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我國自確立社會主義制度以來,各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發展。之所以取得這樣成績的真正原因是建立了與眾不同和切實有效的政治制度,這是我們實現經濟騰飛、創造出“中國模式”的有力保障。中國的政治制度與西方的多黨制相比有較大的優勢,顯示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制度巨大的優越性和強大的生命力,科學的認識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制度的優越性,對我們進一步樹立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信心,具有重大的意義。
[關鍵詞]中國 政治制度 比較優勢
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不是一個描述事物表層的經驗性概念,而是一個反映事物本質的規律性概念。我國自確立社會主義制度以來,各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發展。之所以取得這樣成績的真正原因是建立了與眾不同和切實有效的政治制度,這是我們實現經濟騰飛、創造出“中國模式”的有力保障。中國的政治制度與西方的多黨制相比有較大的優勢,顯示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制度巨大的優越性和強大的生命力,科學的認識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制度的優越性,對我們進一步樹立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信心,具有重大的意義。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制度最大的優勢是制定的國家政策具有穩定性和長遠性,不會受到領導人更替的影響。我們黨制定的路線、方針、政策都是長期的,穩定的,為了實現人們的共同富裕而不懈努力。黨的領導集體會有更替,但是方針政策不會動搖。相反,兩黨制和多黨制的國家,隨著執政黨的更替,往往會造成“一朝天子一朝臣”的現象。方針政策沒有原則地改來改去,勢必會造成重大損失和浪費。不同的政黨代表了不同階級的利益,當政策向一個階級傾斜,那么就會對其他的階層造成傷害,影響了社會的穩定。不僅如此,外交政策也會隨著政黨的利益而改變,這樣使得國際常處于不穩定的狀態,必將影響國家的長遠發展。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制度的優勢還表現在人才的選任和培養機制的優勢避免人才流失。中國的政治人才培養是一個嚴格而又漫長的過程,每一位政治精英都必須在社會的最基層接受鍛煉,掌握著一個國家最基礎的資料。與此相比,西方國家在人才選任受眾多因素影響,宗教、種族、性別以及政治裙帶關系都是重要的因素。但是更不合理的是,這些政治精英會隨著政黨的命運而存在。一個政黨獲勝,那么原來的政務官無論能力大小,全部會被換掉,造成的人才浪費。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制度的優勢體現在政府的高效率,對面臨的機遇和挑戰可以做出最及時的反應。建國后,中國的發展世界矚目,從“兩彈一星”的發射,到汶川地震的動員能力,再到奧運會和世博會的成功舉辦,都顯示了中國政治制度的優越性,可以集中力量辦大事。任何時期,中國都可以集中力量,面對國際國內形勢的挑戰,解決主要矛盾。在西方國家,執政黨的決策往往會被在野黨挑出問題,影響其政策的實施;在三權分立的美國,政府的政策又必須由議會通過,繁瑣的程序必定會影響政策的最佳實施時間。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制度的優勢在于它能夠真正的代表全民。中國的各項政策總體上看沒有傾向任何群體。相反,任何群體出現了問題,國家會及時出臺相應的政策,保障他們的利益,比如建立社保體系、廢除農業稅、建立農村醫保制度等。在西方的政黨制度下,不同的政黨代表了不同的利益集團,每個政黨執政后都會把政策傾向其所代表階級,因此不能代表全民。西方國家的選舉制度也影響了多黨制不能代表全民利益。一個群體如果要保護自己的利益,必須有兩個條件:一是要由投票權,二是必須有相當的數量。兩個條件缺一不可。西方國家現實生活中經常存在這樣的問題,人數眾多的群體,但是在立法機構沒有代表或者代表數量甚少,以至于在許多問題上沒有發言權,甚至自己群體的命運也掌握在別人的手中,無法保證自己的利益。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制度的優越性,具有相對的穩定性,但是不會一成不變,我們必須用發展的眼光去看待它。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制度的優越性不是與生俱來的,而是在不斷的探索和改革中突顯出來的。鄧小平同志曾經設想,到建黨100周年時,爭取在各方面形成一套比較成熟、比較定型的制度,同這一目標相比,我們依然任重道遠。
首先,堅持政治制度改革的正確方向。改革政治制度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自我完善和自我發展,最終目的是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促進經濟繁榮發展,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我們的改革舉措,都必須不能與改革的目的相背離,都必須不能與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相背離,充分發揮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制度的優越性。
其次,增強政治制度改革的配套方案。我國政治體制改革處在攻堅階段,大部分是配套性強、涉及面寬、觸及深的改革。所以我們必須對改革進行科學的謀劃,提高改革的科學性,增強改革的協調性,找準突破口,把握改革的關鍵環節和重要領域
第三,依法治國,完善制度。法律和制度都是實現最終目標的手段,只有遵循客觀規律,才會被人們接受,才會發揮作用。、政治領域的改革發展,首先要依據法律,不能凌駕于法律之上。完善權力監督制度,增強決策權、執行權和監督權相互制約、相互協調的運行機制,防止權力失控、決策失誤,確保公正行政、依法行政。
參考文獻:
[1]宮希魁 徐曉暖.正確認識社會主義制度優越性[J].紅旗文稿,2009,19:19-21.
[2]宋魯鄭.中國政治制度的比較優勢[J].前進論壇,2010,5:15-17.
[3]田培炎.保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優越性[J].黨建,2011,8:2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