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改制作為內容生產提供商的天視衛星公司,以創新的思路銳意進取,在不到一年的時間就以品牌欄目、自制大劇產生巨大影響力,推動天津衛視迅猛提升。在天津衛視頻道總監、天視衛星傳媒總經理孔令泉看來,要想更好地實現電視產品價值的最大化就必須進行更多種形式的探索,采取各種合作共贏的價值取向。在這一思路的推動下,配合著一系列重拳組合,天視衛星公司力爭在未來兩年上市。在孔令泉的帶領下,這支年輕的隊伍朝氣蓬勃,他的氣質決定了天視衛星的氣質:理想、熱情、求新。樂為天下先,這不僅僅是一句口號,而是天視衛星團隊堅持的信念。
順應時代而生邁出堅實一步
2010年6月18日,天津電視臺緊跟市場變化的腳步,出臺了新舉措,成立了天視衛星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天視衛星從一出現,就肩負著創新實踐新體制、提升天津衛視內容品質、開拓全國市場的重任,作為天津衛視非新聞類節目的內容提供商,天視衛星先后創作推出《今夜有戲》、《非你莫屬》、《愛情保衛戰》、《王者歸來》等多檔周播及日播欄目,確立了頻道主打欄目、頻道大型活動、頻道全年播出劇目三個重點突破口;發揮體制優勢,與市場接軌,利用各種市場手段,在很短的時間里,使天津衛視的整體面貌和全國收視排名有了突破性進步。2010年底,天津衛視收視率全國排名從第十二躍居第七,2011年上半年到2012年上半年,天津衛視收視穩居全國前六,并向前五邁進。2012年5月,一周內有三天全天收視位列全國第一,在省級衛視中表現搶眼。
天津衛視的突圍
天視衛星傳媒在為天津衛視平臺提供服務的同時,也充分利用自身在行業中的優勢地位,統籌兼顧規劃公司各項業務,以市場化經營的手段謀求發展。2012,天視衛星明確提出“樂為天下先”的發展口號,以理念為先、體制為先、創新為先、大劇為先、模式為先、人才為先為宗旨。天視衛星進行了一系列有探索性的嘗試,形成一系列有效的競爭機制,漸漸將市場做大、做強。不僅僅局限在電視節目的制作上,而是逐步形成自己的品牌特性,形成一個立體型的營銷體系,從制作商轉為提供商,與市場接軌。天視衛星總經理、頻道總監孔令泉不止一次地強調說:“天視衛星不僅僅停留在節目的制作方與提供方,而是針對市場,進行發行以及版權分銷并與新媒體進行廣泛深入的合作,共同經營電視產品,把之前電視方單一的模式轉變為多種渠道,多向發展,擴大產業規模,構成立體式經營模式。吸引國外優秀企業的營銷運作方式,才能夠打造全媒體銷售的新格局。”
體制為先
公司化運營,是天視衛星傳媒所堅持的理念。衛視頻道與公司的二元結構,使得二者在內容創作與頻道運營上協調統一,能夠更加合理地分配優勢資源,全面提升頻道與公司的整體影響力。
天津衛視、天視衛星積極與市場接軌,靈活調整運營模式。使得廣告經營自獨立運營至今取得了良好效果,天津衛視上半年的廣告收益比去年同時段增長40%,使得整體營銷取得新的突破,廣告經營模式更為靈活,平臺影響力得以進一步提升。
創新為先
類型創新:中國第一檔真實職場招聘節目——《非你莫屬》
天津衛視《非你莫屬》誕生前,全國求職人群達4000萬,潛在“跳槽者”達3500萬,在此社會問題日益嚴峻的形勢下,該欄目作為搭建大眾立業夢想的橋梁應運而生,為求職者提供了一個展示的平臺。自欄目開播以來,收視率和影響力快速攀升,在35城市收視份額突破2%,同時段省級衛視收視排名躋身三甲。
自2010年底《非你莫屬》開播至今共播出116期,有200多家企業提供就業崗位,466位求職者站上舞臺,305位求職者成功應聘,158位與企業簽訂長期勞動合同。在《非你莫屬》的節目中,將選手應聘全過程直觀地展現在觀眾面前,十分符合人們的求職心理,也呈現求職者臺下的真實狀態,節目為不同群體、不同類型的求職者提供職位,其中不乏讓人記憶猶新的內容:地產界大亨潘石屹拋出35億銷售額的銷售總監職位;勵志女孩宋勤身殘志堅,用自己的自信與能力獲得了心儀的職位;52歲助理哥陳平,用真誠打動波士團,成為《非你莫屬》史上年齡最大并應聘成功的求職者等等。
《非你莫屬》從2010年10月開播,歷經百期,從國內求職類節目的空白開始創新,不到兩年的時間,成長為具有“求職風向標”意義的品牌欄目。央視索福瑞的周數據顯示,《非你莫屬》的平均收視保持全國前三之列,節目視頻網絡點擊率過億。
錯位創新:中國首檔“后婚戀”情感節目——《愛情保衛戰》
當全國衛視都在大搞“相親”、“速配”的時候,《愛情保衛戰》將視線聚焦在“相親”、“速配”、甚至是“熱戀期”過后的青年男女,它所展現的是更加真切和可信、深入與踏實。在全國都在相親熱的時候,《愛情保衛戰》大打差異牌開拓更為廣闊的收視人群。節目中講述的是普通人的愛情故事,帶有很強的普遍性,可以與觀眾產生共鳴。自開播以來,節目收視在全國35城市收視份額突破2%,省級衛視綜藝節目競爭最激烈的周六晚間時段,《愛情保衛戰》的單期收視過1%,穩定在全國前三。
2012年,在廣電總局對娛樂節目的嚴格監管之下,衛視頻道的節目編排也有了很大的調整,各衛視頻道的節目都集中在周六、日兩天播出,周六、日的競爭形勢更加嚴峻。在此形式下《愛情保衛戰》進行局部改版,將原有58分鐘時長擴充至78分鐘,加入明星夫妻獻上“愛情保鮮計”,全面提升節目品質。節目多期過1,占據周六晚間前三甲的寶座。2012年《愛情保衛戰》將推出一系列主題活動,在7月間推出“火熱愛情季”,包括異國戀專場、勵志專場、黃昏戀專場以及我為運動狂專場,全方位營造愛情氛圍,提升節目關注度。
回歸創新:模仿類節目《王者歸來》顯經典懷舊氣質
天津衛視巨星模仿秀《王者歸來》第二季在每周四晚間21點21分播出。第二季繼續由趙忠祥擔綱主持,首期楊鈺瑩模仿專場創下本地8.6%,全國同時段1%;第二期鄧麗君專場迎來本地8.86%,全國同時段1%,位列全國同時段排名第二的高收視,為天津衛視2012年大型季播節目打響了頭炮。
節目開播開始,趙忠祥主持節目成為了全國關注的焦點,第二季趙忠祥延續幽默調侃風格,70歲高齡主持節目仍然在現場掌控自如。《王者歸來》第二季將在嘉賓設計、舞臺場景上給觀眾帶來新鮮的視覺體驗,除了延續上一季的鄧麗君、張國榮、邁克爾?杰克遜、劉德華等模仿陣容之外,第二季節目還將增加周杰倫、費玉清、周華健等明星。
跨界創新:中國首檔爆笑脫口秀《今夜有戲》
《今夜有戲》是天津衛視在國內首創的第一檔集娛樂訪談和爆笑喜劇演繹為一體的日播綜藝脫口秀節目,由郭德綱首次獨挑大梁擔綱主持,邀請當紅明星進行現場娛樂訪談。《今夜有戲》摒棄以往綜藝訪談類節目經年不變的傳統套路,制作出具有獨特風格的爆笑脫口秀欄目,大膽創新,徹底發揮“郭氏”幽默魅力。
在新節目的創新上,天視衛星不斷進行著積極的探索,力求站在更好、更新的角度上打造出一系列體現時代精神的好節目。2012年,天津衛視與楊瀾女士的陽光傳媒集團強強聯手,打造《中國麗人》大型年度時尚節目,選拔30歲以上內外兼修的最美女性。
大劇為先
天視衛星傳媒成立后,從天津電視臺引進了一批優秀電視劇,從而建成了公司自有版權的影視劇片庫,為公司開展電視劇發行業務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公司依托影視傳媒公司在電視劇購銷行業中多年積累的專業經驗和人脈資源,以自有電視劇資源和市場買斷優秀電視劇并舉的方式,不斷開拓國內影視劇交易市場。其中既有《亮劍》、《少年包青天》、《小房東》等優秀老劇,又有《猛犸敢死隊》、《搞笑一家人》、《幸福來敲門》等具有市場潛力的新劇。2011年播出《借槍》、《水滸傳》、《男人幫》,2012開年《懸崖》又迎來收視開門紅,5月播出的《心術》四家收視為第一。天視衛星在電視劇市場打出了一場場漂亮仗。2012年天視衛星將有一系列重拳出擊,投資、制作一系列精品大劇,全面打開電視劇市場。作為天視衛星重磅打造的“幸福”系列,繼《幸福來敲門》之后將推出第二部《幸福在哪里》;投資、制作抗戰題材電視劇《那年來了鬼子兵》以及《神槍》。投資、制作并獨家發行十八大推薦劇目——現實題材國安劇《諜戰深海》。參與制作并正在拍攝的青春勵志偶像劇《真愛惹麻煩》目前已初步達成購買協議,市場反響熱烈。
模式為先——以臺網聯動為基礎,逐步構建全媒體平臺
1.《水滸傳》模式創新,臺網聯動
2011年,以《水滸傳》為契機,天津衛視與新浪、優酷開創“大劇共贏”模式,資源共享、廣告互換、共同招商,真正實現“臺網聯動”的優勢。優酷網在首頁力推天津衛視新版《水滸傳》開播,助推天津衛視新版《水滸傳》開播首日的收視率在四家衛視中同時段排名第一,整部劇目全國平均收視率達到
天津衛視《心術》排名四家第一
0.94%。這樣的大型宣傳推廣模式使得天津衛視的品牌價值迅速攀升。
2.《男人幫》資源整合,創全方位品牌傳播新地標
天津衛視在深化“臺網聯動”的模式下,提出了“大劇共贏《男人幫》”的推廣概念,衛視頻道在“臺網聯動”的基礎上又增加鑫寶源影視投資有限公司,攜手新浪、樂視兩家強勢網站。
3.《心術》衛視、搜狐結盟大劇共贏
天津衛視把《心術》作為2012年“臺網聯動”重點項目,力求把《心術》打造成“臺網聯動”又一個成功的案例。5月3日《心術》開播,天津衛視《心術》收視居四家同播《心術》的衛視之首,超過了浙江、安徽、上海三個強勢衛視,同時,搜狐視頻《心術》點擊量也創造了今年的新高。央視索福瑞權威數據顯示,天津衛視在這場收視大戰中表現優異,18天平均收視
1.105%,單集最高收視達到了1.9%,天津衛視《心術》排名四家第一。
人才為先
公司成立伊始,天視衛星就面向社會網羅優秀電視創作團隊,開發制作一系列全新欄目,為頻道與節目制作注入了新鮮的活力。沒有鐵飯碗、沒有大鍋飯,這樣的體制,創造出了更具競爭性的工作氛圍。
天視衛星傳媒以市場化的思路實施人才戰略,科學客觀地吸納社會優勢力量。他們直接為公司創效,以及間接為天津衛視創造高收視發揮了重要作用。自成立以來,公司吸納引進近10支優秀團隊,充斥到節目制作一線、電視劇市場營銷一線、活動創新一線以及財務管理、行政管理等多個職能部門,為公司及衛視的長足發展做好了更充分的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