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家之前,與許多“月光族”一樣,我也是月初“富翁”月末“乞丐”。成家后,我開始惡補理財知識,學著做投資。幾年來,在投資理財的過程中,我從失敗中逐漸總結出了一條理財的規律,那就是巧打時間差,輕松巧理財。
投資短期理財產品巧打時間差
剛開始學著理財的時候,為了省事,我就做些可以長期持有的股票、基金的投資。但到后來我發現,受市場波動的影響,這些可以長期持有的理財產品盈利并不理想,大多時候處于虧損狀態。
后來,一位理財師朋友讓我試著投資短期理財產品。他說:“短期理財產品在理財計劃存續期內,投資者可根據資金狀況,在每個工作日的交易時間內隨時申購或贖回。投資者可以在每周五購買該產品,周一便可兌現,與證券市場交易時間可以交錯互補,一定程度上彌補了資金在周末的短暫閑置。活期存款利率為0.36%。對于金額超過5萬元的短期資金,同樣的存款時間內,1天通知存款是活期存款利率的2.25倍,而7天通知存款利率是活期存款利率的3.75倍。短期理財產品年收益率一般在1.4%~3.1%之間,最高可達活期存款利率的8倍。”
朋友的指點讓我茅塞頓開。于是,我從股市中抽出部分資金,先是操作起了超短期理財產品。在眾多超短期理財產品中,我選擇了 “日日金理財產品”和“日日盈理財系列”。前一款為保本產品;后一款雖然為非保本浮動收益,但風險極低。做了一段時間后,我驚喜地發現,從這兩款產品的收益情況來看,每期都達到了預期收益率。
初戰告捷,嘗到了超短期理財產品的甜頭后,我又開始嘗試期限為一個月以上的短期理財產品。今年夏天,我投入20萬元購買了2012年陽光e理財第7期短期理財產品。這款短期理財產品投資期限為36天,預期年收益為4.8%,是同期存款收益率的3.24倍,而且屬于保本型理財產品。如此一路操作下來,我的20萬元在短短36天的時間里,獲得了超過活期存款數倍的利率。
信用卡理財巧打時間差
由于信用卡有最長50多天的免息期,有些精明的投資者常用這筆“無息”貸款進行投資理財。不過,如果把握不好時機,可能會使自己陷入被動。剛開始學著用信用卡理財的時候,由于一知半解,我就經歷過一次失敗的利用信用卡透支海外投資的經歷。
聽說某海外外匯經紀商可通過信用卡“消費”形式將投資者的美元匯入其外匯保證金賬戶進行外匯保證金交易,我便萌生了利用信用卡50天的免息期炒匯賺點兒外快的想法。去年5月3日,我從信用卡中劃出2000美元,轉到自己的外匯保證金賬戶。過了半個月,便開始有了收益。但出乎意料的是,我賺錢的欣喜很快被隨之而來的麻煩給沖擊得煙消云散。僅僅半個月的時間,銀行信用卡對賬單就寄來了,通知我在5月23日的還款日之前歸還那轉出去的2000美元。這下,我有些茫然了。本想利用信用卡50多天免息期進行投資,沒想到只有半個多月,銀行就要我還款了,這下我頭大了。但幸運的是,這家外匯交易商可用“退貨”方式將資金返打到信用卡中。不然,我真要抓瞎了。
雖然這次炒匯由于我操作方面的原因,沒賺多少錢,但在操作過程中,我卻學到了許多理財知識。原來,要用好這50天的免息期,就得選好“消費”時機。我信用卡的記賬日和還款日分別是每月的5日和23日,也就是說,5月5日之前的消費,5月23日就需要還款;5月5日之后到6月5日之間的消費,可以到6月23日再還。如果我在5月5日才發生這筆“消費”,就可以等到6月5日才記入賬單,6月23日還款就可以了。這樣,才能既利用好50天免息期,又不至于出現紕漏使自己陷入被動。而那次利用信用卡免息期炒匯我剛好是在記賬日前兩天“消費”的,所以選擇的時機不對。
雖然選擇合適的消費時機很重要,但是,如果是用美元消費,在人民幣升值的背景下,還款的時機就更重要了,把握不好,就會坐失賺錢的良機。因此,如果想利用信用卡的免息貸款,算準借款時間和還款時間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