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近些年來,隨著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我國農村電網事業也取得了更大的進步,在技術措施和管理措施上也處于不斷的完善過程中。線損是電能傳輸過程中產生的功能的損耗比例,線損的產生對于電能的傳輸與功能的實現有著重要的影響,因此,為了有效的降低線損的產生,就需要采取必要的技術措施,加強無功補償管理便是其中一條有效的途徑。本文就主要針對加強無功補償管理,降低線損的相關問題進行簡單的探討。
[關鍵詞]無功補償 電網運行 降低線損
線損是電能在運輸過程中有功電能、無能電能和電壓損失的總稱。在通常情況下,線損的產生對于電網的正常運行會產生一定的影響,因此對線損的管理十分重要。線損一般包括兩種形式,即技術線損和管理線損,技術線損是電網運行設備中產生的電能損耗的總稱,技術線損通常可以按照一定的計算方式來獲得,并且可以采取一定的技術措施實現對其的控制。當前,線損問題已經成為了電網運行中一個重要的影響因素,為此我們應當將線損工作的重點放到如何通過有效的措施來降低線損,無功補償的有效管理,是當前普遍關注的一個有效途徑。
一、無功補償設備的使用
在配電網中,使用的無功補償設備主要有以下幾種:
(1)同步電動機。同步電動機被廣泛的運用于工業和農業的生產活動中,由于其能夠實現超前運行,因此只要是對調速要求不高的設備中,都可以使用同步電動機進行拖動。
(2)異步電動機同步化。其指的是一般意義上的異步電動機在使用的過程中,當其由啟動開始,一直調整到額定的轉速之后,便將轉子利用直流勵磁進行控制,以此來實現同步電動機的運轉規律。在這種運行方式下,異步電動機能夠實現與同步電動機相同的電容,從而實現對電網中無功功率的吸收。
(3)電力電容器。電力電容器是配電網中使用的最為廣泛的一種無功補償設備,其是一種靜止的設備,因此在安裝、運行、維護等方面都較為容易。
(4)晶閘管動態補償器。這是一種新型的無功補償設備,是近些年來才被發現而且投入使用的設備,其中以晶閘管作為主要的零部件,開關速度較快,而且能夠實現對無功功率補償的連續的調節。
二、無功補償方式的選擇
通常情況下,無功補償可以分為集中補償和分散補償兩種方式。集中補償所使用的固定補償電容器的容量是固定的,同時由于農村配電網中的負荷變化具有較強的波動性,所以投入的電容器無法保證有效的補償電容,經常會出現在用電負荷峰期出現欠補或者是過補的熊安祥,因此,想要保證集中補償的準確性,就必須要對補償空載無功電流進行控制,但是這種方法會容易造成補償容量的降低,對補償的效果會產生一定的影響。同時近年來經濟的快速發展提高了用電負荷的比重,使得補償容量的確定面臨著一定的困難。基于此,筆者對集中無功補償的方式進行簡單的分析。
(1)當前的農村電網運行中,如果使用低壓電力電容實現無功補償,則容易造成補償點的分散,而電力電容其與配電變壓器的電動機位置又十分接近,因此在日常的維護與管理中會產生較大的難度,也容易對電力電容造成一定的損壞,因此運用這種方法無法達到理想的效果。
(2)農村用電負荷具有較大的波動性,因此容易造成電動機工作的不穩定性,這時就會導致電力電容處于不穩定的閑置狀態,同時一些新增的電動機又無法獲得有效的補償。所以,如果能有效的運用自動投切裝置,便能夠根據負荷的變化而實現對電容器的自動投切進而實現補償,這樣便能夠將線路末端的電壓和功率因素實現一個很好的調節作用,進而實現線損的降低。
三、加強無功補償管理,降低線損
根據國家《電力系統電壓和無功電力技術導則》規定,無功補償與電壓調節應以下列原貝 進行。集中補償與分散補償相結合,以分散補償為主;高壓補償與低壓補償相結合,以低壓補償為主;調壓與降損相結合,以降損為主。根據相關的要求,在新一輪的農網改造工程中,主要加強了對導線供電半徑的有效控制,避免出現為了片面追求線損的降低而采取不合理的無功補償管理措施,應當通過對線路載流量和電流密度的合理控制,定期對已經投入運營的線路末端電壓偏差和線路功率損失是否處在規程要求的范圍內進行計算和檢查。
同時,在架設和安裝的過程中通過有效的管理措施對無功補償進行有效的控制,如盡量減少導線接頭,因為接頭處的電阻加大,會導致線損的增加。地埋線的施工過程中,同樣要避免接頭的出現,如果必須要使用接頭,則要對其進行嚴格的絕緣處理,避免發生漏電現象。在配電網運行的過程中,要對線路和設備的運轉情況進行實時的監控,比如對于絕緣子絕緣程度降低可能引起電量損耗,供電設施上灰塵過多引起漏電損耗,電力系統中的高次諧波引起的線損等這些情況都要給予重視,才能夠保證系統的正常運行。高次諧波電流通過變壓器,可使變壓器的鐵芯損耗明顯增加,從而變壓器出現過熱,效率降低。高次諧波的干擾,不僅會導致空氣開關發生誤操作因引起部分區域停電,甚至會對電氣設備造成一定的影響,同時,高次諧波對通訊設備也產生干擾信號。通過有效的管理與維護工作,能夠使故障跳閘的次數有降低,并且在降低線損方面也能夠發揮重要的作用。
參考文獻:
[1]李波.加強無功補償管理降低線損[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1(22)
[2]賈啟龍.淺析農村電網線損管理措施[J].中國電力教育,2010(30)
[3]吳小藝,何莉.基于無功補償的效益與應用分析[J].科技傳播,20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