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遲疑地站在魯道夫·謝爾父子(Rudolf Scheer S?hne)公司門口,這家公司自1878年起就為奧匈帝國的宮廷制鞋。
此刻,教堂般的店內空無一人。踩著咯吱作響的木地板,繞過一個陳列著許多仿古木制鞋楦的玻璃柜,沿著后墻登上了狹窄的樓梯。樓上陳列著全部由謝爾家族手工制作而成、美輪美奐的鞋子,近200年來,他們的客戶一直都是皇室貴族和社會名流等最富有最有品位的群體。
這時,一名男子從后面的工作室走了出來。“請問,女鞋也能定做嗎?”我怯生生地問。“當然可以。”腳蹬一雙金色翼尖皮鞋的謝爾先生答道。38歲的馬庫斯·謝爾是家族的第7代傳人。悠久的歷史磨礪了這個家族企業的精湛技藝。“不論發生什么,就算哪天第三次世界大戰爆發了……我們關心的還是制鞋。”
比起喧囂的巴黎,那不勒斯(世界上最好的裁縫聚集地)和倫敦的薩維爾街(世界頂級的手工西服圣地),對衣著考究的人來說,維也納是最安靜的定制天堂。在維也納,你的全部衣著欲望都能得到滿足,完全手工定制的服裝打上了幾十年沿襲下來的傳統標簽。
在維也納,我還參觀了擁有150多年歷史的男士西服專家珂尼茲(Knize)公司,始創于1903年的穆赫鮑爾(Mühlbauer)女帽設計公司,還有威爾海姆·榮格曼和涅夫針織物公司(Wilhelm Jungmann Neffe)。Wilhelm Jungmann Neffe奢華的店面掩映在橡樹叢中,一旁就是1881年開業、具有傳奇色彩的薩謝酒店(Hotel Sacher)。所有這些店面都位于維也納市中心,郊外也零星散布著另外一些服裝定制店。
19世紀后期,歐洲的每座城市都有本地的女帽師、裁縫師和明星鞋匠,這些家族企業將這種傳統保留下來。不過,經歷了 20世紀的洗禮,許多店鋪開始加工成衣服裝,有的店鋪則消逝在歷史的云煙里,就連許多為皇室制作高級服裝的老字號也未能幸免。
不過當Gucci和HM開始充斥市場,將店面開到了埃姆·格拉本(Am Graben)、科馬克特(Kohlmarkt)和克恩滕·斯特拉斯(K?rntner Strasse)等維也納最著名的購物區時,一些最知名的定制品牌仍選擇堅守陣地。
維也納地處西歐外圍,距曾經的冷戰“鐵幕”僅幾英里之遙,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使傳統得以保留,眾多手工定制店也免于與廉價品牌的競爭,這種狀況一直持續到20世紀90年代。
“維也納長久以來被世人遺忘。”魯道夫·涅德斯維茨是珂尼茲公司的所有者兼首席裁縫,他正從舒適的辦公室里俯瞰著埃姆·格拉本街的巴洛克式噴泉及露天咖啡館。
這使得珂尼茲這樣的品牌得以抵制當前的時尚潮流,專注于軟肩和三扣式的服裝式樣,而這正是專業裁縫師所看中的。涅德斯維茨說:“我們的路線是舒適至上,我們做的衣服肩部線條自然流暢,袖孔大小適中,腰位合身。”該公司面料全部由意大利和英格蘭的小型供應商提供,該公司表示,定制一套西服需要花費10天時間,歷經7000道手工縫紉的程序才能完成。
珂尼茲公司創始于1858年,最初的創建者是一名捷克裁縫約瑟夫·珂尼茲。20世紀20年代,設計師厄內斯特·德奇·德萊頓將公司打造成世界上最早的品牌男裝,創造了商業奇跡。珂尼茲公司旗下的服裝皆由馬球運動員代言,這家公司也同時從事男士香水的生產,時至今日,“珂尼茲10號”仍為人們所熟知(這款香水極具男性陽剛氣息,主要成分是皮革、焦油、柑橘精華和花瓣提取物)。到20世紀70年代,珂尼茲公司已經聲名遠播,享譽世界了。
目前,珂尼茲公司在維也納的旗艦店店面仍然沿用1910到1913年奧地利建筑師阿道夫·盧斯的設計:大理石板材加奢華內飾。這里的工作室每年生產約100件手工定制西服,每件價值約5000歐元。另外,公司每年還生產1000件特制西裝。包括歐洲皇室在內的顯貴們,直至今日都穿著珂尼茲。“我們一直與德國符騰堡州(德國西南部舊州,現為巴登—符騰堡州的一部分)的貴族家族保持業務關系,到現在已經是第5代了。”涅德斯維茨先生說道。1956年,涅德斯維茨先生以裁剪師的身份加入了珂尼茲。
謝爾父子公司位于埃姆·格拉本街的拐角處,其客戶名單也是星光璀璨,不乏一些歷史人物,其中包括德國皇帝威廉一世和奧匈帝國皇帝弗蘭茨·約瑟夫。他們的鞋子設計科學,做工無可挑剔,甚至具有治療腳疾的功能(謝爾前研究過骨科)。鞋子主要取材于犢牛皮革,款式囊括經典的尖頭皮鞋,以及由一整片閃閃發光的黑色皮革制成的低幫淺口皮鞋,此外還包括別致的深棕色或斑馬紋無扣帶便鞋。這些產品讓世界各地的皮鞋定制迷們魂牽夢縈。
新客戶要想定制一雙這樣的皮鞋,必須去維也納會見負責測量以及咨詢工作的謝爾。在鑲有古典壁紙的安靜工作室里,工匠們在工作臺上手工縫制鞋底。三個鞋模就要耗時60小時,一雙鞋子要幾個與才能做好。起價3000歐元,這筆錢包括了鞋子的終生養護費用。謝爾說:“我們每年制作250到300雙鞋,不能再多,否則質量就無法保證了。”
離謝爾父子公司幾個街區遠的地方便是克勞斯·穆赫鮑爾(Klaus Mühlbauer)的女帽工作室,熱蒸汽壓帽子的嘶嘶聲不時彌漫在空氣中。克勞斯和他的妹妹瑪麗從2001年開始接手家族生意。穆赫鮑爾說:“目前的挑戰是融入這個時代,我們正在考慮將頭飾元素加入設計中。”他滿懷自豪地端著一頂男士褶皺軟呢帽,這是他們公司的創新設計之一。創新的設計將他的公司帶入了時尚界,并獲得了諸如布拉德·皮特在內眾多好萊塢男星的青睞。
克勞斯·穆赫鮑爾定制的帽子從圓頂禮帽到無檐帽應有盡有,都是經典取材但又能標新立異。亞麻布、襯衫布被用作夏季帽的材料,你甚至會發現桑納椅子(桑納椅子采用彎木技術,設計輕巧美觀,曾獲巴黎世博會金獎,被譽為“萬椅之王”)上的網木條結構也出現在了帽子上,而動物毛皮、美利奴·洛登羊毛和天鵝絨則是冬季帽的經典用料。
克勞斯·穆赫鮑爾的旗艦店位于維也納,通過白色內景襯托出水平背光的陳列架,給人的感覺十分明快。自2007年開業以來,所售帽子色彩豐富,起價均在200歐元左右。公司每年制作13000頂帽子,全部為維也納和布拉迪斯拉發(斯洛伐克共和國首都,距維也納不足60公里)的制帽匠手工制成,絕大多數都為成品。客戶也能選擇自己喜歡的材料、式樣和顏色,10至14天內,就能擁有一頂為自己量身定做的帽子(該服務項目只在實體店內提供)。穆赫鮑爾說:“我們從不搞批量生產,傳統的手工生產才是讓我們與眾不同的元素。”
就這樣,手工傳統在維也納與時尚元素交匯。維也納設計周的發起人(也是維也納實用藝術博物館的設計館長)托馬斯·蓋斯勒表示:“來到維也納,誰也不會連穆赫鮑爾帽子都沒買就離開,而一旦你擁有了一頂穆赫鮑爾帽子,就會想買下他們所有的帽子。”
威爾海姆·榮格曼和涅夫針織公司,則在展望未來的同時不忘保留傳統。花呢細羊毛、哈里斯花呢、羊絨,駱馬絨……他們有1200種織物任你挑選,此外還提供室內裁剪服務。他們的剪裁室內,櫟木制的陳列架上堆積著如山的材料,直抵天花板。
該公司36歲的老板格奧格·高古斯赫說:“我認為服裝定制的概念已經開始再次流行了,相比10件大眾臉的成衣,為自己量身定制的衣服才是人們真正想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