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文章對不同時期的法國國競爭法的特點進行了梳理,并簡要分析了導致這些變化的主要原因和歷史背景。
[關鍵詞]法國 競爭法 歐洲化
法國的競爭法理念最早可以追溯到大革命時期的經濟自由主義理念,這一理念是競爭法產生的核心依據。可以說,在歐洲,競爭自由的觀念首先在法國獲得政治地位。但直到1986年法國才對卡特爾進行立法控制。在法國,國家對經濟的干預一直被認為是理所當然。從價格管制到處理經濟蕭條,指令性計劃一直是法國經濟政策的重要方面。雖然在大多數經濟領域,市場的開放度和競爭的活躍度都很高。在這種背景下,大力的競爭政策舉措也姍姍來遲。
1986年以前的競爭立法概念不清,目的不明,體制混亂。具體而言,1791年頒布的《制帽法》禁止同一個商業組織成員為他們的共同利益進行結社。1810年,《刑法》419條禁止通過串通操縱食品或其他商品的價格,使其高于或低于自然形成的價格,違反者將被罰款或監禁。這條是針對拿破侖戰爭期間,商人操縱短期商品的價格的問題而制定,直到1986年才被廢止。在19世紀下半葉,法國開始展開有關競爭制度的討論。法院在適用《刑法》419條時開始試著區別好的和壞的卡特爾,并在后者中找出幾個進行制裁。1926年法院的司法解釋被吸納到419條的修改中,這樣做的結果非但沒有加強國家對卡特爾的控制,反而縮小了419條的適用范圍。次年(1927年)法國代表團在世界經濟大會上提出了一項控制卡特爾的計劃。但正當其他國家對競爭立法產生興趣時,法國國內卻反應冷淡。到了30年代,歐洲開始流行兼并主義,卡特爾被當成增強國家競爭力的手段得到政府的推崇。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后,法國又出現了對卡特爾的怨言。《1945年法令》規定拒絕交易、價格歧視和其他一些類似行為是非法的,事實上將競爭問題歸結為非法定價問題。雖然該立法并非一部競爭法,但卻成為未來法國競爭法的基礎。至少從形式上說,法國的競爭法是通過修改價格管制法發展起來的。1953年政府頒布了一項法律來執行《1945年法令》,這個新法令看起來更像是一部現代的競爭法。但此法令只適用于對價格造成影響的聯合行動,并不針對單一的公司行為。同時法令規定了例外情況,如果影響價格的聯合行為符合其他法律法規或被官方批準可以得到豁免。該系統在1963年將濫用支配地位包括進來。但直到70年代末期,1963年的修改規定沒有正真被適用過。
執行機構方面,戰后價格管制的決策者是經濟財政部,該部門的部長是發表價格指導意見的決策人。此外1953年的法令還增設了一個合同技術委員會,該委員會的外部專家負責調查被指控的違法行為并向經濟財政部提供建議。這個機構的作用看起來像一個設置在政府之外的法庭,不同的是他缺少了司法的強制執行力。該機構被認為是一個行政機構之下的附屬部門,作用有限。
20世紀70年代,外部經濟環境的沖擊使法國政府認識到行政計劃的局限性。放松價格管制成為刺激經濟的手段之一。1977年和1978年,推崇自由經濟的總理雷蒙·巴爾開始用競爭法體系取代價格管制。這時期的變化包括制定了禁令和罰款,將技術委員會改名為競爭委員會并擴大其資源,最關鍵的是規定了對合并進行控制。這些變化為以后的改革做了有益的準備。
總結1986年以前的法國競爭法可以發現,這時期的競爭法是邊緣的。法國更關心的是如何控制價格、推行產業政策,而對于競爭的認識模糊,以至于競爭規則始終處于另外一些法律范疇下。這種現象有助于我們理解法國官員在歐共體競爭法的立法過程中,總是表現出不愿意建立嚴格的競爭法規則的原因。
20世界80年代中期,法國政府一改過去的傳統,開始減少管制和促進競爭。1986年法令的頒布使法國競爭法改革邁出了一大步。這次法案遵循了《羅馬條約》的第81、82條的基本結構。為了將行政干預改變為依靠市場的競爭,政府重點改造了執法機構。競爭委員會提升為競爭審理委員會,使其成為獨立的權力機構。該機構可以主動提起訴訟、發布命令并實行罰款。法國的變革被許多人認為是各國競爭法以歐共體競爭法為中心時代的開始。
2001年的《新經濟規制法》對競爭制度進行了全面整理編輯。同時《新經濟規制法》改進了調查的程序和決策,增加了通知義務,加大了制裁的力度以及豁免的規定。這些措施的提出主要是源自歐共體的相關法律和執法實踐。目前,法國競爭法有關限制性協議,占支配地位壟斷和合并問題都是按照歐共體競爭法模式和原則規定的。不同的是,在法國,企業不必提交申請批準或得到豁免(除了合并)就可以直接從事相關行為,經濟利益的平衡可以導致濫用壟斷地位得到豁免。雖然被豁免的實例很少見,但法國的法律還是殘留著獨特的遺產。商法中還有關于價格控制和針對反不正當競爭的政府權力。
目前有兩個機構負責執行競爭法,一個是競爭、消費政策和制止欺詐總局,屬于公共經濟財政工業部的一個機構。另一個是競爭審理委員會,屬于獨立的行政機關。雖然它并非司法系統,但它的執法程序和司法程序相近,而且有關裁決可以被上訴到巴黎法院。兩個權力機構的并存雖然會導致沖突的出現,但習慣對經濟進行行政控制的法國還是不愿意完全排除政府對競爭政策的干預。
參考文獻:
[1]Art,II,Law of 14-17 june,1791,III lois et Actes du Gouvernement (1806),pp.287-289
[2]戴維J格伯爾著, 馮克利,魏志梅譯.二十世紀歐洲的法律與競爭 [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4年第1版 ,231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