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7月,9歲的湖北小丫張寧馨受SMG新娛樂之邀,遠赴阿根廷拍攝中國第一檔超現(xiàn)實真人秀節(jié)目《天哪!我們變小啦》。在此之前,小姑娘早已是明星人物:6歲,成為漫畫專欄作者,月掙稿酬2000多元;7歲,與媽媽合著《有一種職業(yè)叫媽媽》、《爆笑弟子規(guī)》等暢銷書,并為百度首頁設計Logo;8歲,與磨鐵圖書簽約10年,成為國內(nèi)最小的漫畫家和作家,版稅比肩韓寒。然而,誰能想到,這個當紅小作家,曾是一個患有自閉癥的留守兒童。
女主編辭職拯救自閉女兒
劉慧芳與張斌原是湖北黃石市一家晚報的記者。 2006年,夫妻倆將3歲的女兒張寧馨留在老家讓奶奶帶,二人一同到上海打拼。一年之后,兩人通過不懈努力,分別成為兩家雜志社的主編。但就在他們躊躇滿志之際,在家鄉(xiāng)上幼兒園的女兒卻“出事”了。
2007年9月,女兒的班主任給劉慧芳發(fā)短信說:“張寧馨上課時常常望著天花板發(fā)呆,點名讓她回答問題,她也總是默不作聲。”劉慧芳一愣,怎么回事?女兒不是一向很活潑嗎?她當即打電話和婆婆聊了很久。
原來,自從爸媽去上海后,張寧馨就像變了一個人。她時常帶著哭腔問:“奶奶,媽媽什么時候才能回來呢?我想媽媽?!彼褘寢尲幕貋淼臇|方明珠水晶雕塑從三樓扔下去,摔得粉碎,說她討厭上海。奶奶只好勸慰她:“爸爸媽媽到上海去賺錢,將來給你讀大學、買新衣服。”“我不要新衣服,我要把買新衣服的錢攢下來給媽媽買火車票,讓她回家。”每當幼兒園開家長會,張寧馨都執(zhí)意搬個板凳放在身邊,不允許奶奶坐,并認真地說:“要把這個空板凳留給媽媽?!比缓?,她就落寞地躲在角落里,呆呆地望著同學和他們的爸爸、媽媽嬉笑打鬧。
張寧馨變得越來越自閉,在幼兒園天天望著書本發(fā)呆;回到家里,則躲在衣柜里、桌子底下,害怕被人找到,連爸爸、媽媽打來電話她也不愛接,整天像個小木偶一樣重復著吃飯、睡覺、站立、坐下、走路的動作。
女兒的這些變化,讓劉慧芳的絕望瞬間爆發(fā)了,她和老公轟轟烈烈地吵了一架。“我這么辛苦是為了什么?幸福是什么?幸福不就是一家人每天在一起吃飯、孩子可以依偎在父母身邊嗎?”末了,她提出夫妻倆都放棄上海的高薪工作,回家陪女兒一同成長。
2008年年初,張斌在家鄉(xiāng)的省城武漢市聯(lián)系了一份媒體編輯工作。隨后,劉慧芳把女兒接到武漢上學。為了全心照顧孩子,她當起了全職媽媽。
來到武漢后,張寧馨表現(xiàn)得很不合群,她從不主動和別人打交道,有時爸爸、媽媽喊她,她都不作任何應答。在家里,她總是自己待在一個角落里用紙疊著同樣的飛機,一疊就是一堆。
通過查資料和請教心理醫(yī)生,劉慧芳終于明白,女兒和許多留守兒童一樣,由于長期得不到父母的關愛,患上了自閉癥。心病還需心藥醫(yī),她要用愛拯救女兒。
6歲小丫走出陰霾成為漫畫家
為了讓張寧馨多與小朋友接觸,劉慧芳想出了一個“狠招”——每天讓女兒一個人背著小書包去幼兒園。劉慧芳知道,這對于一個4歲半的孩子來說,還是有點兒勉強。但她必須下這個狠心,她要把女兒從孤獨自閉的狀態(tài)中拉出來。
第一次送女兒上幼兒園時,劉慧芳陪著女兒下樓后就假裝去菜市場,讓她一個人走。等女兒轉(zhuǎn)身往前走了,她就躲在車身后面偷偷地觀察女兒的反應,也時刻留心著來往的車輛。
起先,張寧馨的神色是無助的,總是回過頭來張望。慢慢地,她覺得沒指望了,只好一個人往幼兒園的方向走。在路上,張寧馨碰到小朋友和小朋友的家長,他們問張寧馨:“誰送你上幼兒園,你怎么一個人?”這時,張寧馨就用媽媽教給她的話回應說:“媽媽說,我長大了,可以自己上幼兒園了?!钡诙为氉陨嫌變簣@時,她開始和一名小朋友邊走邊聊。尾隨在女兒身后的劉慧芳看在眼里、樂在心里。
對于女兒在幼兒園的表現(xiàn),劉慧芳最關心的不是她的學習和飲食,而是“今天她笑了嗎”?孩子缺乏笑容,不敢與生人交流,最大的原因是她缺乏自信。
為了培養(yǎng)女兒的信心,每天放學后,劉慧芳都帶張寧馨上街派發(fā)傳單、賣報紙;每個夜晚和周末,她們一起讀四大名著、《一千零一夜》、《唐詩三百首》、成語故事;她還鼓勵女兒在廣場上給小朋友們聲情并茂地講故事、表演話劇。
劉慧芳還給女兒請了一位教葫蘆絲的老師。等女兒學到了一定火候,她就讓老師帶著張寧馨到廣場上吹奏。每當悠揚的旋律響起,很多小朋友都會好奇地圍過來,用羨慕和崇拜的目光看著張寧馨。在這種眼光的注視下,小姑娘找到了自信。在媽媽的帶動下,張寧馨終于漸漸合群了,與任何陌生人都能開心地聊上幾句。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如何讓走出自閉陰影的女兒優(yōu)秀起來?劉慧芳問女兒:“長大了你想干什么?”小姑娘眨著大眼睛說:“我長大了要當幼兒園的繪畫老師,可以教小朋友們繪畫、做手工。”從此,劉慧芳就親自教女兒繪畫,并利用周末給她報了美術興趣班。
一天,張寧馨畫畫時將手指頭都染上了顏料,頑皮的她便將未干的顏料摁在紙上。媽媽見了,靈機一動,拿起筆在女兒纖秀的指印上勾勒開來。一會兒,一個小人兒呈現(xiàn)出來,手指印便有了生命。張寧馨來了興致,那天下午,她和媽媽一起玩起了手指繪畫的游戲。
張寧馨學會手指繪畫以后,劉慧芳讓女兒把生活中的趣事都繪制成手印四格漫畫。漸漸地,家里的墻壁上貼滿了張寧馨的涂鴉作品。指印畫不僅讓張寧馨走出了孤獨的陰影,還讓周圍許多小朋友見證了這個小女孩天才的創(chuàng)造力。
2008年4月,張寧馨創(chuàng)作的《美麗的孔雀》榮獲“成長的足跡·全國少兒美術大賽”金獎。2009年春天,她在幼兒園開辦了畫展,一幅幅充滿童趣和靈氣的畫作躍然紙上,引得圍觀的師生和家長嘖嘖稱贊。
2010年元旦前夕,劉慧芳和女兒一起用手指作畫,共同創(chuàng)作了中國第一部手印畫四格漫畫《三口之家》,在國內(nèi)頂級原創(chuàng)漫畫雜志《知音漫客》連載,該雜志還為她開辟了專欄。不足7歲的張寧馨由此成為國內(nèi)年紀最小的簽約漫畫作者,每月的稿費收入都在2000元以上。
母愛造就當紅小作家
為了把女兒不為人知的艱辛成長過程與家長們分享,2010年6月,劉慧芳母女共同創(chuàng)作了圖書《有一種職業(yè)叫媽媽》。書中有大量張寧馨的指印畫,這些漫畫記錄了她生活中的趣事。
張寧馨到了大班后,幼兒園開設了《弟子規(guī)》課程。為了讓女兒更好地理解《弟子規(guī)》,劉慧芳決定與張寧馨一起,用指印畫的形式解讀這本國學經(jīng)典。經(jīng)過一年的努力,母女倆終于創(chuàng)作出了中國第一部指印漫畫版《爆笑弟子規(guī)》。她們結(jié)合發(fā)生在自己家的生活故事,以張寧馨為正面或反面典型,沿著《弟子規(guī)》內(nèi)容創(chuàng)作了百余幅注解漫畫,這些漫畫的內(nèi)容或幽默、或諷刺、或溫馨、或給人以啟迪。
2011年,百度網(wǎng)站決定將“六一”的主題定為“讓夢想不再孤獨”,把關注的主體投向自閉癥兒童,并用少兒畫的形式設計百度首頁Logo。最終,在眾多的備選人當中,張寧馨以其獨特的勵志經(jīng)歷、獨特的指印畫和天使般的笑臉被選中。張寧馨設計的百度Logo由一張張笑臉構成,名為《全民兒童節(jié)》?!傲弧碑斕?,百度CEO李彥宏特地發(fā)來祝福微博:很高興張寧馨小朋友能通過堅持畫畫找到減緩病癥的方法,同時祝福她成為最年輕的百度Logo設計者。這一微博當天轉(zhuǎn)發(fā)超過10萬條。
6月15日,磨鐵圖書出版了《張寧馨指印畫——爆笑弟子規(guī)》,并與張寧馨簽了10年的出版合同。在簽約期間,該公司將全面承擔她所有漫畫和圖書的出版,其版稅和印數(shù)與該公司一線當紅作家韓寒、郭敬明等相同。
張寧馨與劉慧芳合著的《有一種職業(yè)叫媽媽》、《三口之家》、《爆笑弟子規(guī)》3本圖書在全國各大新華書店上市后,迅速進入暢銷書排行榜前列。同時,張寧馨還成為國內(nèi)多家早教電子產(chǎn)品、兒童服裝的品牌代言人。
張寧馨赴阿根廷之前,劉慧芳回首女兒從一名自閉女童蛻變成“全能明星”的艱辛過程,感慨萬千:“原來,母愛是萬能的。沒想到當初我那個決定,竟改變了我和孩子一生的軌跡。事實上,每一個孩子都是天才。只要父母愿意用愛為他們插上翅膀,這些降落凡間的精靈就能觸摸到各自的藍天!”(本文嚴禁轉(zhuǎn)載)