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利率市場化的加快,金融市場要求民間借貸利率放開的呼聲越來越高,對我國現行民間借貸利率之法律規制方向的質疑聲也越來越大。利率是一個國家市場經濟的宏觀體現,而經濟自由是市場經濟的核心,利率問題的解決離不開經濟自由。目前我國民間借貸領域中,市場經濟要求利率放開與法律對利率上限的嚴格管規制明顯沖突,經濟自由視角下對民間借貸利率的法律規制之路如何變遷,而在該制度的影響下民間借貸又如何才能實現良性發展?若想解答上述問題,法律必須找到某種妥協之道,使得兩種語境不同、方向相悖的趨勢能夠融合。
[關鍵詞]經濟自由 民間借貸 法律規制
一、經濟自由視角下的民間借貸
“經濟自由”這個詞通常與古典自由主義(或自由市場)聯系在一起,并且定義為“自由生產、貿易和消費任何商品與服務。這體現在法制、財產權和合約自由、以由外部和內部之開放性市場為特征、保護財產權利和經濟干預之自由”①。“民間借貸”是目前我國存在最廣泛的民間金融形式,民間借貸的利率問題應受經濟自由之統攝。民間借貸主要包括公民之間的借貸、公民與法人之間、公民與非法人其它組織之間的借貸和金融企業之間的借貸。我國對對民間借貸的法律規制表現為:公民個人之間的借貸、金融企業之間的借貸是法律允許的,而法人、非法人其它組織之間的借貸基于對我國目前金融體系穩定性的考量,加之其本身存在較大的風險,因而是被法律所明文予以禁止的。
毋庸諱言,經濟自由對民間借貸來說非常重要,然而正是出于經濟自由的重要性之考慮,在建設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宏觀背景下,經濟自由卻是難以界定的。根據經濟自由主義學派的觀點,在某種程度上,經濟自由就是在經濟領域中個人自由的表述。“個人自由就是認識到個人是自身利益的最好的判斷者,因此可以自由行事;在這種意義上,個人自由可以指一切事情。個人自由保護權利的完整性,保護個人從一種狀態進入另一種狀態的能力”。②而在民間借貸領域,個人自由主要意味著個人可以與任何愿意與之簽訂借款意向的個人或組織締結借款合同,且合同的履行不受外界干預,或者說意味著經濟主體有權自主決定如何利用資源,這些資源包括各種有形資產和無形資產,其中當然包括金融資本。
經濟自由的意義取決于所涉及的經濟活動的種類,具體到民間借貸的利率問題上,民間借貸的利率選擇自由,即當事人雙方自由選擇利率的權利,這種選擇應當是基于信用而產生的個人偏好的結果。經濟自由實現的先決條件是契約自由,契約自由主要涉及交易伙伴與交易條件的選擇,是自由地與他人談判、締結合同或不締結合同的自由,這種合同的條款除非當事人相互同意以外,不受其他任何約束。由此出發,筆者認為民貸利率的上限,不限于或明示或暗示地包含于合同法等法律規定的一系列法律規定之中,而應當來源于該經濟活動自身發展所需要的范圍。
二、民間借貸利率問題法律規制方式的方向選擇
經濟自由不是絕對的,不受約束的,而是受制于法律的規制,受制于公共利益的考量。
比較而言,對經濟自由的規范性干預比對其他基本權利或自由的干預更寬泛,因為,市場是通過制定規則構建起來的。在民間借貸的利率問題上,我國《合同法》第211條規定:“自然人之間的借款合同約定支付利息的,民間借款的利率不得違反國家有關限制借款利率的規定”。與此同時最高人民法院《關于人民法院審理借貸案件的若干意見》(民發[1991]21號)第六條“民間借貸的利率可以適當高于銀行的利率,但最高不得超過銀行同類貸款利率的四倍”。
干預經濟自由的一般要求包括:干預具有合法性,相關公共利益的存在及證明,涉及包括尊重經濟自由核心在內的公民個人利益與公共利益之間的合理平衡等等。一方面,合法性形式上要求國家干預以頒布的可適用之法律為基礎,并根據此種法律來實施。而且合法性也與法的品質相關聯,要求其與法治相融合。另一方面,合法性基礎的本身從來不能代替公共利益,公共利益是對法律和秩序、公共健康和道德、商品交易中的誠實信用的保護,它們引發了與市場經濟相容的干預。此種公共利益非常重要,足以平衡特定情形中的私人利益。這就要求在具體的民貸個案之中,法官應當審視其利率是否“顯失公平”或違反“誠信原則”、“公序良俗”,具體而言包括:借貸金額、還款時間、市場平均利率、當地的借貸環境、該筆貸款風險大小等因素。
三、結語
在全球金融危機影響下,我們國家的經濟發展離不開民間資本的活躍。這就需要,一方面對民間借貸利率管制的放開,利率上限“四倍紅線”③的規定過于嚴苛,而應代之以不同情況區別對待的浮動上限政策;另一方面在審理個案時,應賦予法官更多自由裁量的權力。如此方能實現民間借貸的自由健康良性的發展。
注解:
① 引自維基百科。
② 【瑞士】T斯托福:《市場經濟的憲法》,鄭鵬程、郭蘭英譯,中國方正出版社2008年版,第43頁。
③ 廖振中、高晉康:《我國民間借貸利率管制法治進路的檢討與選擇》,《現代法學》2012年3月第二期。
參考文獻:
[1][瑞士]T·斯托福.市場經濟的憲法[M].鄭鵬程,郭蘭英譯.中國方正出版社2008年版.
[2]廖振中,高晉康.我國民間借貸利率管制法治進路的檢討與選擇[J].現代法學,2012,(2) .
[3]林毅夫.小銀行應是窮國金融體系支柱[N].參考消息,2009 -07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