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云南省普洱市處于我國邊境,整體屬于欠發達地區,當地的經濟發展水平較為落后。隨著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建設,農戶對融資的要求與日俱增。為改善當地農民的經濟狀況,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舉措方針,但農戶融資問題難的現象仍然廣泛存在。針對此問題,筆者把普洱市景谷縣作為調查對象,采用問卷調查法、文獻分析法、個案調查法就普洱市景谷縣農戶在融資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提出解決對策。
[關鍵詞]普洱市景谷縣 欠發達地區 融資 對策
一、云南省普洱市景谷縣欠發達地區農村融資現狀
普洱市景谷縣的經濟收入以農業為主,但生活在欠發達地區的農村的經濟水平和生產力水平還十分低。筆者采用問卷調查法、個案調查法和文獻分析法對云南省普洱市景谷縣偏遠農村融資情況進行了調查。其中問卷調查法的內容包括:農戶的學歷、家庭構成、收入狀況、主要的收入來源、基本的融資情況等幾個方面展開調查。筆者共發放有效問卷200份,收回有效問卷195份,回收率97.5%。
(1)云南省普洱市景谷縣欠發達地區農戶基本情況
調查結果顯示,農戶的文化程度普遍偏低,小學及以下文化的占67%,初中文化占27.2%,高中及以上文化的僅占5.8%;家庭的成員結構適中,三人及三人以下的家庭占11.5%,四口之家占40.7%,五口之家及以上占47.8%;農戶的收入來源單一,農業經營占80.7%,務工的占5%,農業經營與務工結合的占10%,經商及其他占4.3%;家庭收入明顯偏低,一萬元以下的占44.3%,一萬元到三萬的占39.9%,三萬到五萬的占10.1% ,五萬及以上的僅占5.7%。
(2) 云南省普洱市景谷縣欠發達地區農戶融資情況
據調查,普洱市景谷縣偏遠農村農戶的融資以親戚朋友間的借貸為主,信用社借貸為輔,另外還有高利貸、其他金融機構(證券公司、期貨公司、財務集團、擔保公司、保險公司、投資公司)這兩種貸款渠道。如圖:
數據顯示,在這四種融資渠道中,68.5%的農戶從親戚朋友中借款;23.1%的農戶選擇信用社;3.7%的農戶選擇高利貸;4.7%的農戶選擇他融資機構。
從農戶的條件來看,農戶的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家庭成員的構成適中,家庭收入來源單一,且收入偏低,影響其致富的因素很多,但主要是在生產經營活動中缺少必要的資金;從農戶的融資意愿來看,農戶的融資意愿強烈,但是由于農信社的貸款利率過高,農戶支付不起過高利率而對貸款望而卻步。貸款程序繁瑣及審批效率低,導致農戶的融資多為非正規的民間融資,只有極少部分的農戶從正規的金融機構取得貸款。期限太短,不能滿足該調研地的實際農業生長周期。
農村交通和信息的閉塞、農戶文化程度的有限、科學求發展的意識薄弱、貸款經驗的缺乏致使這里的農戶在需要資金發展產業之時只能選擇那些比較陳舊且行之效用不大的渠道。由于景谷縣偏遠農村的經濟水平和各方面條件的不成熟,整個經濟需要帶動,導致這里的融資市場氛圍及其不活躍。
二、云南省普洱市景谷縣欠發達地區農戶融資存在的問題
(1)農戶缺乏從正規金融機構借貸的意識
由于大多數農戶缺乏有用的抵押,所以他們很難從正規的金融機構貸到他們所需的資金,因此,農戶對于正規金融機構的相關金融意識普遍較弱。大多數的農戶在需要資金時,會將向親朋好友借作為他們的第一選擇。因為高利貸需要昂貴的利息,信用社程序復雜且需要有用的抵押,保險公司貸款也需要提供有效的抵押物,而朋友間的借貸比起其他的融資渠道操作起來要簡單,獲得資金的速度要更快。正是基于此,農戶從正規金融機構貸款的意識比較薄弱。
(2)貸款融資花費的時間長、手續繁多
筆者想了解一下農戶關于貸款方面的了解程度及其貸款意愿如何,隨機走訪了普洱市景谷縣偏遠農村了解得到曾經到正規金融機構貸過款的只有3戶人家。提到貸款的感受,3戶人家都反映向信用社貸款是需要有關系才能貸的到的,如果沒有關系的話根本就貸不到款。貸款不僅手續繁多,而且要花費的時間特別長。因為是第一次貸款的原故,他們根本就不清楚貸款要帶些什么樣的證件和材料,證件沒帶齊又要跑回去拿,就這樣來來往往的幾趟跑下來,人也乏,耽誤的時間也長,讓他們也沒有信心能把款貸下來了。當問到他們對貸款的結果是否滿意時,他們形容貸款真的是一件十分麻煩且需要耐心的等待的苦差事,如果不是出于無奈找不到其他解決資金困難的,他們是不會去信用社申請銀行貸款的。
(3)貸款額度小、期限短且貸款的利率過高
銀行、農村信用社雖面向農戶辦理貸款業務,但這些機構在運營當中存在許多較突出的問題。從收回來的那195分調查問卷中,30.8%的農戶表示貸款額太小,不能滿足農業的生產經營,42.9%的農戶表示貸款期限太短,不能滿足農業生長的周期,23.2%的農戶認為貸款利率過高,3.1%的農戶表示農業抵押、公正等額外服務費高,手續繁瑣、審批效率低及其他的問題;農戶的貸款期限普遍較短,貸款期限在六個月以下的占7.2%,在六個月到一年以下的占10.6%,一年的占18.6%,一年到兩年的占30.8%,兩年到三年的占25.3%,三年以上的占7.5%。
三、解決現階段欠發達地區農村融資的對策
首先,建立積極的農村融資保障的宏觀機制,政府在解決農村融資機制保障方面應發揮主導作用。根據農業、農村發展的實際,充分落實支持和保護農業的政策,制定農業投資的法律政策,規范各級政府的農業投資行為。政府要激活民間投資,制定優惠政策;放寬投資限制,凈化投資環境;積極運用稅收、貼息、補貼、債務等政策和投資手段,吸引更多的民間資本、工商資本和外商資本投入到開發性農業領域,切實解決農業投入不足的問題。
其次,構建有效的農村資金供求微觀基礎。一切融資活動都是各類融資主體所采取的不同融資行為的結果。要建立符合中國國情的農村融資體制,必須首先規范農村融資的微觀基礎,也就是各類農村融資主體,主要包括農村政府、農村各類金融機構、農業各類企業(國有農業企業、鄉鎮企業、民營企業)、農戶。
其三,科學宣傳融資知識,提高農戶意識。政府應該針對普洱市景谷縣偏遠農村農戶的實際情況,大力宣傳融資知識。考慮到該地偏遠農村農戶的文化水平不高這一情況,政府應盡可能采取簡單易懂的形式向農戶宣傳、普及融資知識,應繼續推行貼息貸款政策,消除農戶“懼貸”的心理。
其四,加大政策性銀行的扶持力度。由于農業是關系國計民生的基礎行業,政策性銀行是政府在農村資金配置中發揮調控作用的重要工具,具有扶持、引導和調控農業經濟的基本職能。特別是在當前農業金融市場發展不完善的情況下,農業政策性銀行除了為各級糧食儲備體系建設提供金融支持以外,要充分發揮信貸杠桿作用,通過信貸杠桿和完善的服務促進國有糧食企業進一步深化改革,轉換經營機制,完善市場體系,提高經營效益,更好地發揮其在糧食購銷中的主渠道作用和調控糧食市場中的骨干作用。
參考文獻:
[1] 湖南省農業銀行課題組.農戶融資需求問題初探[R].湖湘三農論.2008,(10)
[2] 馬寧.中國農村金融制度創新研究[D].吉林大學.2010.
[3] 祝英麗.欠發達地區農戶儲蓄借貸行為研究[D].河南大學.2010.
[4] 趙磊.欠發達地區農戶融資問題研究[D].貴州財經學院.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