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士作為僅有760萬人口的發達國家在創新方面有著自己的獨到之處。蘇黎世理工學院作為一個典型的案例,充分展現了瑞士政府和大學對于校園創業的政策和資金支持。其中,一些做法值得我國借鑒。
不僅僅限于壯麗的山區風光和著名的滑雪場,瑞士還有著強大的技術創新力量和層出不窮的從高校中成長的科技公司,這使得瑞士正在成為一個新的創新熱點國家。盡管瑞士是阿爾卑斯山麓一個僅有760萬人口國家,但是在其全國共有61家高新技術園,而且每年還可以從全瑞士的大學中誕生出幾十個以高新科技為基礎的創業企業。在短短的10年間,瑞士的技術創新力量在歐洲國家中已經處于領先地位。正如一個德國風險投資家所言,盡管瑞士的創新還不能與美國的硅谷相提并論,但是,他們卻已駛入正確的軌道。
GlycArt生物技術公司也許是瑞士最著名的硅谷成功模式。該公司是一個從瑞士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成長起來的高科技公司。2005年,其被制藥業巨頭羅氏公司以1.5億歐元的價格收購。對于一個成立僅僅5年的公司,這一收購數額足以吸引了全球投資者的目光。蘇黎世理工學院的技術轉移機構總裁西爾維奧·伯納施歐先生說認為,這個案例把校園成長的企業放到了海外風險投資家的雷達搜索的范圍內。不但如此,GlycArt生物技術公司甚至接到過來自于風險投資家主動打來的電話。GlycArt生物技術公司的成功充分體現了明智的政策是如何可以在相對較短的時間內轉變企業家的創業環境。
瑞士聯邦政府20世紀90年代中期開始發展聯邦和地方的各種支持項目,用以支持校園創業型公司的發展以及弘揚創業精神。這些政策方面的努力非常奏效。在過去的10到12年,瑞士的創業活動已大大增加。今天瑞士已經有了一個發展得很好的創業生態系統。
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技術轉讓辦公室成立于1995年,其在孕育新的企業方面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在過去的5年中,共打造了104個公司。僅在2010年一年,蘇黎世理工學院的學生和教師一共創辦了20個創業型公司,其中包括6個信息通信技術(ICT)類的公司,以及4個醫學工程類的公司。自從20世紀90年代末期蘇黎世理工學院的管理層決定支持創業型企業以來,從高校校園成長起來的企業已經募集到2億瑞士法郎的種子資金和早期基金。到目前為止,創業者、獨立投資人以及風險投資家已經實現5億瑞士法郎的資本收益。
關注企業家培訓
從蘇黎世理工學院的成長起來的新一代創業型公司頗具活力。那些在20世紀90年代中后期組建的公司,其5年后的存活率高達88%,而且自1998年以來創造了大約1500余個就業機會。瑞士技術和創新委員會(CTI)對創業過程中的培訓和指導非常關注。該委員會集聚獨立投資人、風險投資和高校的力量,向企業家培訓和初創企業投入資金。
2004年,該委員會成立所謂的風險實驗室為那些創辦企業的人員提供免費培訓。其目的在于幫助提高學生的創業意識,甚至促成新一波的瑞士企業家的誕生。自從風險實驗室成立以來,在整個瑞士聯邦共舉辦了1800余天的培訓,超過1.3名學生以及其他企業家們開始啟動創業項目。總體而言,瑞士大學中超過半數高技術創業企業都接受過培訓。
瑞士技術和創新委員會主席沃爾特·斯特林曾評價說:“這是一個極具成本效益的政府倡議”。一項關于蘇黎世理工學院的創業企業的研究表明,在2007年以前成立的130個新生企業,一共有著2.5億瑞士法郎的年收入,創造了近1500個直接和間接的就業機會。他們每年還向當地政府和聯邦政府納稅大約1800萬瑞士法郎。
政府對于創業型企業的批準
雖然瑞士技術和創新委員會并沒有把資金直接投入給創業企業,但是它和各大金融機構以及投資商有著廣泛的聯系。其職責是幫助企業尋找到資金。對于新的風險投資,瑞士技術和創新委員會也可以提供一個重要的審批支持。最經濟而且最有效的政府的職責之一,就是對相關項目給予正面評價。這樣,便可以幫助獲得投資人的信任。
創業資本支持創新
對于一個有好創業想法的工科學生,在瑞士的啟動資金是非常豐富的。有一個叫做Venturekick的國家級計劃,其旨在讓總部設在瑞士的私人基金會投資給瑞士的創業企業。該項目針對校園企業家提供三個階段的資金以及創業指導,從提供1萬瑞士法郎的資助起步,用以幫助他們實現創業的想法。公司的創辦者參與資金競爭,每月由Venturekick的評定人員選擇8個優勝者來進入第二輪,其中優勝者將會得到2萬瑞士法郎的資助,而最終一輪對于具有可行商業計劃,有產品準備上市的企業的獎金額度是10萬瑞士法郎。除此之外,優勝者還可以從一系列的成功企業家那里得到創業的指導。
除了這個國家級的創業計劃,在20世紀90年代,蘇黎世理工學院還推出了其針對來自于高校的校園企業家自身的概念驗證型資金的資助計劃,叫做“先鋒獎學金”。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的研究和公司關系機構副總裁羅蘭·斯沃特說:“對于企業設立的最初18個月,提供大約15萬瑞士法郎的獎金。這筆資金可以讓學生接觸其所研發新技術的潛在用戶,開展更多的工作來驗證他們的科研成果。”斯沃特認為,過多過早的風險投資反而會扼殺這些高校成長起來的創業企業。因為這將會把他們置于前所未有的壓力之下。因為投資者會要求這些創業企業盡快地創造收入和利潤。而這些概念驗證型資金可以幫助校園企業家在沒有外部資金的壓力下完成創業最開始的幾個步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