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1年的9月11日,我從世貿大廈北塔80層逃到1層,成了最后一批逃出的幸存者。
當時,我在著名證券交易公司Brut ECN做證券交易系統的開發管理以及金融市場的分析。2001年9月4日,我搬進了世貿中心北塔80層的辦公室。7天之后,“9·11事件”爆發。
當天早晨,我8時15分來到8067號辦公室,比上班時間早15分鐘。我打開電腦,8時43分的時候,突然感到背后像是被人重重地猛推了一下,差點兒撞到屏幕上。
那正是我所在的北樓,被飛機直沖進來的效應,接著南樓也遭到了致命的攻擊。此時同事們都站了起來,有人大聲叫喊:疏散。
我們往下逃生,消防隊員背著器材往上沖。樓道里人越來越多,一個緊貼一個,但沒有人推推搡搡,更沒有人企圖搶先。誰顯出走不動的樣子,就會有人去攙扶一把。樓道顯得很安靜,偶爾會聽見很輕的說話聲,卻沒有人慌張叫嚷,不乏安慰和鼓勵的話:“Don’t worry!Calm down!(別慌!要鎮靜!)”
一個半小時之后,我終于從80層走到了一樓大廳。然后不顧一切地往外跑,我看見不斷有東西從世貿大廈上掉下來,有人喊:“Get the hell out of here!(趕快離開這鬼地方!)”這時候,我才對Hell(地獄)這個單詞有了具體的感受。
我想快點給妻子打電話報平安,手一軟電話掉在地上,彎腰去撿,眼鏡又掉了。我不打算要眼鏡了,接著跑,這時后面有人叫我:“Your glasses!(你的眼鏡!)”那人把眼鏡撿了起來,交到我手里。謝過這個陌生人之后,我與他又繼續奔跑,各自逃生。這個細節,我一生難忘。
我逃出后不到3分鐘,巨大的坍塌聲就從我身后傳來,有人高喊,大樓塌了,我的思維一片空白,我不敢向后看,我知道還有很多人在我們的后面,還沒有逃出來,包括我的同事、朋友……
“9·11事件”之后,美國到處充滿了一種熱愛美國的情結,在這種情緒的感染下,我繼續留在華爾街。由于公司被兼并,我找到新的工作:瑞士信貸銀行的助理副總裁,負責該銀行的軟件發展。
在華爾街工作壓力非常大,每天工作十幾個小時,周末還要加班。為了便于工作,我和太太決定放棄買大房子的計劃,租公司附近的小公寓居住,也沒有買車。我發現自己沒有時間去和太太享受美國夢,我并不快樂。我開始思考什么是成功,什么是自己想要的生活。
“9·11事件”之前,我喜歡在工作前欣賞一下窗外曼哈頓的景色,遠處的聯合國大廈、帝國大廈,連同無數密林般的高樓,都盡收眼底,再加上大橋上的車,大河中的輪船,給人一種鼓舞人心的感動。我也曾多次向太太描述過站在世貿大廈上看到的奇景,很興奮,覺得這第一高樓象征著人生的高度,跨入美國上流社會……
6年之后,我后怕起來,那天我離死神這么近,僅一線之遙。來紐約為了什么?為了追求所謂的事業?說白了是金錢。為了錢差一點送命,值得嗎?我開始思索人生的價值與意義。
我看過一本名叫《華爾街的肉:我從絞肉機中死里逃生》的書,這也成為促使我離開的最后動力。
經歷了“9·11事件”的生死體驗,我覺得應該去做自己真正喜歡的事情。華爾街并不就代表成功,我對成功的理解就是能做自己喜歡做的事,而不是贏得金錢和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