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52年7月的一天,在美國費城,陰云密布,電閃雷鳴,眼看一場大雨就要來臨了。就在這時,一個人同兒子走出家門,來到了郊外,他們手里拿著一只特殊的風箏,他們是要在這雨天來放風箏的。這個人就是富蘭克林……
富蘭克林將風箏慢慢地升上了天,雨也嘩嘩啦啦地下大了。頭頂上一個雷電閃過,富蘭克林趕緊把一個手指靠近鑰匙,一個強烈的電火花在他手邊閃過,富蘭克林知道這是天空的電流通過混麻繩和銅鑰匙傳到他的手中的,他興奮地大叫起來:“電,捕捉到了,天上的電捕捉到了!”他把銅鑰匙放進能夠充電的萊頓瓶里,萊頓瓶里頓時冒出了藍色的電火花。
富蘭克林成功了。他冒著生命危險(這是一個非常危險的實驗,俄國科學家利赫曼就是因為這個實驗而獻身的,同學們千萬不可模仿去做)證實了雷電是一種自然現象,揭穿了有關雷電的古老神話,為電學的發展作出了貢獻,并由此發明了避雷針,使千萬高樓大廈避免了被雷擊的危險。
在電學史上,富蘭克林是第一個正確闡述電的性質的人,堪稱是電學的先驅。同時,他在光學、化學、熱學、植物學以及文學等各個領域都有著不俗的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