積少成多相信每個人都聽說過,如果我們把平常不被重視的一毛、五毛、一塊等錢幣聚集在一塊,也許足夠可以贊助貧困小學生幾年的學費呢。不要以為我在胡言亂語,這便是我現在堅持的“微捐”慈善方式。
與其說它慈善,不如說它就是一種習慣。像我一樣已經習慣把微捐當成自己的生活狀態,去超市或便利店必定連找零的一毛錢都不會丟,因為我懂得,這些看似輕渺的小錢,真的可以幫到需要幫助的人。
改變我的主要是那次山村行,未曾見識過貧窮的我不會了解大山的孩子有多可憐,從小到大久居城市自然耳濡目染的奢侈,花錢一直大手大腳沒控制,從不計較價格就能買回一堆名牌……反正各種腐敗瀟灑加敗家。
結婚后老公試圖改變過我,我卻笑他摳門兒。老公怪我不懂山村孩子的疾苦,隨著又開始講述他身為大山里的孩子怎么刻苦學習,怎么跳出大山再來到城市求職,我都快聽到耳朵生繭了。
知道苦勸對我無效,老公居然激將我說見了山村的孩子,我肯定不好意思浪費。我犯倔同他打賭:“好,我偏要陪你回山村見識一下。”可是,山村行真的很讓我震驚。剛到村口,我便看到好幾個穿著“開口”鞋的孩子,他們背著竹簍上山說幫人挖草藥的根須,一天不過賺5塊錢,一部分給家人買菜當生活費,另外的部分需要攢著交學費。看他們小小的身軀快要被竹簍壓彎,我覺得心里很不舒服,有一種難以言喻的憐惜感。
我已經體會到老公說的那些苦難,對于山村孩子來講,沒什么比富裕到交上學費安心上學幸福了。我的心一陣疼痛,我既不想他們繼續貧窮下去,可是又憎恨自己沒有能力徹底改變他們的窘境。
老公很理解我的想法,晚上和我溝通,表明他的立場不是要我超越能力去幫助山村居民,而是希望我能有一種微捐的意識,把慈善做到實處。
什么叫微捐啊?我當時根本不能理解。老公解釋,微捐,指的是把自己日積月累、一分一分掙的錢捐助出去的一種慈善行動。捐贈不論多少,只要有愛心就好。把一分錢一分錢摞起來,會變成幾十、幾百甚至幾千幾萬,就會幫助更多的貧困人,去解決他們的生活困難,通過微捐享受助人的快樂。
我才不信。那一分的錢能抵什么用啊。對老公的微捐理念,我難以理解。心想,不可能用一分錢就幫助到別人吧?
他隨即告訴我,有對老夫婦一分錢一分錢地攢,少則5毛多則100地捐助給山區,捐了14年,竟然幫助了8000多名小學生,總捐助財物金額近60萬元,涓涓細流最終匯成了大海。
雖然我震驚到幾乎不太相信這是事實,但總算了解,微捐是一項積極有意義的行動,能夠改變我生活的方向,其實說到底,我也有些厭倦自己每天只顧消費、內心不夠充盈有力量。
于是順著老公的要求,我開始積極響應微捐。首先在節假日,我們號召身邊同事朋友開車,帶了滿滿3個后備箱的東西,送給山村小學當禮物,所有東西全部具備,包括圓珠筆、彩筆、象棋、拼圖等,就是一些學習和娛樂休閑的工具。那天,我親手把彩筆和拼圖送給了3個小朋友,一個臉上沾了泥巴的小女孩甜甜地沖我笑,她很開心地叫我阿姨,并且對彩筆愛不釋手。我給她抹去臉上的泥巴,看著她,一顆心都變得柔軟起來。
沒多久,我還加入幾個專門組織“微捐”的微博,有時候認購一些文具,有時候直接從當當網訂十余本書到公益組織推薦的學校。同時,我也在自己的微博上號召大家加入微捐活動。上次,貧困山區認捐書包,我就成功地發動了微博里的粉絲,一共捐贈了70只書包。
大家事后都說,微捐的感覺很愉悅,是做了好人好事的心安舒爽。我請他們算一算一只書包值多少錢,雖然是小數目的幾十元,對于我們來講,只是一件時髦的配飾,或者是一盒小小的護膚品。但正是細微的一筆小錢,卻能派上宏大的用場,這是我始料未及的。
慢慢地,我的生活態度有了360度的變化,不再鋪張浪費,認真籌劃自己的工作,想著努力賺錢、過日子,生個孩子給他有成長的保障。老公表揚我現在比較積極健康,連性格也沒有太多以前那種驕縱任性。
同過去相比,這些變化我自己也看得到,比如,我會定期在圈子里發起各種各樣的“微捐”活動,有時候是向某所貧困小學捐圖書,有時候是買玩具送給孤兒院的小朋友,有時是向老婆婆經營的書報亭認購100份報紙,也有時是為孤居的大爺登一則征老伴的廣告……這些微小的捐贈,帶給我很大的快樂。
而且,我還建議每個微博粉絲們都把買零食、抽煙喝酒的錢,一分分地積攢起來,這筆錢我們每個人只要攢一年,就足夠幫助幾百個村小的學生,解決實際生活問題。這是一種蓄勢待發的力量,是積少成多的能量。這樣的慈善就叫“微捐”。我挺喜歡目前的積極狀態,加上微博粉絲增加的量很大,不少人慕名前來加入這一“微捐”活動中,所以結識了更多有善心的朋友,確實給我平淡的生活,帶來了非凡的樂趣。
隔壁鄰居家的那個男孩正上中學,聽說我努力將微捐進行到底,立即要加入我組織的隊伍中,因為他覺得這樣的生活方式很特別很“潮”。當我們把捐送的幸福帶給別人的時候,自己也從中得到了快樂享受,既體現了一種愛心的奉獻,同樣更體現了不計回報的品格,雖然我不敢說這種品格怎樣高尚,不過,最起碼我覺得我的堅持是寶貴的,無論如何我都愿意延續微捐的力量,助人樂己。ma-ch-ch@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