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目前汽車市場上中檔車和低檔車都裝配有比較一般的汽車防盜報警系統。而由于消費能力有限,我國目前中檔轎車和小排量轎車比較受歡迎,而原廠所配置的防盜系統卻有許多不方便和不完善的各種缺點。對于國內外汽車防盜技術研究有利于我國汽車防盜技術的研制和開發。
[關鍵詞]安全 GPS GPRS 遠程監控 通信協議
自從20世紀末90年開始,移動網絡技術的快速發展,使得數據通訊技術、傳感器技術、電子信息技術、網絡技術、計算機處理技術和電子控制技術等大量應用于汽車電子防盜產品中。因而促進汽車電子防盜技術產品的多元化和高度智能化發展。汽車廠家的汽車電子技術的高速發展,衍生出許多的汽車電子產品。汽車電子防盜技術如果按功能與結構劃分也分成四類:基于GPRS/GPS的網絡式防盜系統、電子式防盜系統、芯片式防盜系統以及機械式防盜系統。從廣義上劃分這四類技術有不同的功能和結構。但也各有千秋,現代汽車電子技術向著智能化、網絡化以及更高級的芯片式技術方面進行發展。
1.功能單一的機械防盜式
機械防盜式是非常普遍的方式,其原理就單一靠某一機械來鎖車,比如,方向盤、變速器、油門剎車等,來起到防范的作用。如今,國內經常見到的機械式防盜器有:
① 方向盤鎖;②輪胎鎖;③變速器鎖
機械式防盜器的優點:1、價格優勢,因此被使用在低端車系,2、缺點,占用空間、安裝費時間、體積大不便于保管。最重要的是只能防盜卻不能報警。機械防盜裝置雖然已經歷了許多技術上的改良和升級,有了比較可靠的排擋鎖和方向盤鎖。雖然這樣可在一定程度上嚇走盜車賊,增加盜賊被發現的可能性,但是由于它不能報警的缺陷也不是首選。
2.電子式防盜系統
只有電子控制汽車發動機的車輛才能使用該技術,但也對車輛有限制,前提必須是ECU控制汽車的啟動的車輛,才能安裝汽車電子防盜產品,此類技術也經歷了2個發展過程。
①第一階段機械電子式防盜體系
該防盜體系采用的是機械鎖,因此自身很堅固,而且機械鎖塊完成的方式由遙控鑰匙來控制防盜機構,將編碼技術與機械技術結合達到防盜功能,因此該防盜體系實現了以下四種功能
a遠程控制。例:尋車、遙控中控鎖、自動打開中控開鎖、遠程啟動、嚇阻、停車及等。
b遠程提示、提醒功能。如果把車輛停好后,鎖車讓車輛進入設防狀態,但不超過警戒區域時會對觸碰的位置自動記錄,而且激活裝置發出聲光報警提示,以檢查車輛并提高警惕。
c防盜功能。當防盜系統如果處于設防狀態,即便斷開車輛上的啟動線路與供油線路等,即使破壞車鎖進入車內也是沒有辦法啟動車輛。
d防盜體系具有自檢防護功能,當車輛進入設防狀態下即便存在誤操作后,仍將再動區域設防狀態中。
此類產品的優勢在于安裝簡單,維修方便,即使防盜器發生故障,不能發揮作用時只將拆開取下即可,車主可自行更換,因此長期占據很大一部分的市場份額,所以比較深受歡迎。但產品本身也存在缺點:質量不穩定、抗干擾能力差。不能靠近電磁干擾較強的地方,如高磁電波發射塔附近,使其靈敏度下降,失去的防盜的作用,其產品是第一代產品,從整體設計到質量控制也到不到很高的要求,產品是不是智能化不能升級,隨之技術的發展而落后,最終被其他電子防盜產品所取代。
②第二代雙向電子防盜式
第二代的雙向電子防盜系統最早在韓國出現,它主要使用在現代汽車上,在第一代防盜產品的技術上,改變了許多第一代的不足, 能把車輛的具體情況通過手柄屏幕顯示的方式傳遞給車主,讓車主了解車輛的時時狀態。
3.鑰匙芯片式防盜體系
當今最為廣泛的應用是遙控鑰匙芯片防盜體系,從而取代了上兩代產品,作為整車產品功能之一,匯集中控鎖,車窗等一體式功能,其工作原理是遙控鑰匙鎖車時,會在ECU中設置一組密碼,是隨機產生的所以重復率很低,設防時對發動機以及車載電控系統進行鎖定,沒有鑰匙是不能打開的由于它使用方便的特點,大多數轎車原配防盜器均采用它。目前很多高檔車及一汽大眾、奔馳、寶馬車型均已使用該芯片防盜體系,目前該防盜體系已經發展更高以級別,其主要技術是射頻識別技術(RFID)其主要功能不但有效起到上述功能外還增加了汽車診斷功能,當駕駛者靠近或者離開車輛時能自動識別駕駛者信息,從而進行相關開關量的動作。
4.無線網絡防盜體系
無線網絡防盜體系實現其具體的功能,主要是通過無線網絡。目前我們可以通過網絡來實現對車輛的定位、車門的開或關、是否起動車輛的遠程控制,而且還可以通過車主的一些其它相關要求進行其它的遠程控制。目前使用GPRS和GPS為主要平臺的網絡系統,其中GPRS網絡應用最為廣泛。它是目前汽車防盜系統中比較優越的。
未來汽車防盜器將更加強大,設計的重點是集安防、信息檢測、反饋于一體的系統將是未來汽車防盜系統的發展的一個大趨勢。未來防盜器的設計不僅能夠對靜止的汽車進行實時監控,最強大的功能是可以對正在奔馳中的汽車進行查詢和監測。除了對比較常見的部位進行監測,基于小到精細的零部件也可以進行實時監測,監測后得到的信息可以及時反饋給車主,車主可以通過反饋后的信息及時掌握車輛的信息,因此可以在未來提高車輛的動態安全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