事勸我說,你年紀40歲了,再干也沒有多大出息。面對種種回答,我也曾一度茫然與困惑,然而,當我親眼目睹身邊的許多同志愛崗敬業、默默耕耘的感人事跡的時候,當我感受到審計人員是那樣的齊心協力、團結向上的時候,我就覺得我是一名審計人是多么的光榮,我在心中對自己說:要盡快融入到審計工作中去,熱愛本職,勤奮工作,虛心好學,任勞任怨,以苦為樂,無私奉獻。
十四年了,時間見證了我和同事們的艱辛和歡笑。使我懂得了什么叫恪盡職守,什么叫無私奉獻,什么叫開拓創新,什么叫銳意進取。
想想也是,我們審計人員,又有誰會選擇落后呢?我們審計人員,又有什么做不到的呢?
曾幾何時,記得我當辦公室主任的第二年,局領導交辦要我趕寫一份匯報材料,時間緊,我加班加點,晚上剛好又停電,點著蠟燭查閱資料、認真撰寫,化逆境為順境,憑著我是一名審計人這個信念,圓滿的完成了材料寫作任務,受到了局領導的好評。
曾幾何時,高安市政府部署撰寫審計年鑒,從審計局成立以來二十年的審計年鑒,時間之長、跨度之大、審計資料之多,可想而之。我在做好辦公室日常工作的同時,單獨承擔起這個任務,我抓時搶刻,擠時間或利用雙休日,經常加班加點查找整理資料。烈日炎炎的夏天,我在審計檔案室翻看審計檔案,查閱審計資料,每天都是滿頭大汗,汗水濕透衣背,可當我查到一個又一個審計數據,找到一份又一份審計資料,所有的勞累瞬間化為烏有。
曾幾何時,由于工作需要,我被組織上提拔為局黨組成員,我帶領審計組人員完成一項又一項審計任務,我清楚的記的,在一次對五個鄉鎮二十多個行政村沼氣池建設資金進行專項審計調查,用了七天的時間,早上八點出發,晚上八點回家,猶如做工一樣準時。彎彎曲曲的山路是我們審計人員每天必經之路;天晴下雨的鄉村路上留下我們審計人員的身影。種種艱辛總是和歡笑在一起,因為我們有一個堅定的信念,我們是一名審計人。
在我們身邊,還有許許多多優秀的審計干部,他們為了工作,舍小家,顧大家。為了取證材料的準確翔實,他們犧牲了多少個節假日,放棄與親人的團聚,投入到枯燥無味的數字和報表中;為了審計報告的及時上報,他們夜以繼日,苦思冥想,寫出了一篇篇有份量、有問題、有情況、有建議的審計報告;為了保護國家和人民的財產不受侵占,他們日夜守衛,不敢有絲毫的懈怠,有人累倒在工作崗位上,有人帶病堅持工作,有人父母身體不好不能照顧,有人孩子年幼無瑕顧及等等。正是因為有了審計人員的辛勤工作和無私奉獻,才鑄就了高安審計工作的輝煌成績,才開創了高安不斷發展的審計事業!
(作者單位:高安市審計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